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愣;
“做出来了?”
“嗯。”
徐若初点点头:
“上周就出来了,不过那会儿我在美国,所以没告诉你。现在我们去看看,是不是和你描述的一个样。”
“那……你刚才和我说啊,我好收拾下行李……我什么都没带。”
“你知道这叫什么吗?”
“什么?”
“这叫……不听姐姐话的惩罚。”
说出这句话时,她的耳朵尖已经呈现出了一股粉色。
可惜被头发所遮挡,路遥没看到。
路遥也算是真无语了,压根不知道说什么好。
看着越来越近的机场,只得苦笑了一声:
“那我这几天也不能不带任何一件换洗衣服吧?”
“到那买就好了……你去过燕京没?”
“……没。”
路遥好悬把“去过”说出口。
但实际上,在这个节骨眼,他确实一次也没去过。
可如果按照前世来算,那就太多了。
多到根本数不过来。
作为研究员,他平均两周就要出一次差,地点随机,但燕京肯定是没少来。
于是,徐若初点点头:
“等一会儿下飞机,我们去商场再买就可以了。这也到了春天,胡璃这段时间也回不来,我帮你添一下春夏的衣服。”
说着,她忽然问道:
“住过四合院没?”
“住……四合院?”
他好悬又说漏嘴。
实际上,他不仅住过,还经常住。
那会儿研究所的固定对接酒店,就是在钓鱼台国宾馆旁边的一处以四合院开发成的酒店。
有时候忙起来一住就是一星期,并且根据同事的说法那地方还闹鬼……
体验感谈不上好坏,只是宾馆而已。
而徐若初则点点头:
“对,四合院。”
“……初姐有四合院?”“有,就在故宫旁边。”
乖乖……
寸土寸金的地段。
“你喜欢四合院?”
“谈不上喜欢与不喜欢,但说起来燕京,肯定就是四合院了吧?它是建筑特色嘛……说起来,我也有好久没去了,大概一两年?”
“……那得脏成什么样?”
“怎么会脏?每周都有人去打扫。”
“不对啊,你前一段时间不是才去了燕京么?”
“是,但我去都是直接住酒店,还方便一些。”
“那这次住酒店不就好了?”
“你不是没住过四合院么。”
“……”
路遥无语了。
能说他也住烂了?
还是算了吧。
……
私人飞机于燕京时间下午快6点抵达。
路遥帮她拉着行李箱,坐上了专门来接机的车子,来到了位于故宫旁边的南池子胡同。
当看到那电子闸门卷起来时,路遥心说……对方还真没说错。
真·挨着故宫。
中间只隔了一条护城河。
因为有司机开车,所以路遥就没问,等到司机下车后,让徐若初签了下交车确认书礼貌离开后,路遥站在种了一颗不知道什么树的院子里,对徐若初问道:
“这一套房子的价格大约是多少?”
“不清楚。”
徐若初摇头。
路遥一想也对……人家能买得起,肯定就不在乎多少钱了。
接着,她打开了房门,带着路遥走了进去。
路遥其实对所谓的院落几进几出的格局,倒不是很清楚。毕竟他也不是学建筑方面的,但最直观的感受是,这房子挺大。
中间这个……姑且叫客厅的屋子很大,然后想去卧室,要出门,穿过一条雕龙画凤的小走廊,才来到了住宅区。
住宅区是个“口”字,分不清东南西北的三个厢房是连在一起的,又在很暖和的走廊里相互区分。
而庭院中间则是一块看起来奇形怪状的石头摆设……应该是寿山石吧?
总之,哪怕他一个建筑外行,都能感受到这处四合院的美感。
真挺不错的。
但这还不是最离谱的。
最离谱的是,路遥睡的屋子和徐若初睡的屋子中间,还有一块大概十来平米的小客厅。
小客厅看着就跟电视里那些清宫戏的暖阁一样。
并且,旁边还有一个类似壁炉的火炉,火炉旁边还堆放着一些干木柴。
“……这柴禾能烧吗?”
他忍不住问道。
徐若初点点头:
“可以……你点上吧,北方还真冷。”
“不是,我的意思是……咱们能烧?这要是点起来,烟筒冒烟……咱们估计就上午一把火,下午派出所了吧?”
“不会。”
徐若初笑着摇了摇头,接着在墙上找到了一个开关,按了下。
路遥隐隐约约就感觉到“嗡”的一阵动静,随后很快安静了下来。
她说道:
“烟气环保处理设备。”
“……”
路遥顿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而这会儿时间确实也晚了,徐若初摸了摸肚子:
“走吧,去吃东西。你想吃什么?……我们去吃烤鸭吧?全聚德?”
路遥一听,心说姐姐您是真外行了。
姆们老燕京人谁吃全聚德啊。
那都是蒙外地人的。
什么?您问烤鸭去哪儿吃?
嘿,四季民福啊。
于是,他说道:
“我听人说,燕京当地人,都吃四季民福。”
“那是什么?”
显然,徐若初并不知道。
路遥也不多解释,只是说道:
“我开车吧?”
“好。”
俩人走出了屋子,坐上了这台奔驰s。
路遥在导航上设置了一下后,找到了四季民福的地址,直接把车开了出去。
只不过……徐若初看起来是真的累了。
飞机上的时候,她说她才回来,而这又折腾了一天,哪怕私人飞机再怎么舒服,可时差和旅途的疲惫是避免不了的。
路遥刚把车开出去胡同,她就把座椅给放倒了。
见状,路遥还劝了句:
“要不初姐你去后面坐?”
“不用,就这样吧。”
副驾驶的御姐摆摆手,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