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长时间的相处,以及对他的了解来看。
苏兴全并不是那种无的放矢,喜欢吹嘘之人。
从他刚才拿给他们看的那些图纸和资料来看,脉冲多普勒雷达的主要部分,确实是都已经设计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也就是一些辅助部件了。
但是,他才刚刚三十岁啊。
就能独立设计出世界上最先进的雷达了,这也太令人不可思议了吧!
震惊之余,谢广坤似乎是反应过来了什么。
他先是在苏兴全的脸上看了又看,而后才一脸惊诧的说道“我明白了,你这是想要成为学部委员级别的国宝科学家!”
听到这话,赵伟峰和刘凌川都愣住了,而后,两人的目光全都定格在了苏兴全的身上。
别看大家都是专家教授,也都是科学家,但是,他们之间也是有层次之分的。
就比如说,在育种项目部里,除了苏兴全这个开挂的外挂选手外,谢广坤的技术级别与层次,无疑是最高的。
他是妥妥的一级研究员,也是一级教授,但他这个教授,是享受一级教授里的五档工资与职级待遇。
而各高校教职工的福利待遇,与外面的各行各业不同,起步比较高不说,直接三挡起步。
而且每一个职级里面,还分为三四五六档的工资与职级待遇。
之后就是赵伟峰,也是一级研究员,也是教授,但他这个教授不管是职级和工作待遇上,都要比谢广坤低上那么一点。
他享受的,是一级教授里,四档的工资与职级待遇。
而刘凌川,虽然也是雷达相关领域的专家,也是高校的教授。
但他这个教授,是二级教授,享受的也是二级教授里面的六档工资待遇,明显比前两位要稍逊色那么一丢丢。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个时期,对于技术体系以及职称级别的认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的混乱。
就拿医科大和冶金部来举例好了,医科大的职称以及级别的认定,与学校以外的科研院所,既有重合,又有相对独立且特殊的分支。
而冶金部,则是严格的执行国家规定的18至1级的技术系列认定。
所以,技术一级,一定是教授,总工,研究员等。
但教授和总工以及研究员,就不一定是一级。
很有可能是技术二级,乃至三级。
而这个层次之分,也不仅仅的表现在工资待遇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声望以及其他的各个方面。
但要知道,在一级研究员,一级教授之上,还有一个级别,那就是院士。
而院士在这个时代里,被称作学部委员。
但凡是能成为学部委员
的,哪一个都可以称之为国宝级的科学家。
他们任何一个人的存在,都能在某个行业里,或者对整个社会影响深远。
甚至于有的人,仅仅只是他们的名字,就是国家的最高机密。
就比如后世大家所熟知的,被公布出来的那些两弹一星的元勋们。
其中的一位,直到后世的2011年,在他去世后,他的名字才被解密……
(在此,向老一辈无私奉献的科学家们致敬,我们能有今天吃饱穿暖的生活,能直起腰板说话,是他们给了我们挺直腰杆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