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挖车前
“小安,我找了二十个,都是干活勤快麻利的,你看够了不。”
晚饭过后,王芳就开始出门,挨家挨户的打招呼。
不过这次半个小时没到,就已经从外面回来。
都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已经找齐了二十个人,张安觉得自家老妈这号令群雄的功力大增。
瞧她跟张安说话的样子,大有这二十个人还不够的话,她还能继续出去找。
“暂时就这么多吧,明天看看她们的速度再说。”
这事张安也是第一次做,虽然人数不少,但心里还是没什么底。
如果这二十个人挖的快,那基本就不用再找人,如果挖的速度太慢,那张安就要想别的办法了。
毕竟卢胖子说了,他朋友那边非常着急,都已经急到上火的那种程度。
因为这会儿王芳已经提着家里的小药锄,正在果园里跟大家一块儿动手。
眼看着一个个激动的要跑回家喊人,张安赶紧开口把她们喊回来。
“小张老板,今天怎么不让人上去了?”
“这话说的确实很有道理,那我们就不打扰你了,下次你们家挖好了,我们再来玩。”
“工钱的事情说完了,剩下的就是一些该注意的地方,”
“这个草竟然还是药材,我记得公园里也有,它都有什么效果能治什么病症呀。”
这样她们自己想要多拿工钱,那就自己勤快一些,多挖一点。
而且车前草越大,挖起来越容易,这钱明眼人都知道这活儿并不难干,稍微勤快一些,工钱比以前高都不成问题。
“不应该啊,我们就在果园里看到了很多草,其他的就没了。”
“今天要挖的东西叫车前草,大家不知道没关系,但你们肯定认识,因为它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蛤蟆蔸。”
ap;lt;divcss=ap;ot;ntentadvap;ot;ap;gt;“虽然平日里大家伙都多多少少挖过一些,但今天我还是先把规矩说在前头,这次我请大家来挖蛤蟆蔸,并不是挖回来喂牛喂马喂牲口,而是当药材卖给人家老板的,所以大家别怪我把丑话说在前头。”
“这个叫做车前草,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车前,味甘,寒,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清肝明目,止血凉血、润肺止咳之效,用于淋病尿闭,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多咳嗽,视物昏花。,当然了,现在它也是药厂里很多药的材料。”
“因为这次不是干的其他活儿,而是挖草,所以我就不给大家定工钱了,就跟你们帮人家采茶叶一样,各人挖了多少,挑过来称,我会按斤数给你们钱,至于单价,就一毛钱一斤吧。”
虽然大家都是第一次挖,但经过张安的叮嘱以后,确实挖的非常认真。
以前她们来帮张安家干活的时候,可都没有这股子积极劲。
“不行,我得回去把我男人叫上,干家里的活可没这么多钱,还有我公婆也是,到时候我们一家人挖,肯定能挖不少。”
张安刚从果园里回到院子,就被一个游客拉着询问。
很久没有跟老姐妹们一块儿干活的王芳,这会儿已经跟周围几个老嬢嬢们摆家常摆得很开心。
一整片果园里全都撒满了车前草跟苜蓿草,满地都是他们不可能没见到,只不过他们不认识罢了。
前后说了足足五分钟,张安终于把昨晚从卢胖子朋友那里问来的注意事项给大家说清楚了。
晚上李明武邀请他们一家过去吃饭,这些干柴都是送给他们家的。
毕竟都是村里认识的人,现在不说清楚,到时候她们乱搞,还说什么都是一寨人,将就点那就难搞了。
今年果树开花的这段花期,很多人来村里,就一定会去果园里转上一圈。
“诶诶诶,我话还没说完呢,你们别急着回去啊。”
一早开挖的时候,张安就已经在路口拉上栅栏。
其次要直,还得砍得整整齐齐,而且要用红线拴着,就跟拴钱一样。
如果有选择,她们宁愿选择天天受人雇佣,帮人干活。
所以张安这话一说,院子里不少人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而其他人听到王翠的问话,也都跟着反应过来。
哪怕是日薪比张安家给的低一些都可以,因为这样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上几百块。
虽然李明武家在村里的房子是租的,但搬过来好歹也算是乔迁之喜,上门送财那是理所当然。
这会儿果园里,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你家这片我家那片。
“好吧,不过你们家果园里竟然还种了药材,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不过我昨天进去看了,没见到什么药材啊?”
万一张安说的是什么重要的事,要是不认真听,待会把事情做坏了,那以后这活儿基本就碰不上了。
等大伙儿上山开始挖采的时候,张安还是去巡视了一遍。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争着抢着要来,毕竟蚊子再小也是肉,更何况,这还不是蚊子。
“真没想到,这样的一株野草,竟然还有这么多效果,今天真是长见识了。”
“嘿嘿,药材就是你们看到的那个草,也就是我手上拿的这个。”
“人家老板来收货的时候,要的是全株,因为这玩意儿全株入药,所以大家挖的时候,可要看仔细了,不管是根部还是叶子,都不要挖断了,因为挖断了就卖不掉,卖不掉你们就没有钱拿。”
所以她们说那些花儿跟钱一样值钱一点都没说错。
毕竟想要从张安手里拿钱,不听话可不行。
没能进果园的游客还是比较明事理,没有跟张安闹腾。
送走几人之后,张安把家里的旧木牌拿出来,擦掉上面以前写上去的提示,然后写了个标语挂在栅栏上。
“帮张安你家做活路肯定要来早点嘛,因为你会给我们拿钱,给家里干那都白干,一分钱捞不到,有时候还得倒贴。”
要不是家里的小孩都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