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着箩筐,这架势就是来帮忙搬运材料。
运送材料的师傅看到这田里的主人家都开口了,也就直接开着拖拉机从田里走。
一直将材料拉到竹林边上,直到不能再进去了,才开始卸货。
这样一来,需要运送材料的路程,因为从田里开辟了一条小路的原因,直接缩减了四分之三。
现在大家来帮忙的人,只用从竹林脚下把材料背着挑着穿过竹林,就能运到道观里面。
张安看到这个情况,直接让自己老妈跟两个婶婶回家准备做饭。
大家都主动来帮忙了,中午饭肯定要管。
张一行孤家寡人一个,现在又是住在张安家里。
张安想都没想,就把这个事情揽下来,家里中午给大家供一顿伙食也没什么。
就当是闲着有时间,请村里的大家吃个简单的流水席。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张安已经无数次被证明。
今天再次刷新了他的认知,路上三辆拖拉机在运送材料。
可是每次刚送到没多久,还没等到下一趟送过来的时候,大家已经把上一车给搬完了。
到最后张建军跟供货的老板商量了一下,趁着人多,让那边帮忙多派几辆拖拉机帮忙送货。
就这样,原来至少需要干两三天的活儿,一天不到就被大家给干完了。
材料进场,基础也已经挖好,道观重建工程便正式启动。
要不是因为是全部包给村里的工程队,好多人都想过来帮忙打小工。
虽然不会砌墙,但拌拌水泥沙子,递递砖头还是能行的。
一晃眼,大半个月的时间,还没等到油菜移栽的时候,道观里的三间屋子都已经盖好。
张安原本还以为要花很多时间,没想到大家速度这么快。
不过也能理解,因为这三间屋子没盖成平房,而是盖的瓦房。
所以砌墙就占了大部分工程进度,再加上用的是红砖,所以砌墙的速度比以前石墙快了很多倍。
而在这段时间里,张安一家也没空着。
有张建文的许诺,张安带着人直接去大队的林场里伐木。
瓦房要用的木料不少,除了大梁和挑梁之外,还有那些椽头,挑檐都需要。
而且屋里的柱子,还有楼板都需要大梁的木料。
也正好是这段时间,天气还没入冬,天上还有明媚的太阳。
看来的木头没花几天就能晒干,张安直接到镇上喊了个拖拉机过来。
拉了一部分木料到锯木厂里,直接改成以后需要拼楼板的方板。
也趁着这个机会,张安把空间里早就准备好的珙桐木料也弄出来,也锯了一批方材。
终于赶在入冬之前,道观的重建工作全部完毕。
不过现在张一行也没有立马就搬进去,因为张安让说现在已经年底了,等到把年过了再说。
而且现在道观里还没通水电,住进去也不方便。
拉到竹林里的电线,前段时间供电局倒是喊人过来把电线杆子栽好,线路也已经拉通。
不过进户的线路还没弄,因为这几天供电局的人好像都挺忙。
所以分不出时间过来,要等到过些日子才行。
毕竟也不是很着急,所以张一行也没有催促,等他们有空了再弄。
这要是换到以后,别人哪会儿给你解释,直接一推二三里,让你慢慢等。
入冬之后,张安哪儿都没去,一直闲坐在家里。
在这段时间里,张安也跟着张一行学习体术,还有医理方面的知识。
“小安,这几本书是我师父传下来的医书,你先拿着学习。”
这天早上,两人在院子里晨练完毕,张一行掏出几本老旧的古籍递给张安说道。
虽然这几本书很老了,但看起来保存的非常好,没有明显毁坏的地方。
只是有一些自然的磨损,能看出来,张一行将它们保存的很好。
张安接过来一看,竟然是《黄帝内经》、《素问论》、《千金方》还有《本草纲目》。
再翻开里面,张安心里变得一点都不平静。
他没有见过古籍,但翻看这几本书一看,也能知道它们流传的时间肯定不短。
而且里面并不是现在市面上的印刷体,而是很古老的印刷手段。
“干爹,这书太珍贵了,我。。。”
这几本书,要是拿出去,都是能直接放到博物馆里的东西。
所以它们的价值,随便一想就能知道,张安有些犹豫,该不该接下来。
“这有什么,这是我师父传给我的,我没有徒弟,没有孩子,这以后注定了要传给你的,只不过现在提前了一些而已。”
张一行微笑着说道,示意张安收下。
从小张安就在他身边长大,他以前倒是想从小教起。
但那时候的张安,心思不定,所以他也一直没开这个口。
毕竟传统的东西,在新时代里,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尤其是现在还是新旧交替的年代。
但是这一两个月以来,张安天天都跟在他身边学习。
张一行能够清楚的感觉到,张安是由衷的喜欢这些东西。
而且不仅如此,他发现张安学习的速度非常快,很多东西他稍稍讲解一些张安就能理解。
尤其是他那一手《太素九针》,张安只用了一个多月,就系统的学习完了。
虽然想要深入掌握,需要张安自己在那上面花费时间。
但即便是如此,这样的速度已经是非常迅速了。
要知道他以前跟随师傅学习的时候,三岁认字,五岁开始学拳。
到了八岁的时候,他师父就开始教他这些东西。
他十三岁的时候,才开始接触到行针,也就是《太素九针》。
但他也是花了好些年,才将里面的东西给弄懂。
现在想来,他当时的速度跟现在的张安一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