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三百十七章 变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十七章 变局(2 / 4)

物化学制剂……”

在这之后,美利坚五大电视台又几乎同时转发了一则石破天惊的消息。

“全美最大的两家化工巨头杜邦和陶氏化学将并购重组!”

这无疑是农化行业的大地震。

美媒纷纷宣称,杜邦和陶氏的合并重组将使两者的研发形成合力,共同对付红火蚁、铁蒺藜等恶性生物。

在媒体的引导下,外网的舆论随之一变。

“陶氏和杜邦都是百年农化企业,两者联手一定能扼杀入侵生物。”

“这是我们需要的变革!”

杜邦和陶氏将合并的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在农化行业内引起震动。

其竞争对手都不难猜出两者合并的真正理由企业运行举步维艰,两者希望通过合并冲出混战的竞争困局。

至于生物入侵,没有人不再为之努力。

“雷欧教授那里怎么说?”孟山都总裁布雷特·比吉曼向助手问道。

“教授说还需要一年时间。”

布雷特·比吉曼头疼的揉了揉脑门,说“等不及了啊!

过去两年时间里,玉米种子、农达除草剂市场份额都在快速下降。

如今,杜邦和陶氏又要联合在一起,坐以待毙就是慢性死亡。”

以往,农场主对付杂草最青睐的是打除草剂,尤其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种子和农达的组合。

但铁蒺藜几乎对所有市面上的除草剂免疫。

转基因大豆种子反而成了劣势。

再加上舆论的抵制,孟山都可谓是举步维艰。

“总裁,那要如何是好?”

“孟山都也需要强援!”布雷特·比吉曼沉吟道“如果有化学药剂能对付铁蒺藜,必须出自孟山都之手。”

很快。

又一则轰动的消息爆出孟山都计划用400亿美元收购瑞士先正达!

孟山都是全世界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种子供应商,巅峰市值超过700亿美元。

1980年就投资10亿美元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1986年研发出世界第一个转基因牵牛。

1994年研发出转基因大豆捆绑草甘膦获得美农业部批准,并在此后转基因作物的研发方面一路领先。

从种子业务来看,孟山都种子销售额高于排名二三位的杜邦与先正达的总和,是第四的拜耳的6倍多。

然而,孟山都风光不再。

在转基因商业化过程中受到全世界消费者抵制。

美利坚的蒺藜、红火蚁、菟丝子等入侵作物的变异,很多人把原因归结到了转基因作物和农药的使用上。

孟山都早已超越了其公司名字本身,成为全球声势浩大的反转基因共指目标!

这两三年,孟山都一直在低调行事。

偶尔有关孟山都的新闻,也是其在针对铁蒺藜、红火蚁研究上有了最新进展,但也未能诞生一种完美产品。

陡然间,孟山都却爆出了想收购先正达的计划!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孟山都公布计划之后,美利坚对其并没有多少指责之声。

农场主们更是再次高呼,“这是我们想要的变革!”

如果真能有克制铁蒺藜的化学制剂,很多人都认为第一个产品会出自孟山都之手。

孟山都是世界上最有创新力的生物科技公司之一。其收购目标先正达,市值300多亿美元,同样是全球四大转基因作物生产商之一,在生物技术方面拥有强大实力。

孟山都一旦吸纳完先正达拥有的技术,也许就弥补上了最后一口气。

美利坚农场主高呼宣告,而其它国家和竞争企业则感到惊恐,一场农化行业的惊天变局正在演变。

消息传回国内,同样引起了轩然大波。

从国内开放种业和农化市场后,外资的身影就频繁在国内现身。

孟山都的农达,拜耳的锐劲特,杜邦的康宽,先正达的适乐时和福戈,陶氏益农的高效盖草能……早已成为华夏数亿农户、农药行业人员耳熟能详的名字。

而如今,这些巨头们要联合在一起了。

悲观之声不绝于耳。

“六大巨头每一个的体量都不输中化,更别提那些普通的民企了。”

“早点投降吧,还能体面点。”

“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真正解决红火蚁入侵得问题,国内的专家教授们好好学,好好看吧!”

冷嘲热讽的声音普遍存在,大多数民众即使想反击,也不知该如何下手。

普通人对农化行业大多不了解。

农资人员和农药公司也仿佛沉寂了一般,鲜有人出来回应。

于是暗讽的声音越来越大。

直到魔都农药研究所的张斌教授,在蔚来微博上一语道出了华夏农药企业所处的江湖地位。

“华夏农药企业做得再好,目前也不过是给外国公司打工。”

这条微博一出,当即就在蔚来微博上引来了众多的评论和关注。

“张教授,你发的这条微博是什么意思?”

“代工厂吗?”

“卧艹,这么惨的吗?”

“叫兽,详细说说啊。”

“管杀不管埋是吧?”

评论区的楼很快就叠了起来,在杜邦和陶氏,孟山都和先正达宣布合并的情况下,这条微博的热度不断攀升。

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就飞快登上了话题热榜,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多了微博。

有人兴奋了。

“哈哈哈,我就说嘛,国内这个环境,根本就不可能有产品创新,只能吃别人剩下的。”

“国内的红火蚁控制绝对是造假了,要不然就是地方部门铺张浪费,搞人海式战术……”

有人怒而喷之,

“跪着就很爽吗,孙子!”

“这种人在战争年代绝逼是汉奸!”

“呵呵呵,人家教授的意思很明显了,国内的农药企业就是代工厂,国外的六大公司才掌握着核心技术!”

两帮人在评论区骂了起来,也有很多人在请教授做更多的解读,但迟迟没有回应。

直到当天半夜,张斌教授才在该条微博写下了第一条回复。

“我们是国外公司的长期合同工。”

这一下,有些人彻底的睡不着觉了,不断的在网络上宣扬着‘迟早要完’‘早点投降’等等言论。

恐惧之声更甚。

有媒体去采访国内的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