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其他类型>说好破产工厂,咋成了科技帝国?> 236.第230章 001002章:新车型,是什么!(共三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6.第230章 001002章:新车型,是什么!(共三章)(1 / 3)

第230章 001002章:新车型,是什么!共三章

跟陈领导的见面和沟通,就是在这样愉快以及和谐的气氛之中结束了。

陈领导很坚决地表示,高瓴集团,以后会被划为绿色单位,享受少量的国有企业的融资管径和渠道。

这个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高怀钧听了是一阵大喜!

术业有专攻,在高怀钧看来无从下手的东西,到了他们那边,反而不算什么了。

民营企业,虽然可以获取一定的融资路径,但实际额度,其实不大,尤其是和需求关系不大。

核心还是靠抵押物进行抵押。

不要说定向无抵押放款。

那个玩意儿,基本没有多少银行敢做。

这个东西,就是隐藏的大地雷。

而且是腐败的超级重灾区。

基本上查找定向投额,是一抓一个准。

现在高瓴集团能够成为绿色单位,享受绿色通道,可以获取部分的政策性贷款。

手头现在赛道众多,资金越来越紧张的高怀钧听了,那一阵惊喜就是属于意料之中了。

其实看待一个企业,和一个企业看待一个员工是一样的。

你有实力,别人才会陪你玩,在你身上尝试着给予一定的资源。

以员工举例。

在同一公司有利益关系的前提下,老板对员工的提拔只是价值交换,老板对不存在恩情。

什么为知己者死,真的没有到那一步。

什么叫做知遇之恩?

我和伱没有利益关系,我却是在你最关键的时候,主动推了你一把。

那才叫知遇之恩!

私营企业内的“知遇”,真的不要轻易提什么“感恩”,这都是某些企业家无耻灌输给打工者的邪恶思想。

像高怀钧自己就是打过工过来的,现在创了业。

除了最开始搞高瓴电风扇厂,真没钱的时候,他现在很少给下面的优秀员工画大饼。

私营企业提拔优秀员工,明明是企业和员工双赢。

你把钱还有待遇准备好,那就足够实在了。

所以,现在高怀钧有钱了,就只会把待遇准备好。

至于公司文化,这个是制度引导而形成的,和什么画大饼,是真的没有太大的关系!

像有些公司,凡是倒闭的公司75%都在公司墙上挂过厚德载物的牌子。

如果再挂'天道酬勤',倒闭的概率至少再增加10%。

如果上面两种和'上善若水'、'宁静致远'这两个同时出现,那完蛋了,基本没救,99.99%的概率直接gg。

有句话说的好,他越表现出什么他越缺什么。

就像某某甄选的某某某老师一样,整天标榜自己的格局大气,不在意钱,实际上扣得一批,十足的铁公鸡,这种事情一旦显露出来,就真的很打击人设。

人心之恶,一至于斯啊!

所以很多客人来了高怀钧办公室,看到他的墙上都是干干净净的,很多人都很奇怪,感觉缺少点啥。

高怀钧就是这样的人,他是非常讲究空瓶心态,或者说是空杯心态的。

不需要什么乱七八糟的‘厚德载物',天道酬勤','上善若水'、'宁静致远',他现在没必要搞这玩意儿了。

而与此同时,在陈领导离开之后,高怀钧就逐渐把工作中心,往高瓴车辆方向靠。

高瓴车辆在经历了‘秦’的热卖之后,高瓴车辆,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头,最关键的任务,则是针对‘夏’,‘汉’,‘秦’,三款产品的小改观。

而与此同时,这个小改款,在半年多的时间之内,设计工作是基本完成了。

在王凤英的指挥,以及高瓴车辆充沛的后备资金的加持之下,三个项目以惊人的效率在运转。

甚至就连高瓴芯片和高瓴电池,都是为之进行了一定的改进,马上就要进入三款车全面落地和开工建设的节奏之中。

每一款车,推出的时间,甚至都不到2年,就进行小换代了。

要知道,传统汽车的更新换代周期大概是68年!

这卷得,让很多从传统车企跳槽来高瓴的传统汽车人都吓死了。

在高瓴车辆,在这传统汽车企业的68年时间里头。

在高怀钧的指引之下,已经是开始了每一年到两年的时间,车辆会经历小改款,大改款,再次小改款,最后进行大换代,这样一个后世的智能车企的循环过程。

小改款和大改款实际不会怎么动汽车的发动机系统、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

小改款可能增加车身颜色,改下内饰的构造,比如小屏换个大屏等,边边角角动下,优化升级下智能系统。

大改款在小改款的基础上,调教下发动机系统、底盘,换个车头,继续升级下车辆的智能系统等。

最后才是换代,推出新的车型,动力系统要有明显改动,车身和以往区别度要高,底盘如果不能采用新的架构,也要用点新的材料,电气系统也要做大的改善来实现更多的智能化功能。

这在小改款,大改款,换代之下,实现产品的正向循环。

整个研发项目组正干得一片繁忙,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但另一边,在高怀钧的办公室,情况却是完全不同。

高怀钧皱着眉头看着王凤英递上来的新产品,低沉着声音说道,“你们做的这个新产品,实在是太普通了!”

“你们也是知道的,现在高瓴车辆的资金,是十分不宽裕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紧张的!”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出了这款产品,完完全全是按照‘汉’的样子,进行简易地减配,就形成了新产品,我认为这个无法完成下一个顶级产品的销售作用!”

“创新度太低!创新度太低!创新度太低!这个问题我已经说了很多遍了!我不想再重复了!”

“你们到底有没有有没有听清楚我的需求?为什么你们如此固执,做出这样的产品来!”

“如果你们确实是做不出更好的产品出来,那很好,那我就换人了!”

“你们听明白了没有?!我问你们听明白了没有!?”

说到后面,高怀钧心中已经是非常生气了。

高瓴车辆这样一个团队,他已经养了很久。

虽然他知道,按照现在的审美,你让他们超脱于这个时代,做出惊艳的产品,是不太可能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