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昆打发走报信的人后,回屋跟爷爷他们说了下情况。
“昆叻,你赶紧去,我们到路上等着你出来,我们会自己照顾自己的。”
……
王建昆到学校正门时,看到此时的校门被彩布打扮得非常喜庆,门口的保安增加了好几个,衣着都是崭新的,王建昆报了名字并拿出学生证后被放了进去,此时校门口已经陆续来了很多人了,都是在议论高考成绩和录取的事情,想必很多人从多种渠道得知了县里要举行庆祝游行的事情了。
“建昆,快来,这是你的录取通知书,由你亲手打开,等下再拿着通知书拍个照,到时候要挂到宣传栏里。”校长看到王建昆到了后,递过一个大大的红白相间硬壳的信封。
王建昆虽然早已预料到结果,但是这一刻拿到录取通知书还是有点激动的,打开信封后看到了奖状一样的录取通知书,上面写着“王建昆同学,你已被清华大学数学系录取,请以此录取通知书及身份证明于9月1号至3号到到我校报道。”
通知书上的字是正楷手写的毛笔字,乌黑透亮的,在阳光下反射着金光。
校长也站在一旁看着,轻声念着上面的字。
“建昆,快来这边拍照,等下9点就要开始庆祝游行了,然后还有央视的记者采访。”
王建昆就这样由校长带着,先去拍照,拍了好几张,不仅有他单人的,还有跟校领导,各任课老师还有班主任的,最后是所有这次考上清北的14个同学以及校领导,任课老师们进行的大合照。
一拍完照,王建昆他们就被戴上了大红,然后被抬上了崭新的解放大卡车的车斗里,前面这是六辆警用摩托车开道,后面也有两辆卡车跟着,载着学校领导和老师们。
车队先从学校出发,一路上喇叭里都在播报着某某同学本次高考的名次,被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录取,后面的一辆车上不时点燃一串挂鞭扔到路上噼啪作响。
车队行驶得非常缓慢,因为路两边都围满了人,要不是前面有人和车开道,车队都前进不了,后面跟着一大帮小孩子,他们看到鞭炮落地后就远远围着,一没声音了就围上去抢那些没响的鞭炮,更有胆大的居然在鞭炮落地时就用脚去踩,一些大人看不下去喝止住他们,然后扭着他们耳朵前进,让他们好好跟车上的人学习,今后也要考上好大学,也要这么风光。
“哥,看过来,我们在这。”妹妹此时由父亲背着,一只手拼命的摆,嘴里喊着她哥。
王建昆早已看到,朝着他们挥手。
旁边的人看到王建昆朝那个方位挥手,再结合刚才听到的话,知道那是状元郎的家人了。
“老哥,你是状元郎他爸吗?”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笑着跟王建昆父亲打招呼。
“没错,我儿子王建昆,就是在最前头的那位。”
“那是我哥。”妹妹也喊道。
“哎呀,不得了,你怎么教出这么好的孩子啊……”那人听到王父确认的回到,一边恭维一边讨教育儿心得。
此时跟着车走的人流里不仅有王家人,凤山公社的领导,学生的家人都来了,他们是最兴奋的。
车队出了学校先到县政府走了一圈,县领导发表了一番讲话,然后再次出发绕着县里的几条主干道走,几乎把大半个县城都走到了。
一些讲究的人家在车队到的时候也点燃鞭炮,然后燃气香烛,想引一丝文曲星的气息到自家去。
这场热闹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县领导和学校领导宴请了王建昆他们这些考上清北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加入,足足摆了30多桌,宴会上还发放了县里对他们的奖励,金额是1000元到3000元不等,王建昆是全国状元,拿最多的3千,其他人则依次减少,最后还放了一场焰火,大半个县城都被焰火照亮了。
原本准备采访的也被拖到了第二天,采访时还真有录像机,大部分问题都有准备,所以采访进行得很顺利,王建昆也在记者眼前表演了过目不忘,超级心算等等天才的标配能力。
县里的庆祝完成后,王建昆和家人回到生产队,流水席摆了3天,附近生产队的人都纷纷来王家生产队吃席,幸好他们家已经不用为钱发愁,流水席的菜品很扎实,鸡鸭鱼肉都有,还有稀罕的龙虾和螃蟹。
爷爷已经特意交代不收礼金了,各队愿意来的提前报上名单然后每户可以来2个,小孩可以带3个,这么限制也是没办法,实在没那么大的场地,也没有那么多的碗筷,因为全队人家的碗筷都借来用了。
来的人虽然没送礼金,但是淳朴的他们还是带了一些地里长的,山里挖的和采的东西,不论多少爷爷都让人记着收下然后回一点果让他们带回去。
王建昆也一直待在队里,一直持续到8月5号才抽出身来。
答应小舅的事情一直拖着,不过小舅也理解他,让他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了再去缅北。
“建昆,你这个时候去干嘛,再有20多天就要开学了,咱们去还要好几天,满打满算只有20天空闲了。”
“妈?我去个10天左右就回,去上学的东西不用准备太多,衣物带着随身换洗的就好,其他的都去bj买。”
“好吧,这么远确实不方便,你早点回来。”
于是在8月6号,王家昆又独自一人离开家,开始往缅北赶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