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其他类型>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256章 吴郡存在的漏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6章 吴郡存在的漏洞(1 / 2)

且不说张昭正为自己的好友而忧心不已,初登“夷洲号”的顾雍却是大感新奇。

作为李基的左膀右臂,顾雍自然是知道造船工场的存在。

只是这还是顾雍第一次踏足吴郡所打造的大型海船,站在甲板之上眺望着大海,一种心旷神怡之感油然而生。

而作为造船工场的第三艘郡级海船,“夷洲号”实则比最初的“会稽号”做出了相当大的改良,且也更为适宜远航,且左右还有着五艘县级海船护卫着组成这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一支小型船队。

本质上,“会稽号”与“吴郡号”都是实验性的海船,甘宁通过不断在大海上航行收集总结大量的航行经验反馈给造船工场。

造船工场再依据着一直停靠在船坞的“吴郡号”进行改良,然后才打造出了改进了大量缺点的“夷洲号”。

而为了确保航行安全,驾御“夷洲号”的是同样已经积累了相当经验的蒋钦所率领的水军。

只是在大海上的新奇只是持续了一阵,一阵大浪涌过,顾雍顿觉得胸腔之内也跟着翻江倒海了起来。

假如不是一个兵士眼疾手快,顾雍险些就是一个跟头在甲板边缘直接摔到海里去。

而出现了这种状况的“夷军”,同样也不在少数。

尤其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船只的山越人,几乎有三分之一出现了类似于晕船的症状。

不过对于这种情形,蒋钦早就有所预料,提前让医学院那边配好好了可以缓解晕船的草药。

可纵使如此,顾雍也感觉整个人似乎难受得在被上刑似的,只能希望可以早日抵达会稽郡。

终于,历经了接近了两天的航行,船队终于抵达了会稽郡治所山阴附近。

等顾雍下船之时,脚步是轻飘飘的,脸色是发白的,眼眶是发红的……

终……终于到了!

终于结束了在海上漂泊的日子,这让顾雍感到一阵庆幸,且发誓今后无论如何都绝对不再搭乘海船。

而顾雍的目光在四周扫视了一下,当即就发现了站在不远处等待自己的会稽郡郡守郭异。

这让顾雍心中不由得升起激动,连忙快步朝着郭异的方向走去,双手拱了起来,开口道。

“吾何德何能,居然让承蒙府君大人亲自相迎,吾……”

然而,不等顾雍说完,那本就一直翻江倒海的胸膛再也经不起如此激烈的运动,当即便强行打断了自己的话语,“哗”的一声便直接吐了起来。

这一顾雍自己难以自控的变故,让顾雍那还有几分清秀的脸庞瞬间变得通红起来。

既失态又失礼!

这让顾雍的心中不禁哀嚎了起来,连忙想着各种可能补救的手段。

然而,原本郭异还有些犹豫等一会用顾雍左脚先下船,还是右脚先下船为借口,将他给贬去夷洲。

眼下,顾雍的失态却是让郭异免去了纠结。

郭异冷冷地开口道。“顾元叹是偌大的脾性?还是本府君丑得让你难以忍受?”

“不,郭府君,请听吾一言。”顾雍连忙就想要开口解释。

“不用了!”

郭异摆了摆手,然后向身旁的侍从递了个眼色,当即那个侍从便捧着一个托盘来到顾雍的面前,上面所放着的赫然是会稽郡郡丞的印信与官服。

“此乃是本府君与李子坤的交易条件,既已允诺你为会稽郡郡丞,本府君自是不会食言而肥。”

“只是,会稽郡也容不下你这等高洁之人,既然你见到本府君就呕吐,那本府君也不为难你,干脆你便继续随关将军到海外去吧。”

说罢,郭异完全不给顾雍说话的机会,径直就是拂袖离去,留下一脸茫然懵逼的顾雍在原地。

等顾雍彻底反应过来之时,郭异已然登上了马车,在一众侍从的护卫之下直接离开,完全没有将顾雍带上的意思。

这让顾雍脸色一阵涨红之下,一时气急攻心径直就是晕了过去。

而看着顾雍当场气晕了过去,那郭异搭乘的马车掀起着一角帘子,露出着贾诩那带着几分同情的脸庞,似是有些不忍地说道。

“顾元叹,这可怪不得我,这可都是李子坤的命令。”

至于适才在顾雍面前大耍官威的郭异,此刻与贾诩同坐一辆马车却是乖巧得仿佛是一只小鹌鹑似的。

贾诩撇了郭异一眼,道。“刚刚你做的还不错,明日赏你的饭菜会多加一块肉的。”

“是是是,谢文和先生的赏赐。”

郭异一脸狂喜地应道。

而等顾雍再度醒来之时,迷迷糊糊间睁开双眼,发现自己正身处于“夷洲号”那熟悉的船舱之中。

“噩……噩梦乎?”

顾雍回忆着梦中那似乎无比真实的经历,只觉得半悬着的心才彻底地放了下来。

然而,顾雍的目光一转,骤然发现了放在船舱一角的会稽郡郡丞印信以及官府之时,只觉得刚刚睁开的双眼再度一黑,险些又再度晕厥了过去。

好消息:当上会稽郡郡丞了;

坏消息:被郭异流放海外了!

……

等李基收到贾诩的回信,确认顾雍已经顺利地走到了正确的道路上,心中对于顾雍不禁满怀同情与不忍。

顾君此去,碧波万里,再回吴郡便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李基心中甚是悲痛之余,琢磨着该如何跟老丈人声明一下他的得意弟子被自己拐到海外种田去了。

不过,李基也来不及为顾雍进行过多的无用哀悼,便重新将精力放到了当下的政务之中。

随着吴郡真正开始大肆开垦新田,仅是这一次春耕登记造册的新田便多了三倍。

只是,眼下还出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些新田倘若如实按照大汉朝廷的赋税要求百姓们缴纳大量的粮食,那么吴郡在某种意义上几乎等同于白干不说。

一旦如此做了,那么吴郡必然会在大汉一百余个郡之中显得可堪是一枝独秀。

且卓越的政绩或会引来天子的瞩目,再加上卢植被贬到吴会之地,刘备在朝廷之中几乎发不出半点声音,很可能会导致刘备的官职挪动。

故以,李基思考着该如何将账目做得完美又漂亮,让吴郡新田增加之余,上交给朝廷的赋税依然可以维持在一个稳定且不起眼的状态。

一味做假账自然是不行的,那么便只能从政策上想办法解决。

首先可以依照着大汉律例,对开垦的新田实施免税三年,这是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