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虽说强大,但仍是一个新王朝,立国至今不过三十多年,在很多方面其实都不成熟。”
“古往今来,各朝各代,所有王朝最强大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最开始的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演变王朝将会变得越来越腐朽,最后甚至是灭亡。”
“中原最长寿的王朝是周朝,足足延续了八百多年,孙儿也想让大明春秋万代,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孙儿对此也做了一些研究,去探讨为何立国之初的王朝最为强盛。”
“黄观也给孙儿提过一些他的见解,他认为之所以立国之初的王朝最为强盛,是因为开国皇帝最为英明,在他后的子嗣全都无法超越开国皇帝的才能。”
“但孙儿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朱元璋微微正色,洗耳恭听。
朱雄英继续说道:
“皇爷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官员和百姓就是我大明的水,而我大明更像是水上的一艘船。”
“大明王朝能延续多少年,全看大臣和百姓们的表现。”
“开国之初,大臣们知道前方有更大的利益,所以说都铆足了劲往前走。”
“等到利益稳定时,船也会慢慢的减速下来。”
“但如果让他们知道,在更远的地方还存有更大的利益,就完全不一样了。”
“大臣们的积极性将会被彻底调动,大明这艘船也能开的更远。”
“孙儿此次远征之地,蕴含着不可估量的财富,朝堂上的所有人都会被这份利益给调动。”
朱雄英为大明设想的蓝图,让朱元璋眼前一亮。
让大明春秋万代,一直是朱元璋的期望。
朱雄英提出的想法,确实和前人完全不同。
早在《孟子告子下》中就提出来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当王朝的利益稳定时,大臣们会不思进取,甘于享受安乐。
大明现在的格局也是如此。
草原之患基本上已经平定,帖木儿帝国也对大明造不成威胁。
有时候,外部环境的稳定对王朝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
当外部环境稳定时,王朝会陷入“安逸”状态,内部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都很有可能会逐渐僵化。
“看来在这条航线上,咱们要投入更多了。”
朱元璋开口道。
一番交谈过后,朱元璋也逐渐明白了大孙的想法。
现在大明有了铁甲船,在远征方面风险其实是比较低的。
况且沿着海岸北上,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安全。
大明这两年也在致力于发展石炭方面,蒸汽机的应用要比之前更加高效。
随着蒙古大军躲进草原,大明也终于能腾出手来对付高丽了。
高丽。
“这些个蛮子,真是没用!”
“给了他们这么多粮食,竟然还是这么容易就被大明灭了,要他们有什么用?!”
“还有那木马哈,竟然能被活捉!”
“现在大明肯定是要腾出手来对付我了,这让我怎么办?”
李成桂怒道。
“赵狗儿,你说说,我该怎么办?”
李成桂气馁的坐在地上,现在的他已经濒临崩溃。
大明给到他的压力实在太大了,根据最新消息,大明调动了十多万的军队前往高丽。
这十多万,高丽就是全民皆兵也打不过。
“大王,要不藏起来吧。”
“现在和大明硬碰硬,我们绝对不是对手。”
赵狗儿提议道。
说得到好听点叫藏,说的不好听点叫溃逃。
高丽目前的形势极为复杂,现在李成桂能藏的地方也就只有南京和东京了。
李成桂闻言眼前一亮,当即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跑路。
只要能跑到南京汉城,那么即便是大明打过来李成桂也有机会跑到东瀛避难。
大明没有给高丽一丝喘息的机会,大军调动完毕后第二天就发起了进攻。
明军为此做了充足准备,朱樉的十万大军直接进入到了高丽。
朱权率领的大军也加入到了明军队伍,一起对高丽进行征讨。
高丽百姓对大明并不排斥,毕竟从名义上来讲高丽就一直属于是大明的藩属国。
面对明军的进攻,很多座城池都直接选择就地投降。
这让朱樉和朱棣都感到尤为不爽。
尤其是朱棣。
朱惘活捉木马哈的功劳可不小,这让朱棣极为嫉妒。
二人本就不对付,自然是看不惯对方拿头功。
抵达汉城的李成桂也收到了开京城投降的消息,当即便被气的不轻。
“这些叛徒不得好死!”
“我那么信任他们,他们却连反抗都不反抗,甚至连明军都没有看到就投降了!”
“妈的,真是欺人太甚,这群逆贼,早晚有一天我要把他们全都处死!”
李成桂怒道。
不过现在还不是生气的时候,李成桂还得策划他的逃跑计划。
汉城肯定是守不住的,一旦明军打过来李成桂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东京庆州,才是李成桂的最终目标。
他准备把全国的兵力都集中在庆州,对明军进行抵抗。
李成桂的思路很是清晰。
只要他能守住一座城池,拖住明军的脚步,那他便有机会赢。
明军不可能在高丽逗留太长时间,至少李成桂是这样想的。
同时李成桂还十分期待阿克苏能从森林里跑出来,这样明军就不得不返回草原处理他们了。
只要明军一走,那整个高丽便还是他的。
李成桂原本打算稍作休息几天后再前往庆州,但就按目前的局势来看今天不走是来不及了。
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