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这个承诺可着实不低。
在大明,爵位一般都是从战场上所得,大多都是在战场上立了军功从而受到封赏。
还从未有过因治理地区有功而受到封赏爵位的,即便是文臣也是谋士居多。
这次赏赐,可谓是大明的头一遭。
刘日新听后急忙跪下谢恩道:
“臣谢皇上隆恩!!”
朱元璋摆摆手,说道:
“丑话说在前面,若是你给咱办不好迁都这个事,到时候,不仅赏赐没有,咱还要革你的职!”
“迁都乃国家一等大事,出了差错,连我这个皇帝都担责。”
“刘日新,你可明白此事的重要性?”
刘日新不敢含糊,立马回道:
“臣全明白皇上的心意了!”
“迁都一事,臣定不遗余力,肝脑涂地!”
刘日新走后,朱元璋便第一时间来到坤宁宫。
迁都之事还是要与大孙再做细致商议。
刚走进坤宁宫,就闻见阵阵饭香味,整的朱元璋都有些饿了。
“看来我来的挺巧,刚好赶上饭点。”
朱元璋笑着说道。
朱雄英此时也注意到了老爷子的身影,起忙起身回道:
“皇爷爷是何事让你如此开心?”
“见你满面春光,春风得意,仿佛又年轻了十几岁。”
朱雄英笑着问道。
“咱刚才和刘日新聊了聊迁都的事。”
“一番商讨过后,咱打算把西安改为长安,不知大孙你觉得怎样?”
朱元璋缓步坐到椅上,转头道。
长安?
朱雄英有些愣神,但很快反应过来。
如若不是老爷子在这提出,他都有些忘了长安是西安的曾用名。
朱雄英对改名的事没有什么意见,毕竟他在心里也十分喜欢长安。
长安和西安,虽说是一个地方,但不同名字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
“孙儿认为改的好!”
“大明王朝如今繁荣强盛,凡是都城坐落于长安的王朝无一不是如此,改名长安,自然是极为合适。”
“皇爷爷对此事如此着急,是不是想尽快完成迁都之事?”
朱雄英笑着问道。
老爷子赶在饭点同自己说这些,肯定是急不可耐。
迁都之事,老爷子在心中肯定早已策划已久。
朱元璋也不遮掩,说道:
“还是大孙懂我。”
“如今草原那边已经开始行动,应天府这边距离北边实在太远,咱怕到时候战事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并且当前的大明南北分化实在严重,经济发展北方已经全面落后,此次迁都北方,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北方的发展。”
迁都当然不能只看风水。
在风水的背后,朱元璋早已千思万虑。
一旦迁都,动的就是整个大明的格局。
如若不是调查已久,不可能轻易做出迁都的决定。
西安这边皇宫问题不用担心,只需要把旧皇宫稍加修缮便可入住。
最主要的还是城内格局问题。
应天府经过朱雄英的几轮改造,设施与布局已经相当完善,并且各种产业都已经初具规模。
若是都城迁去西安,百官随同家眷肯定是一同前往。
先不说西安布局问题,就是如此多的人一起涌入城内,对西安来说都难以承担。
这其中不仅仅是文臣的转移,诸多武将也要一同跟着去。
还有各种衙门的建立,都需要一席之地。
此次迁移的人数不说有几百万,几十万是肯定有的。
若是处理不好此事,只怕大明原有的繁荣都会因此而消退。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都城经济牵扯了大明太多利益。
一旦迁都,各种利益体都会随之转移。
“皇爷爷,迁都之事,没有其他人知道吧?”
“孙儿打算先让蓝家庄过去长安购置大量的房产和田产,尽量多盘下来点土地,这样能最大程度上的减小对百姓的影响。”
朱雄英开口说道。
此次迁都西安,肯定会占用大片百姓的土地。
但这次肯定不能和正阳大道那次一样数倍赔偿,大多肯定都是强行征用。
百姓大片的土地遭到征用,心中自然会有所不满,如此一来,很容易就会引发暴乱。
所说唐朝已经覆灭已久,但现如今的西安还留存着很多当年的名门望族。
若是惹到了这些大家族,只怕朱雄英日后的势力很难彻底根植西安。
不管从何时来看,盛唐都是先前最为繁华的朝代。
万国来朝的情景,恐怕再过百年也无人能够复刻。
朱雄英和朱元璋对唐朝也是极为认可。
洪武二十年,有一钱姓官员犯了大罪,理应处死,但因为手持唐朝时期的金书铁卷,朱元璋破例放了他一马。
不仅没有杀,反而还将缴获的钱财全数返还。
要知道,犯了贪污罪还能在朱元璋手底下活命的,整个大明可能就他一个。
这也足以说明唐朝在朱元璋心里的分量很重。
“大孙的这个想法不错,迁都可是要动国本的,万万不可鲁莽行事。”
“对长安的百姓和勋贵,一定要以安抚为主,切记不可激化矛盾。”
“先前大孙在正阳大道的赔偿方案就不错,此次也可照方抓药。”
“只不过,这次所要赔偿给百姓的价格可不能再像之前那么高了,最多高出市场价一成。”
朱元璋缓缓说道。
正阳大道的赔偿虽多,但不到一年便能全部回本。
而像是皇宫和衙门这种,基本上全属基础设施,没有任何利润可言,所以赔偿自然也要适当的降低些。
朱雄英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