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其他类型>红楼:割据江东,从水匪开始> 第2章 ,丈量土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丈量土地(1 / 2)

第2章 ,丈量土地

十月,稻谷已经接近成熟。

虽然叶子还是青绿,但稻谷的谷穗却已经渐渐变得饱满发黄,以老汉的经验,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收割了。

天赋:耕种(精通)】

进度:1/1000】

效用:一分耕耘两分收获。】

这一日,又是熟悉的锣鼓声传来,村里来了一个小吏,小吏身后跟着一队差役。

不同于上次那人的和善,这次的这人颇为严厉。

“丈量土地!”

新实行的摊丁入亩的税策要根据每家每户的土地面积,肥沃程度进行收税,因此在收税前自然要将各家的土地情况丈量清楚。

里长再次将全村人召集在一起。

小吏面色严肃的请出一条官尺,展示给村民查看。

众人看过,皆无异议。

于是小吏开始派遣差役丈量土地。

方家村共有五百户左右人家,土地一千来亩,但有土地的只有三十多户。

测量时倒也方便,那村外连成一片的肥沃水田便是方老爷的,而那零零散散的劣田则是其他人的。

等差役测完后,将数量报给了小吏,小吏遂记录在案。

百姓不许观看。

全程没出什么波澜。

又过了几日,稻谷将熟。

老汉托人去城里带了红纸蜡烛,还弹了一床新被褥,就等着收完了粮就给儿子娶媳妇。

夜晚,老汉絮絮叨叨的嘱咐道:

“永娃,你娶了媳妇,这间正房就留给你住,爹把厢房收拾出来。但有一点,你要争气,多给爹生几个大孙子,如今皇上恩典,不按人头收税,你一定要多生几个,只有这样我们方家才能兴旺,我才能对得起……”

老汉微微打起了鼾。

方永用手枕着头,心绪复杂。

身为现代人,他的野心不止于此,更何况他还有系统。要么从文,要么从武,他相信只要给他时间,他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

不过,他也并不排斥结婚。

这段时间,他又私底下和莲姐儿见了几面,小姑娘在见到他时表现得很是羞涩,满面红霞,这反倒让方永多少有些期待了起来。

次日一早,村里响起马蹄声,紧接着又是敲锣。

村民们聚集在一起。

原来是之前丈量土地的结果出来了。

一队差役专门过来,将写有丈量土地结果的告示贴在了村里的土墙上,然后令里长为大家宣读。

第一个就是方永家。

“方三鞭,据有肥沃水田十亩,秋末需缴纳税粮1000斤。”

老汉听了瞬间怔在原地,腿一软,差点跌倒。

“不,不,念错了吧?我家里只有三亩水田,而且都是劣田,没有肥田啊!”

里长闻言皱眉,道:

“哼,方老三,这白纸黑字,怎么会念错,这里可是盖着官印呢,怎么,你敢抵赖吗!”

差役上前扫了两眼,道:

“没念错,继续念。”

老汉还想上前理论,却被为首的差役狠狠的一脚踹开。

老汉被踹的跌倒在地上,看着沆瀣一气的差役和里长,老汉怒道:

“你,你们不讲理,要骗俺的田!”

差役一把抽出腰刀。

“刁民,胆敢无礼?圣上有言,敢有阻拦新政者,以谋逆论处!”

看着差役亮晃晃的腰刀,老汉又气又怕。但是1000斤的粮税实在是太多了,老汉此时已经失去了理智,他不死心的还想上前和差役分说。

还好方永反应了过来,用手死死的捂住了老汉的嘴巴。

方永心中亦有怒气,但此时双方身份悬殊,人家是官,他是民,又如何斗得过人家呢?

“差爷,俺爹老糊涂了,您别跟他一般计较。”

差役瞥了方永一眼,冷哼一声,没说什么。

如果刚刚老汉还要上前捣乱,他就直接以阻拦新政的由头将其打个半死,再押入大牢,以对方的年纪,估计等不到开审就得死在牢里。

里长继续往下念。方大年,良田四亩,粮税300斤!

方二狗,良田六亩,粮税450斤!

方李氏,良田二亩,粮税150斤!

越念,群情越是激愤。

几乎所有人的田亩数量都被翻了倍,有的甚至没有田的都被记在了上面。

“大人,冤枉啊,前年我们当家的死后,家里的田就卖给了方老爷,现在民妇家中已经没有田了啊!”

一个瘦弱的妇人向着为首的差役跪了下来。

方李氏是村里的年轻寡妇,其丈夫死后,只留下她带着一个六岁的女儿,全靠给人做工过活。

差役看都没看方李氏一眼。

里长停了下来,看着方李氏道:

“你说田卖给了方老爷,可有买卖文书?”

方李氏愣住了,身体颤抖着指着里长道:

“族老,你,是你亲自给俺作保,你忘了嘛?”

里长冷哼一声。

“刁妇,若是我做保岂会没有文书,我看你分明是要阻拦新政,不想交粮!”

请...您....收藏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差役大手一挥。

“好一个刁妇,敢阻拦新政,来人,给我捆起来,带入大牢!”

两边衙役瞬间冲出,将方李氏按倒在地,捆了起来。

“娘,娘!”

一个小丫头焦急的向方李氏跑了过去。

差役面无表情,冷声道:

“还有小刁民,也捆起来!”

就这样,方李氏母女全被捆住,按在地上。

差役握着发亮的腰刀,恶狠狠的看着众村民。

“再有敢阻拦新政的,都是这个下场!”

里长继续念下去。

村民们听的双目通红,握紧了拳头,可是却丝毫不敢动。

最终,里长念了二百多户,但实际上,村里只有三十多户人家有田。

念到最后,终于念到了方老爷。

“方金贵,劣田200亩,粮税10000斤。兹方金贵之子方青山秀才功名,免税200亩,故无需缴税。”

此言一出,顿时群情激奋。

方老爷的水田阡陌成片,少说也有八百亩,现在竟然说只有200亩,还是劣田?

众村民纷纷不服。

一众差役见状纷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