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阳阴地天人都哭,中秋八月满地发’倒还好理解。
阳阴地天,就是阴阳颠倒,大乱将至,而中秋八月满地发,早年大贪官和珅在牢中作诗一首。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此诗句中,他日指的是某一日大清即将灭亡,而水泛给出的就是某一个节日,即是中秋节。
结合来看,也就是说在中秋节,义军四起,清朝灭亡。
第二句‘万里路来皆白幡,人间却是有妖出。’
这句就很好理解了,一路走来尽是白帆,只有做白事,家门口才会悬挂白幡,此幡名为引魂幡,乃是指引逝者归家,后面一句,人间开始大乱,妖患四起,但这个‘妖’,除去妖患,却又似乎还有其他含义。
第三句‘山中无虎猴称王,鸟儿无足似日出。’
也很好理解,大清灭亡,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指的是各地势力割据,而后面一句似乎是指的某种象征太阳的鸟。
最后一句‘一朝山河杜鹃红,江渚之上论英雄。’
可能指的是事情得到解决,最后太平,但具体含义,不得而知。
正是因为这个梦境,掌门师兄才会在两个月前离开茅山,四处游历,寻找解决之法。
第三件事,便是掌门师兄说的下山游历,遇到鬼胎的事了。
就在众道人沉思间。
老者扫了眼座下六人,淡声道:“龙起龙落乃是天意,我们茅山能够千年屹立不倒,就是因为我们心存正义,只要我们不忘本心,刻苦修炼,定然能够安稳渡劫的。”
说着,又看了眼毛小方,对着众人道:“此子,乃是我游历期间收的亲传弟子,取名毛小方。”
这一番介绍之下,座下六名道人方才意识到了掌门师兄对这个孩童的不同之处。
首先,茅山大殿,寻常人是不得踏进的,而掌门师兄却是带着这个小孩子进来了。
第二,大殿要事,其余弟子皆是会屏退出去,而这个小孩却光明正大的站在这里。
第三,掌门师兄将小孩带在身边,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其态度之亲和,实在是令人惊掉下巴。
一名道人忍不住问道:“掌门师兄此言,此子可是天命之人?”
老者摇头道:“他气运加身,一身道骨,未来成就不凡,且我预感将来那具皇族僵尸必成大患,他便是我为茅山留下的一线生机。”
听着老者此言,其余道人皆是看去。
他们发现,此子天庭饱满,面相方阔,一对直眉好似斩妖剑,一对大眼好似夜中明灯,周身之气,浑然天成,正气凌然,一看就是修道的好材料。
“好,此子面相不凡,掌门师兄能够寻得此人,真是我茅山之福气。”一名道人赞叹道。
而接下来又有一名道人忽然道:“咦,怎么感觉此子和无为师兄的弟子林凤娇有些相像?”
这话一落,饶是作为茅山掌门的老者也是微微侧目。
无为真人是座下穿着青衣的道人,听着,却是哭笑不得道:“无妄师兄说笑了,凤娇虽有过人之处,但怎能和掌门师兄收的此子相比?”
说到这里,无为真人有皱眉道:“掌门师兄,此子乃是后招,我茅山千年基业,还是需要想办法才行。”
老者点头道:“根据谶言,不日那‘变数’便会出现,到时或许就是我茅山的转机。”
“掌门师兄此言当真?这‘变数’真的能够救我茅山于水火?”又一名道人激动道。
老者轻叹了口气道:“此事皆由天命,我也不敢妄定。”
一瞬间,大殿之中的氛围又开始沉闷起来。
……
茅山下。
江澄将马车停在山脚,命张大胆留下看守,自己提上元宝香烛徒步上山。
对于江澄来说,化劲中期的武道修为,爬山如履平地,远远望去,就像是跃动的山猿,不到一刻钟,江澄就抵达了山上大殿前。
可还不等他往前走,一名道童迎面而来。
“居士是前来拜三茅真君的?”
江澄抬头看向道童,稍稍打量了一番,发现这道童身上没有半点法力波动,应该是专门迎客的。
想了想道:“道长可否转达一声,就说茅山计平与我有恩,今日特意前来道谢。”
道童一听计平名号,立马变得恭敬道:“想不到居士竟然认识计师叔祖。”
说着又有些遗憾道:“可惜计师叔祖多年未曾上山,居士怕是要白跑一趟了。”
江澄笑眯眯道:“不要紧,除去拜见计平道长,我还有一事,便是想要借阅茅山的藏经阁,不知可否转达?”
说着,又取出一两银子递过去笑道:“这个送于道长买点零嘴。”
道童看到白花花的银子,眼睛一亮,脸上笑容又多了几分真诚。
他只不过是一个外门迎客童子,学不了道法,也入不了内庭,只是生逢乱世,当个道士,混口饭吃,如今面前这位豪客出手如此阔绰,他自然是不能拒绝对方的心意。
“多谢居士,居士可在此稍等,我去去就来。”道童接过银子,转身就朝着大殿内跑去。
江澄则是面露淡笑,耐心等待。
不多时。
道童领着一名中年道长前来,等走到跟前,指着江澄对中年道长介绍道:“就是这位居士说和计平师叔祖有旧,想要借阅藏经阁。”
转而又对着江澄道:“这位是负责大殿事务的明性师伯。”
中年道人走上前,朝着江澄作了一揖道:“贫道明性,见过居士。”
江澄也拱手一礼道:“小子江澄,见过明性道长。”
又道:“不知借阅典籍一事,道长可否应允?”
计平教授他修炼的事情他肯定是不能说出去的,任何门派,对于外传功法忌讳很大,但是借阅经书,普通居士也是可以的,到时候他可以自己找,碰到上不去的楼层,也可以使用隐身符。
总而言之,只要找借口进入内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