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变得肃然。
老余深吸一口气,抬手示意,让大家安静等待指令。
风越发刺骨,气氛仿佛凝滞,空气中充满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忽然,一声激昂的号角从敌营传来,打破了雪地的沉寂。
敌人如潮水般向他们冲来,铠甲在雪光中泛着寒光,喊杀声震耳欲聋。
老余握紧了手中的长枪,眼中闪过一丝冷静的坚毅。
“孩子们,准备迎敌!”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如同一座山,稳稳地立在众人面前。
战斗一触即发。
寒风夹杂着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刀光剑影交错,雪地染上了斑斑血迹。
老余冲在最前方,手中的长枪带着呼啸之声,狠狠地刺入敌阵。
他的动作迅猛而准确,虽已年迈,但每一击都充满了力量。
年轻士兵们紧随其后,他们眼中闪烁着仰慕和决心,跟随着老余,不惧生死。
在激烈的战斗中,老余渐渐感觉到力不从心,但他依然咬紧牙关,坚守阵地。
敌人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涌来,他的身旁不断倒下年轻的战友,但他始终没有退缩。
年轻士兵们在他的带领下,如狼似虎,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
那一刻,寒冷与恐惧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与身边战友并肩作战的炽热激情。
终于,在长时间的厮杀后,贼寇的进攻被击退了,战场恢复了短暂的宁静。
士兵们疲惫地站在雪地上,纷纷喘着粗气,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武器,仿佛仍在战斗之中。
而此时,他们突然发现老余跪倒在了雪地中央。
他的双手依旧紧紧握着长枪,脸上浮现出一抹微笑,仿佛战斗还未结束,又仿佛他终于完成了此生的使命,归于平静。
风雪悄然落在他身上,为他披上了一层银白的薄纱,像是大自然为这位老兵送行。
年轻士兵们围上来,望着跪倒在地的老余,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情。
一个个默默地将长刀插在地上,低下头,向这位老战士致敬。
他们没有人说话,只有风声和雪花落下的声音在耳边回荡,仿佛天地也在这肃穆的时刻沉默。
他们中有几人悄悄抬手,擦去了眼角的泪水,生怕被旁人看见。
老余曾是他们的指引者,是他们心中的山,是战场上的不倒旗帜。
如今,山已逝去,但那份信念却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心里。
风雪中,队伍继续行进,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将老余的遗体抬起,放在队伍的中央,仿佛他依然在领头。
每一步,踩在雪地上,发出沉闷的“嘎吱”声,回荡在冬日的战场上。
当他们回到营地,将老余的遗体安放妥当时,已经是夜深。
篝火熊熊燃烧,照亮每一张疲惫而坚定的脸庞。
这些回忆像是暖流,在寒冷的冬夜中传递着温度。
夜深人静,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将他们的身影包围在一片宁静之中。
士兵们默默地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不灭的火焰。
夜幕降临,寒风在赫沙城的军帐外呼啸,帐内烛火微弱,映照着几张神色不一的面庞。
齐睿安站在大帐中央,面色凝重,语气却柔和而坚定。
他的提议在帐内回荡:“不必一味硬拼,我们也可以‘议和’。
若能让贼寇自相残杀,岂不是更能保住赫沙城?”
帐内士兵们面面相觑,显然,这个主张让许多人始料未及。
古锦岩眉头紧皱,目光如冰般锐利:“睿安,我们岂能与贼寇妥协?‘
议和’只会让他们有机可乘,到时赫沙城可能再无生机!”
齐睿安却不以为然,继续劝说道:“锦岩,你也看到了,城中百姓已不堪连日的战火与寒冬之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若我们继续硬撑下去,百姓们就要先撑不住了。
我们要为大局着想,不如暂时放低姿态,主动出击让敌人内斗,为赫沙城争取喘息的机会。”
这番话仿佛石入水中,泛起涟漪。
周围士兵们低声交谈,几位老百姓代表也窃窃私语,神情间渐渐显现出思索与动摇。
古锦岩不悦地扫视一圈,神情冷峻地说道:“贼寇野心昭昭,岂会与我们真正议和?
妥协只会引狼入室!”
然而齐睿安却继续道:“我自然明白其中风险,但若我们能使敌人自相残杀,对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只要在贼寇中间安插我们的密探,挑拨他们互相猜忌,便能达到此计的效果。”
众人听得若有所思,尤其是百姓代表们。
他们想到寒冬的物资短缺、家中老人孩子的困苦,不禁低头交头接耳,开始议论起来。
士兵们也逐渐被齐睿安的计划所吸引,心中开始对战争与生存有了不同的想法。
不久之后,赫沙城内渐渐开始流传出“议和”的言论。
民众们因饥寒交迫和战事疲惫,难免被这种设想所吸引。
街头巷尾中,时不时有人低声讨论:“若真能让贼寇自相残杀,难道不好吗?
这样一来,我们也能少些生灵涂炭。”
另一边,古锦岩却未放弃心中的坚持。
她每日在军营中操练士兵,巡视防线,提醒将士们不要被“议和”迷惑。
敌人对赫沙城的虎视眈眈,议和不过是饮鸩止渴之计。
无论贼寇如何内斗,他们的最终目标仍是赫沙城。
每当听见士兵们窃窃私语关于“议和”的好处时,古锦岩便上前叱责几句。
但内心的不安也愈发沉重。
夜晚的寒风凛冽,荒野上枯草在凄厉的风中低吟。
敌营的火光在黑暗中闪烁,映照出几分诡异的气氛。
每个营地里,士兵们蜷缩着,手中紧握武器,警觉地注视着四周。
这一切,齐睿安的密探们看在眼里,而这些暗流中的动荡,正是他们一手策划的结果。
何云是小队的灵魂。
身材瘦削,双目锐利,仿佛能够穿透夜色看清人心。
他出生于草原,自幼便熟悉贼寇的方言和习俗,这使他在敌营中如鱼得水。
黑狼对他的信任源于何云的“真诚”。
何云不止一次带着战利品前去“献忠心”,在黑狼面前表现得小心谨慎、恭顺谦卑。
夜里,黑狼正在营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