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她客套了一下,我抱着李小宝放到了堂屋的竹床上,还帮他又点起了一圈蚊香,李金芳感激的冲我点点头,然后飘走了。
小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游走的,我把外面的椅子端了进去,又把大门关好,进房睡了。
因为有了电风扇,一夜,我和奶奶都睡的很安稳。
奶奶收完笼子回来,吃早饭,本来想着一早就去荆家村的,可奶奶不愿意放弃一次网鱼的机会。
今天小黑不知道去哪里了,没有来帮我们赶鱼,拉了几网,只捕到了几条小鱼和小虾。
“明天怕是要换地方了!”
奶奶有点失望。
因为太热,我和奶奶决定早一点吃完晚饭,然后去荆家村6队,把李小宝给送回去。
下午休息的时候,我把看到了李金芳和她跟我说的她家的一些情况讲给了奶奶听。
奶奶听后,也不觉得惊奇,因为我早就告诉了奶奶,我能看到阴魂的事实。
还有奶奶本身也是马脚,虽然她不能看见阴魂,但能感觉到阴魂的存在,不然她年轻时也不可能帮人看事。
“唉,李金芳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年纪轻轻就走了,还生下这么个孩子,我们晚上去看看吧!看看她家到底是什么情况?”
奶奶听完我的话一阵叹息。
坐在旁边的李小宝咧开嘴傻笑着,似懂非懂的望着我们说话。
这孩子可能真是有点傻,一般5岁的孩子,大人说话都应该能听懂一大半了,可他完全不明白我们在说什么。
奶奶看看李小宝,又叹息的摇摇头,拿手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脑袋。
晚上吃完晚饭后,奶奶牵起李小宝的手,我跟在后面向着荆家村的方向走去。
没走多久,就来到河边,把两个村子隔开的这条河。
此时还没有修桥,在两对面河岸最窄的地方,架起了两块约30公分宽,3米左右长的两块木板。
为了防止涨水时这个的所谓木桥被冲走,桥两头的岸边上是用大块的青砖架起的垛子。
当然我和奶奶经常走,黄家村和其家的几个村子要骑摩托车到镇上就得绕上两倍远的路程,当然大部分骑自行车和走路的都是选择这条路。
不过要想从这个桥上过,必须小心又小心,一般都是一个人先走完,再上另外一个,要不然人走在上面嘎吱嘎吱作响。
而且上下晃动的特别厉害,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了。
遇到枯水期还好,要是水大的时候,掉下去想从下面打起来还得费一番周折。
还好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会游泳,这个小桥上还没出过人命,最起码从我记事起,没听说有人在这个小桥上掉下去淹死过。
走了10多分钟就到了荆家村8队,因为离的近,荆家村的杜村长,奶奶是认识的。
经过一番商议,我和奶奶决定先去找杜村长,由他带我们去李小宝家。
到杜村长家时,他们一家人正在吃饭,见到我们带着李小宝过来,杜村长起身很热情的招呼。
“徐大妈,您怎么来了?吃饭没有,坐下来吃点?这是哪家的小孩呀?”
我家的情况杜村长是知道的,见奶奶牵着李小宝问道。
“唉呀,这不是李元贵家的小孙子李小宝吗?徐大娘您怎么领着?”
还没等奶奶回答,村长媳妇就惊呼出声,露出一脸惊讶的神色。
“哦,谢谢杜村长,我们已经吃过了,这孩子昨天跑到我家去的,叫他自己回去,他也不肯,我也不知道他家在哪儿,这不,来麻烦杜村长带我们去了。”
奶奶礼貌的回答了他们的问话。
“那行,我们走吧!”
杜村长二话没说,放下手中的碗筷就准备跟我们走。
“杜村长,您先吃完饭,我们等你一会吧!”
奶奶不好意思,总不能让人家村长饿着肚子跟我们跑一趟吧。
“那就麻烦徐大妈你们等我一会儿了。”
杜村长又坐下来了,三下五除二吃完了碗里的剩饭,起身就领着我们向荆家村6队走去。
大约走了20多分钟,杜村长领着我们来到了一个湾子的最后一户人家。
这家还是土砖房,与旁边几家的红砖瓦房格格不入,显得十分萧条和凄凉。
此时已是黄昏,夏日的余晖,把它最后一点倔强的红色洒落在大地上。
杜村长在门口在开始喊了:
“元贵,在家吗?我们把你孙子送回来了。”
喊了半天也没有人回话,杜村长推开虚掩着的大门,我们也跟在后面,迈过门槛进堂屋,里面十分昏暗。
走在门口的我们明显的闻到了一股酒味还夹杂着一些霉味,甚至还有一股酸臭味。
我们三人都不自觉的拿手捂住了自己的鼻子。
啪答的一声,杜村长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走到了堂屋的一边拉了一下灯绳,那20瓦的老式灯泡亮了起来。
虽然暖光照的不是很明,也足以看清这家堂屋的景象。
中间同样摆着方桌和四条长凳,桌子上摆着两碗不知道什么时候吃剩下的菜。
满桌子的苍蝇在上面飞舞,散发着刺鼻的酸臭味。
有一个50左右的中年人,手里拿着一个空酒瓶,貌似是睡着的,还打着均匀的鼾声。
他身下土地基地上的稻草散落,一直延伸到大门的门槛。
“元贵,元贵!”
杜村长捂的鼻子,蹲下身子,一边喊一边推搡了李元贵。
推了好半天,也不见李元贵转醒,只是呜咽出声,翻了个身继续睡,杜村长很无奈的望了奶奶一眼。
“徐大妈,这可怎么办呀?”
奶奶看看手里牵着的李小宝柔声的问道:
“小宝啊,告诉奶奶,这个是不是你爷爷?”
李小宝连忙我到奶奶的身后,抱着奶奶的大腿,面露惧色,小小的身子像筛糠一样瑟瑟发抖。
“杜村长,这可怎么办呀?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