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1 江恒之二(2 / 3)

个高贵而独立的灵魂,他们的人格是不健全的,也许这样的人可以暂时在考试中获得胜利,但等到他们进入社会之后,就会明白,过往奉行的那套成绩至上标准是行不通的,学校根本没有教给他们真正立足于社会的手段!他们始终是无能者!”
陈望月轻轻地,无声地笑了。
“很精彩的回答,我前不久看到的毕业生去向统计报告也印证了你所言非虚,瑞斯塔德的学生在各个领域都出类拔萃,担得起国家栋梁的称号。”江恒抚掌,“现在,柯同学,我有一个新问题,你认为你的入学机会,是通过努力,还是继承得到的?”
柯叶微微僵住。
“这个问题,我不止问给柯同学,也问给在座的每一位。”
“在我们讨论的此时此刻,几十卡里开外,下城区一个公立学校的孩子正在等待他的父亲,他不知道父亲会平静地进门,脱衣服,吃饭洗澡,还是醉得东倒西歪,需要他们蹲在地上,蒙着鼻子清理呕吐物。而有的孩子,正看着母亲往胳膊上扎针,他不知道为什么妈妈有钱买一些粉末,却没空给他做一顿饭,他只能饿着肚子上床睡觉,然后明天,饿着肚子的孩子只能翘课,跟其他的伙伴们成群结队破坏附近商店的门锁,偷走巧克力棒和柜台的零钱。”
“也有一些孩子,他们智力出众一些,也更擅长忍耐,他们努力学习,打工,赚取生活费,申请到一份奖学金,乃至一个相对好一些的公立学校,持续着柯叶同学所说的竞争、竞争、无止境地竞争,最后挨到你们的脚后跟,他们应该被归类为教育的失败案例吗?”
“我绝对相信你们自身的优秀,无论是智力,相貌,成绩,还是拿到的奖项,你们是这个国家最好的学校里最好的一批少年,学校在你们的人生中扮演的角色,是培养你们的行为举止和思考方式,细致地传递道德和文化,以便延续你们家族的荣光,所以,你们现在接受的,不是‘教育’,而是‘精英教育’。”
江恒从左至右,扫视过所有人,那双湖水般湛蓝色的眼睛,像一缕冰水,静谧而凉。
“正是这种教育制度和贵族制一样,将你们与社会的其他阶层分隔了开来,并使精英阶层能够实现优势特权的代际传递。精英教育让你们享受优势,而光鲜亮丽的工作总是优待接受过精英教育的人,教育与工作形成的反馈闭环确保了这两种特权相辅相成,共同壮大,这就是你们有时候很难去理解,为什么那些公立学校的学生总是在竞争、竞争、无止境地竞争,而又在进入社会后一蹶不振。”
“这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只为拿到入场券就力竭而亡。”
一支笔啪嗒落到桌上。
安静的教室里,呼吸可闻,发言的教育部长,语调始终保持平静与温和。
“各位同学,我并不是要指责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只是如果不对教育和精英教育先进行区分和定义,我们接下来对于教育公平和优绩主义的探讨就将毫无意义。”
像枝状的烛台一样,她轮廓在灯光下曝光晃动。
“现在,我对你们的提问结束,改由你们向我提问,就这样。”
陈望月度过了进入这个世界以来最接近于自由、诚恳本质的两个小时,全情投入,辩论碰撞,有那么几个瞬间,她甚至觉得江恒不像是这个国家的教育部长,更像是游戏最后关卡的大BOSS,学生对她提出问题,她给出解决方案,再反驳再推翻再重建,就算把国会上下几百个议员的脑子扔进榨汁机也榨不出更新鲜干净的东西。
置身于这样的氛围里,很容易会觉得教室的灯都是为自己而亮,全世界都等待着自己去改变。
中间江恒的助理过来提醒了两次时间,第三次江恒才看了眼手表,抱歉地告诉大家自己还有别的工作需要处理。
江恒走上讲台时,学生们连掌声都吝啬给出,送别时倒是有人依依不舍。
回廊外,卡纳的女教育部长在助理与安保的重重围簇和学生们的目送中步下台阶。
门口已经有挂着卡纳国旗的公务车等候多时。
车窗缓缓合拢,汽车尚未发动,后视镜突然映出一道奔跑的身影。
她在车门旁边站定,没有动作,气喘吁吁,眼神先于她的手拦停了车。
江恒的随行助理目光流露警惕,“同学,你还有事吗?”
“抱歉,江部长。”那面孔惊人漂亮的女孩彬彬有礼,递来一份整整齐齐用金属夹固定好的个人简历,“您可以给我十分钟吗?”
助理刚想说什么,被江恒制止,她微笑望向这个女孩,“我们稍后还有事,五分钟,可以吗?”
“当然可以,谢谢您。”那女孩的脸上绽出笑容,“江部长,我看过您很多采访,您毕业于歌诺理工大学,那里有全世界最顶尖的基础数学研究团队,是我梦想中的学府。”
江恒的视线掠过那张简历,薄薄的一张纸,极其简明扼要列出了这个女孩从小到大所获的荣誉,最醒目的部分是用红色重点加粗标出的数学成绩。
“你今年刚刚升入高中一年级,至少还有两年的时间进行规划。”
“是的,算起来还有很久。我知道这样有些失礼,但近距离见到您的机会可能没有第二次了。”陈望月深深鞠了一躬,“所以我鼓足了勇气来告诉您,我喜欢数学,愿意将一生都奉献给基础数学的研究,想要进入歌诺理工数学系尹时琛教授的团队学习,请您为我写一封推荐信。”
江恒不觉失笑,“陈望月同学,你不担心我会拒绝吗?”
“担心,女士,但我更担心我会后悔。”她深深鞠了一躬,“这是我能想出来的局部最优解。”
教育部长柔和地对上她的眼睛,还这样年轻的女孩,言辞谦逊礼貌,但皮肉下是毫不掩饰的蓬勃野心,如此动人,让人怀念。
“但是,陈望月同学,你既然看过我的采访,就应该知道,我也提到过,歌诺理工的录取规则,从来不是固定的公式,达到指标就会得到最优解,就算有好成绩和推荐信也不一定会有如意结果。”
“能够走到我们的筛选阶段,一定都是顶级的孩子,但我们从来不是在挑选最完美的,而是更适合,更有潜力的学生,也许有些孩子的申请材料并不完美,但一定真实,让我们能看到未来,我们也会抛出橄榄枝。”
“你可能会觉得这话太官方,毕竟半成品和完成品里,人们往往都会选择完成品,这是最本能也最普遍的做法,所有对孩子报以期望的父母都在把孩子往一个量化的标准里套,所有有追求的孩子都在往排名最高的学校攀爬,但这不是教育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