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其他类型>重燃2003> 第六十一章 他就是个死变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 他就是个死变态!(2 / 3)

“那我就不客气了,老刘。”

刘浏笑着递过去一支烟,“怎么,遇上难题了?”

沈俊接过烟,点燃后郁闷的吐出一个烟圈,“我估计你刚刚也听明白了。老刘,科研这东西,有时候真的让人头疼。”

刘浏眨巴眨巴眼睛,趁势递着话题,“你也别多想,我相信陈教授的话,他既然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

沈俊苦笑了一下“我也相信老师,但……”

他顿了顿,没有继续说下去,低着头砸吧的烟。

刘浏看着沈俊,决定直接切入正题,“俊哥,卿云的实验结果无法复现,这事儿你自己怎么看?”

沈俊皱了皱眉,显得有些无奈,“我也不清楚,卿云的实验步骤我看了无数次,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但就是无法得到相同的结果。

但我老师说得又是那么笃定,我现在甚至怀疑是不是我们的实验设备出了问题。”

刘浏定定地望着他,“所以,其实……你觉得他这个结果是假的?”

沈俊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倒也不至于,他没这个动机。我其实……”

他顿了顿,犹豫了半天,而后悄声说道,“你也不是外人,也是他的导师,我其实是怀疑我那小师弟自己实验时某个环节出错了。

不然我真不知道哪里出问题了。

也可能是我一叶障目了,你帮我看看,这是他的实验记录。”

说罢,他将文件夹递给了刘浏。

这也不是需要保密的事情,是制备多晶硅时一个中间产物的生成。

只要是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会生成这种产物,但是没人能像卿云一般得到这么高的得率。

并不是什么机密,至少以刘浏是卿云联合导师的身份,是可以看的,毕竟以后如果发表文章,刘浏是要署名的。

而刘浏心知肚明沈俊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在自己面前给卿云打圆场。

但要说没动机?

他一边看着卿云的实验记录,一边撇了撇嘴,“怎么没动机,图名嘛,其实可以理解的,他才多大?”

这话沈俊不好附和的,尽管他心里也有这个猜测。

他叹了口气,“没法子,老师既然定了调子,我就得重新做。”

刘浏皱着眉头看着实验记录,先是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而后没过一会儿就开始揪自己的头发了。

不得不说,这实验记录本记录得太漂亮了,工工整整的字迹就不说了,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全是科研人的严谨和细致。

他仔细审视着卿云的每一个实验步骤,每一个数据记录,每一个可能的变量。

刘浏知道,科研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是关键,他不想错过任何可能的线索。

“俊哥,”刘浏突然抬头,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

“这个实验步骤,你确定都按照卿云的记录来的吗?有没有可能是操作过程中的微小差异导致了结果的不同?”

沈俊点了点头,认真地说道,“我确定,每一步我都严格按照卿云的记录来操作。

甚至有些步骤我还重复做了好几次,但结果还是一样。”

刘浏的眉头紧锁着,他知道,如果沈俊的话是真的,那么问题可能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

因为这个记录,他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刘浏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他的实验记录都不可能有卿云那么详细。

甚至,他感觉卿云写的就不是什么实验记录,而是一份教案。

实在是太详细了,生怕别人看不懂的。

每一步的原理、操作手法都批注的非常详细。

怪不得……

如果这个记录是真的,刘浏觉得换做是自己,面对别人的质疑,可能比之前卿云表现的还要暴躁。

这特么的纯属喂饭吃了。

可偏偏这么详细的实验记录给出来了,别人却无法复现?!

刘浏抠着自己的头皮都想不出来是为什么。

沈俊心知肚明刘浏的烦恼,因为当初他也是如此。

一方面感慨着这妖孽小师弟的‘科研圣体’天赋,一方面打死也想不通为啥就不对。

见刘浏也搞不明白,沈俊郁闷的掐灭了烟,“没事,老刘,你待会去慢慢看。我按老师说得,今天先休息,无非便是浪费五天嘛。”

刘浏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目光没有从实验记录本上挪开一毫。

沈俊见状也是苦笑了一下,科研人都是这个吊样。

他起身找人去给刘浏办实验室卡。

作为卿云的便宜师兄,这点面子他还是有的。

好吧,只是要找某个弟媳妇儿签字……

倒也不存在什么泄密的可能。

三楼以上高级别的实验室他确实没法替刘浏开通权限,他都去不了。

但三楼以下的基础实验室是没问题的,任何一个復旦大学正常的工科老师都有使用权限,只是需要申请开通这个手续而已。

……

坐在休息室里,刘浏的眉头直接皱成了一个‘川’字。

他的目光在卿云的实验记录上来回扫视着,试图找出其中的破绽或者叫做疏漏。

但是,这份记录实在是太过完美了。

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数据都详尽无遗,充满了老一派科研人的风格。

不愧是陈一权教授的关门弟子。

没法子,老一代科研者在最初从事科研工作时,面临的困境是后世无法想象的。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全国连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寥寥无几。

许多从事科研辅助工作的人员不过是念过几年私塾,识得几个字。

而系统工程下,什么摇瓶子的人在之前根本就不懂化工相关知识。

所以当时老一代的科研者一边要做科研,一边必须进行‘传帮带’的工作。

不仅仅是带学生,一些地方甚至要教刚放下枪的大头兵做实验,人手太缺了。

所以,他们必须将实验记录写得事无巨细,连摇瓶子的次数都要一一记录,以便任何识字的人都可以按照记录操作。

不知过了多久,接过沈俊递过来的实验室的卡,刘浏都不记得自己有没有说谢谢,脑子里全是问号。

沈俊见状,也是无奈的笑了笑,转身回实验室去做自己的事,别瞎耽误功夫在旁边等了。

他很清楚,做科研要有铁屁股,一旦进入深思状态最烦的就是被别人打扰。

那边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