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哼笑一声,“这个蓝玉,对你可是好得很。”
朱雄英咧嘴一笑,“毕竟孙儿是他的亲外甥孙嘛。”
“对了,皇爷爷,孙儿今日来,是想与您说一件事。”
“何事啊?”
“近段时间,大明钱庄赚了不少银子,但早前已经定好了三年不分红,不过,孙儿想着拿出一部分钱来改善一下大明民生。”
听到这话,朱元璋看向朱雄英的神色认真了些,“你竟舍得?”
虽说“民生”这个词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朱元璋也听懂了这是什么意思,不得不说,还能形象的。
朱雄英笑了笑,“大明钱庄能办下去,也全赖大明百姓支持,拿出些银子来回馈百姓,没什么舍不得的。”
说着,朱雄英轻咳了声,“这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劫富济贫了吧。”
毕竟,大明钱庄赚的银子的来源基本都是那些富商。
朱元璋哈哈大笑,自家大孙这用词可真是精准。
“好,这银子既然是你赚的,那就由你来支配。”
更何况,朱雄英也不是做别的事,是用来改善民生的。
这可是大好事啊,根本没必要阻拦。
“孙儿是这样想的,应天有了免费进学的学堂,并且效果还不错,这种形式是不是可以往周边扩大一些,同时印刷一些免费的书籍发放给百姓。”
“孙儿曾听说过一句谚语,‘要想富,想修路’,现今一些乡下的路很不好走,百姓们都走出不来,当地的经济就更不可能发展起来,因此多修路、修桥是很有必要的。”
“蓝家庄的水泥工坊已经很成熟,可以半价提供水泥。”
“虽不能将大明的路都修起来,可一年修一地,总能慢慢修完的。”
朱元璋听着朱雄英缓缓阐述着他的规划,眼里浮现一抹惊叹。
难怪善长说咱这大孙能成圣人呢。
他这一言一句里念着的可都是大明百姓啊!
“大孙,你这些举措落实下去,全大明的百姓都该在家里给你上香祈福了。”
朱雄英淡淡一笑,并不觉得这些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
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朱元璋脸上尽是欣慰之色,从朱雄英的身上,他仿佛窥见了大明来日更加辉煌的盛世景象。
……
时间如流水,距离大阅兵,已经没多少时日了。
凡是有资格参加大阅兵的卫所,现在全部鼓足了精神,不知疲惫的操练中。
许多卫所,其实不是职业兵种,军户居多。
就如应天城郊的卫所军户,种田是他们不可割舍的日常工作。
如今这个时节,正是应该晚稻播种,可这却会耽误将士们许多训练的时间。
正在将士们忧心可能会耽误训练的时候,朝廷那边下了命令,将采用雇佣百姓成为短工的方式,帮助将士们进行双抢。
这样做可以使卫所的将士们能够专心的操练,并且雇佣百姓的工钱,全部由皇帝个人承担。
“皇上对我们这么好,我们必定要好好操练,回报皇上的恩典。”
“以后,要是被本将军瞧见你们谁有所懈怠,立即从本次大阅兵的行列中除名!”
“我可和你们讲明白了,现在有数不清的将士,就在你们身后眼巴巴盼着,等着看你们谁胜任不了这操练,取代你们的位置!”
“今天早上,本将军也收到了东宫的令旨,我就长话短说,你们仔细听好了,太孙殿下说了,只要这次阅兵表现的足够出色。”
“以后你们就可以彻底脱离军户,成为太孙殿下的亲卫,不必在田间谋生了。”
“更不必担心有后顾之忧,等大家到了岁数,拿不起武器了,也不必害怕。你们应该也听说了,咱大明新建了一个衙门,叫大明治警司。”
“这治警司,在大明所有府县都有设立,等你们岁数大了,不必卸甲归田,可继续前往治警司任职。”
“要是可以在军中立下些军功,便更了不得了,回了地方上,在治警司得个官职,拿着朝廷的俸禄,下半生衣食无忧,岂不快活?”
讲话的将军,并没有居高临下,而是站在了将士们中间,扬起嗓门高声道。
这样子,更能和手下士兵拉进感情。
听了将军的话,全部将士的眼睛里,都迸发出了新的光彩,每个人都仿佛突然生出了无穷的力气,容光焕发起来。
太孙殿下的意思,就是说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他们这些人,都有保障了!
那就甩起膀子使劲操练就是了!
最重要的是,这并不是空话,太孙殿下可是说到做到的人,几乎所有的将士们,都有目共睹。
最直观的就是军中伙食的改变。
在以往时,农忙种田,农闲练兵,几乎是所有卫所的常态。
就连操练时,也每日只有两餐,吃的也不算好。
如今,不仅每日都有三餐,甚至每餐都有肉,吃到管饱为止!
一开始时,有许多将士还因此闹了笑话,乍见这样好的饭菜,甚至给吃得撑吐了。
之后明白每日都会有,这才收敛了不少。
并且这饭菜,这味道,简直和之前的天差地别,将士们最初也全都不可置信。
哪怕是应天最好的酒楼,饭菜也不过如此吧。
这是军队中能有的伙食?
头一次闻到这饭菜香味的时候,将士们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就连真正吃进嘴里那一刻,他们都还如在梦中,不成想这样的饭菜竟会是今后的日常。
往事不断在这些将士们心里浮现。
突然,不知是谁高喊一声:“皇上万岁!太孙殿下万岁!”
队伍中片刻的安静过后,骤然爆发出一阵震天的呐喊:“皇上万岁!太孙殿下万岁!”
如此情形,并非只发生在这个卫所,所有得知这一消息的卫所,几乎都迎来了这样的场面。
有在附近路过的百姓,听到这样的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