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敦靠在美人榻上,手指轻轻翻动书页。
莲心送过一杯茶来:“刚才荣禧堂来人,说是太太叫了外面的裁缝进来,要给几位姑娘裁衣服。太太备了好多料子,要给姑娘们和大奶奶挑呢。”
贾敦淡淡点头:“知道了,我看完这一页书再去。”
“姑娘也是的,刚出了孝,太太张罗着给姑娘们做几件颜色鲜艳的衣服,姑娘怎么一点不着急呢?要是去的晚了,只怕好颜色的料子都被二姑娘挑走了,回头咱们的衣服不如二姑娘好看。”
莲心埋怨着又说道:“本来姑娘及笄的时候就恰逢孝期,一切都从简了。姑娘连件鲜亮的衣服都没有,还好是齐嬷嬷送来了老太太生前就为姑娘准备好的簪子来,要不姑娘及笄仪式真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
提到齐嬷嬷送来的簪子,贾敦的思绪有些发散。
如今周氏的孝期刚刚过去,她也是已经及笄的大姑娘了。
就跟上一世一样,齐嬷嬷送来了周氏生前为她及笄预备的簪子,用在她的及笄仪式上。
不过这簪子跟上一世完全不一样,或者说更为贵重,据说是周氏当年及笄时所戴的簪子。
虽然簪子的样式古朴了一些,可是这价值还有含义都不一样了。
本来孝期中及笄,贾敦的及笄仪式只有家中几个女眷参加,并没有新奇之处。
可当史氏看到这簪子之后,笑容都消失了片刻。
贾敦自己也很奇怪,为何这簪子跟上一世不一样。
更为奇怪的,上一世一直深居简出呆在梨香院,直到周氏孝期结束去尼姑庵的齐嬷嬷在孝期中还偶尔过来贾敦这里。
齐嬷嬷每次来,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安静坐上一会随便说说就离开了。
贾敦有些怀疑,这簪子的不同于齐嬷嬷变化有关,可是她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当面问问齐嬷嬷。
“四姑娘来了。”外面小丫头的声音打断了贾敦的思绪。
贾敦连忙放下书起身迎了出去。
贾敏已经进来了。
姐妹两个握手厮见一番,这才落座。
“太太备了料子,我来找大姐姐一起去挑料子。果然让我猜的没错,大姐姐还没去。”贾敏笑着说。
这两年,她们姐妹两个常来常往,因为在读书、下棋等方面都有共同语言,已经无比熟稔。
“我还不是因为吟诗作对不如四妹妹,只能笨鸟先飞,平日里多学多看了。”贾敦也笑了起来。
她这是真心话,在诗词方面贾敏的天赋非比寻常,她是自愧不如。
“看大姐姐说的,我那只是一些小技,不如大姐姐饱读史书,以史为镜是个通透之人。”
贾敏同样也没有说错,她们姐妹虽然都喜读书,却兴趣不同。她喜欢诗词歌赋,贾敦喜欢史书古籍。
姐妹两个相互恭维一番,相视一笑。
“走吧,要不二妹妹要嫌弃我们两个去的迟了。”贾敦起身。
姐妹两个一起去了荣禧堂。
贾代善自觉上了年纪,在出了孝之后就搬去了先代荣国公夫妇晚年所居的梨香院,如今荣禧堂只有史氏一个主人居住。
现在史氏的正房正热闹着,贾致拿起一块料子在身上比了比,又拿起另外一块,她有些犹豫选哪一块。
一块颜色鲜亮她喜欢,可另一块却更贵重一些。
选择心仪的还是选择贵重的,这让她十分的犹豫。
“大姑娘、四姑娘来了。”
听到外面的声音,贾致也不犹豫了,直接抓起那块更贵重的料子。
不过她的眼神还是在那块她更喜欢的料子上不时的打转,有些想要一并拿走。
“见过太太。”贾敦和贾敏进来,先跟史氏见礼。
史氏歪在榻子上,一直在跟身边的丫鬟说笑,不时的看眼挑料子的贾致。
现在见贾敦两个进来,就笑着招呼她们过去挑料子:“你们再不来,好料子就让二丫头都挑走了。”
她这话说的似真似假,贾致脸上微微有些不好看,不过马上又仰着脖子跟贾敦、贾敏打招呼。
“大嫂子可挑好了?”贾敦问安静坐在一旁的张氏。“我这侄子可又闹腾了?”
张氏换了个姿势让自己舒服些,笑道:“我这样子,也不用什么好料子,妹妹们去挑吧。”
出了孝不久,张氏就有了身孕,如今已经显怀了。
贾敏也过来跟大嫂打招呼。
长幼有序,她们姐妹先跟张氏这个长嫂打招呼并没有错误。
只是贾致在一旁自觉被冷落:“大姐姐、四妹妹还是快点挑吧,裁缝还等着呢。”
贾敦和贾敏过来看料子,她以对贾致两世的了解,自然能知道桌子上哪块料子是她喜欢的风格。
她有心逗弄贾致,把那块料子挑走,不过那又不是她喜欢的风格,也就作罢,随手挑了块还算喜欢的。
“看太太备了这么多料子,怕是除了给我们姐妹和大嫂子做衣服之外,是给未来的二嫂子预备的吧?”
贾敏挑完料子很是随意的问道。
贾致一愣,随后有些后悔。
史氏备的这些料子,有些十分艳丽。
她原本以为是史氏这个嫡母要故作慈悲,给她们多做几件衣裳。
这时她才想起,因为守孝耽误娶妻的贾政快要成亲了,显然这里面有不少料子是给那位未来的二嫂子预备的。
贾敏的话也让贾敦想起,确实前世这个时候二嫂子王氏差不多是快要进门了。
在周氏去世之前,贾政就已经定亲了,是同为金陵四大家族的王家嫡出的姑娘。
那王家如今在江南管着各国使臣进贡的事情,也是天子重臣。
贾家和王家既是老亲,又一殿为臣,这门亲事也算是门当户对。
上一世贾敦在王氏进门的第二年就定了亲,很快嫁出去,跟这位二嫂子接触不算多。
不过记忆中,好像是个贤惠大度的人。
只是她出嫁之后接触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