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都市言情>美利坚1995> 第309章 来自其他财团的攻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9章 来自其他财团的攻击(3 / 3)

控制权。

特别是今年5月份,俄亥俄州储蓄信贷机构的失败,最终导致俄亥俄州存款保险基金和纳税人损失1.85亿美元。

之后没一个月,马里兰州的多家银行破产,直接导致了马里兰州存款保险基金破产!

其他州的银行业局势也比较糜烂。

以至于联邦储蓄和贷款保险公司原本两百多亿美元的保险基金,现在只剩下了四十六亿美元。

以至于联邦储蓄和贷款保险公司的董事长乔治,目前正试图在国会为公司注资争取支持!

因此,很多储户的神经早就呈紧绷状态了。

实在是这十几年来,以前不可能倒闭的银行疯狂倒闭。

全美最巅峰时一万五千多家银行,现在就剩八千多家。

法克the谢特,倒闭了钱都取不出来。

谁不紧张啊。

8月15日一早。

芝加哥地区最大的《芝加哥新闻报发出了一篇质疑布莱克本银行存在巨大经营风险的新闻。

该篇报道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看起来有理有据。

报道上还罗列了布莱克本银行近期的一系列收购行为,资金消耗量高达四、五百亿美元,并且资产投资十分杂乱无序。

且布莱克本银行作为全美第七大银行,却依旧未上市,作者质疑布莱克本银行的经营状况……

通篇文章,都是以一幅忧心忡忡、为国为民的语气写的,煽动性和感染性极强。

当天上午,芝加哥市很多读者看过报纸之后,有不少人被蛊惑了。

一些相对谨慎的储户或者公司,开始申请提出资金。

而报社的记者,又特地拍下了芝加哥地区一家布莱克本银行分行人群拥挤的一幕。

当天晚上,《芝加哥晚报便将这张照片放到了首页,并对这个现象大书特书。

与此同时,伊利诺伊州以外的一些报纸,也在人为地推动下,报道了这则消息。

并且为了尽可能免责,这些晚报十分机智地直接转载《芝加哥新闻报的报道。

这一套小动作搞下来。

事情迅速闹大了!

其实在《芝加哥新闻报报道了布莱克本银行的负面新闻时,芝加哥地区的分行负责人就将消息往上报了。

在15日上午9点左右,布莱克本银行的总裁埃克托·卡夫雷拉就得到了消息。

是的,在去年的时候埃克托就成了布莱克本银行的总裁。

当波士顿财团放开自己,迎接米洛的进入。

那他当然不可能没有表示。

股份上的互相持有是一回事,私底下的家族联姻、交好是另一回事。

在人才和管理上的互通有无,也是财团存在的必要条件。

布莱克本银行很重要,米洛不相信其他波士顿人。

最后委婉一下,让埃克托这个的死党、自己人过来挂头。

反正一直以来,这家伙都在银行系统工作。

一度是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的高层。

有埃克托在,布莱克本银行和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的沟通也更顺畅。

甚至布莱克本银行能够发展这么快,就是因为吸纳了大量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的精英。

发生了这件事后。

为此,埃克托还特地召集了下属商议此事。

当时的讨论结果,是暂时让伊利诺伊州范围内的其他分行将资金调配到芝加哥市的分行中,同时将事情控制在芝加哥地区。

布莱克本银行总部不会特地辟谣,避免主动将事情扩大。

别本来事情没这么大,自己却主动将全国各地的媒体视线吸引过来了。

米洛就是玩传媒的。

埃克托知道媒体的尿性,销量才是第一位,什么事情都恨不得闹大,反正后果跟他们这些媒体没关系。

当然,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埃克托一边让人紧盯局势的发展,另一边则前往资产管理部门,让该部门的人手在当天加大了资产出售力度,又回笼了五十亿多美元的资金。

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说到底,流动资金就是最大的底气!

等到当天下午芝加哥地区的银行到点强制下班后。

一统计才发现,整个芝加哥市,包括下面的大区、市,一共有十七家分行,当天一共被提走存款五千四百多万美元!

看到这个统计数据后,埃克托脸色十分严肃。

而随着傍晚,其他地区的晚报也转载这个新闻后,埃克托·卡夫雷拉知道,事情已经超出控制了!

埃克托·卡夫雷一边让银行高层们商议对策。

另一边,则直接前往波士顿财团的新领袖——米洛·布莱克本的家中。

现在麻烦摆明了是针对整个财团来的,该如何应对,只能是由财团层面来决策!

不过布莱克本银行的总部在纽约。

此时米洛不在纽约。

埃克托只好坐上飞机,亲自前往旧金山寻找米洛。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