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其他类型>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92章 被迫认购公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2章 被迫认购公债(2 / 3)

道:“我想将长江钱庄升级为长江银行,还望南鲸财政·部给予意见指导!”

没有提‘照顾’,而是希望‘指导’,意思是该如何如何,就直接明说,条件可以满足,但程序一定不能为难。

宋仔文一听,当即说道:“这个倒是没有问题,陈先生大可放心前往申请牌照,需要那些条件,我们也相信你可以做到。”

“好”虞洽卿见缝插针,又提及‘大上海建设公债’,陈光良这次也没有拒绝,认购了十万额度。要知道,委员会曾多次发函上海闸北水电公司,希望该公司认购5万元。

随后,三人在虞洽卿家里用餐起来,并讨论一些事情。

宋仔文主动说道:“去年底,我看完陈先生的文章后,便令中央银行增加黄金储备,收获颇多。对于陈先生在‘世界经济大萧条’理论,我个人也是很钦佩。现在我想请教一下,世界经济大萧条,对我国会有哪些影响?”

他堂堂一个留美高材生,一个南鲸财政·部长,如今却不耻下问,看得出来两件事——第一,宋仔文不仅有真本事,而且也很谦虚;第二,陈光良在《东方日报撰写的文章,确实为他赢得了很多荣誉。

陈光良连忙说道:“不敢。个人见解有一些,说得不好,部长不要放在心上。就我个人来看,主要是减少农产品的进口,导致我国的生丝、茶叶、猪鬃、桐油等对外出口价格大幅下跌,后面可能即使降价到很低的价格也难以卖出,这导致了农村的残破、农业的凋敝和农民的困苦。其次,像英国法国这样的欧洲国家和英联邦国家和地区,为了应对经济萧条,可能在这一两年退出‘金本位’,允许货币贬值,日本也会遭到经济重创,最近一两年可能侵占我们的东北,获得战略资源。”

从这番言论可以看出来,陈光良是非常讨厌日本,他在报纸上也发表过这样的言论,可谓不怕得罪日本人,更不怕日本的特务了。

早晚,他要手刃一些日本人!

宋仔文没想到,一个只读过私塾的年轻人,居然有如此远大的见解。

他能感受到,陈光良的分析是很对的,因为生丝、茶叶、猪鬃、桐油等已经开始掉价不少。

“日本如果侵略华夏东北,陈先生又有什么高论?”

“没有,我从不做这种评论,这是政府的事情,哪怕我掌握着《东方日报,也不会做评论,我们只讲客观事实。”

哪怕知道宋仔文是反日的坚定派,他也不会多说。

毕竟,他又不能改变太多的事情,何必去瞎操心。

“陈先生倒是谨慎,不过无妨,今天我也是有不少收获!”

“您过奖了”

吃完晚饭,宋仔文匆匆先告辞一步。

陈光良则朝虞洽卿说道:“和德公,我打算成立长江银行,希望得到你的加盟和提携!”

虞洽卿坑他两次,他当然是知道的,但他就是当做没事一样,毕竟又能怎么办不成。

“行啊,你陈光良做起生意,那自然是有得赚。你的资本额打算多少?”

“200万,你如果愿意入股,可以认购5%!”

“嗯,入股就不必了,反正你资金实力雄厚,我来充个数是可以的。”

“行”

这也很正常,毕竟这种银行一旦开业,说白了就是陈光良的个人银行。虞洽卿并不像真的那么富有,空心大佬的成分也是有的,主要是投资铺的太大了。

翌日,陈光良紧急召开长江钱庄股东和管理层会议,出席会议的包括严智多这个股东,也包括吴新河、胡金顺等管理层。

“资金都已经全部理顺了吧?”

听到老板的话,吴新河马上回答道:“每一笔资金都已经到账,目前长江钱庄持有8080根标金大黄鱼重十两,价值为510万大洋,另有360万的现大洋。”

严智多听得心头火热,自己就投资了三十万大洋,这一年时间还不到,就已经升值为87万大洋,净赚五十多万大洋。

陈光良点点头,随即说道:“先不急着分红,就把长江钱庄当做银行看待,伯父你若是需要用钱,可以随时支取你的权益。”

严智多摆摆手,说道:“不急不急,就当存在银行就行。”

确实不急,他这次跟着这个女婿,可不止赚大华地产和长江钱庄这里的上百万资产,还有他也兑换了很多标金,这里的升值也不少。更何况,他还是很信任陈光良的。

陈光良接着说道:“长江钱庄马上准备进入公债市场,吴经理和胡经理你们马上安排和‘证券经纪’取得合作关系,安排交易一事。”

目前沪市的公债交易,是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华商证券两交易所进行;加上当年的‘民十信交大风潮’,导致公债交易的额度一直超过证券。

吴新河提了一句:“老板是想卖空?”

陈光良也没有瞒大家,说道:“不错,就是卖空,但我们没有现货交割。不过现在也无妨,市场是允许这样操作的。”

严智多凝重的说道:“正所谓‘不熟不做’,你对公债的行情了解多少?”

他倒不是担心自己的钱,而是担心陈光良被胜利冲昏头脑。

陈光良自信的说道:“有三条会导致公债大跌:一是46月的金价暴涨,进出口货大受打击,关税收入受到影响;二是受中原大战局势胶着的影响,且津海关被阎锡山强行接收,持券人就会怀疑以关税担保之公债库券将受影响;三是金融界普遍头寸吃紧,洋厘抬高,银拆加重。所以,我预测78月公债有一波大跌。”

闻言,严智多才放下心,并说道:“原来如此”

会议散去后,大家开始忙碌起来,而陈光良则在办公室里盘算着。

此次他突然宣布进入公债市场,自然是受昨天的事情影响。

倒不是说‘民国十九年关税公债’会让他的一百万打水漂,这倒不会,毕竟八年偿还清楚的条例在,而19311937年南鲸政府政权稳固。再加上每年8%的利息,其实算是一个很好的投资。

所以这次的投资,纯属陈光良突然感兴趣,仅此而已!

1928年夏,随着奉系主力退出关外,南鲸国民政府宣布时局已告稳定,并承诺将维持北洋时期各项公债,债市转而乐观,除九六公债外,整理各债市价飞速上涨,‘整六’自50余元涨至70元以上,‘七年’涨近80元一关,虽然4月下旬,曾以北伐迅速进展,整理各债因北方发行关系,下落颇巨,但不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