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帝鉴图说!朱厚照龙颜震怒!
“陛下,臣以为此书可作为教材!”
杨廷和再次开口。
功劳什么的,他并不在意,而是关心小皇帝的学业。
毕竟杨廷和是小皇帝的帝师,如果这位皇帝陛下日后成了个昏庸君主,于公而言天下百姓都会因此受苦受罪,于私而言他杨廷和也会声名狼藉,所以无论于公于私,杨廷和都希望小皇帝能够进学修德。
不说什么做个开疆拓土、中兴大明的英明君主,至少做个勤于政事、爱民如子的守成之主,那就足够了。
听见杨廷和这话,朱厚照也从万千思绪中回过神来。
野人离开的第五天,想他!
“张永,传召元辅。”
紧随其后的,就是太宗文皇帝的好圣孙,宣德皇帝(朱瞻基),秉持着洪熙帝休养生息的策略,全面收缩防线,还废置交趾还国安南,大明也因此迎来了一个真正的盛世!
为什么?
因为此书完美地解决了眼下的困境。
直到正德元年,朱厚照改元“正德”,杨廷和任讲官。十月,朝廷修《孝宗实录》,杨廷和为副总裁。
说实话,杨廷和是朱厚照的老师,哪怕他屁股再歪,也会向着自己的徒弟,所以朱厚照巴不得杨廷和早日入阁。
他不能像天官大人马文升那样,进入六部执掌实权,而是只能走元辅大人刘健这条路,从翰林院到东宫詹事府,再到内阁,替皇帝陛下拟旨制诰,从而辅佐君王匡补时弊、燮理阴阳!
这,就是大明帝师的最终归宿!
看着跪在地上的两朝帝师,朱厚照立刻上前,逐一将他们二人给扶了起来。
“今有贤良杨廷和,少年成名,满腹经纶,熟知民间疾苦与边防战事,老臣举荐杨大人入阁,共同参预机务,以辅朝纲!”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就不用多说了,小时候穷得连饭都吃不上,差点就饿死了,哪里还有功夫读书啊!
而且这书中的插图很是灵动,线条简单,轮廓清晰,朴拙中带有几分稚趣,可爱又不失传神,让人一眼看了就难免好奇地深入看下去。
弘治皇帝从未对不起他刘健这位帝师,而他刘健却对不起自己这个皇帝学生!
他想要开口拒绝,可是却无法拒绝。
刘健直接定下了基调,这本书不但可以用,而且可以大用!
因为内阁执掌“制诰”和“票拟”职权,这都是等同于“代圣立言”,代替皇帝陛下决策,身为帝师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弘治十八年,杨廷和奉命主持会试,这会试比之顺天府乡试还要高出一筹,基本上可以族谱单开一页了,上书特书杨廷和的光辉事迹;五月,孝宗驾崩,朱厚照即位,七月,杨廷和作为武宗在东宫时的老师,升任詹事府少詹事。
“陛下,中山侯急报!”
小皇帝闻言急忙上前一把夺过奏报。
“精彩!”
啥?
教材?
成化皇帝之后,就是弘治皇帝(朱佑樘),也就是先帝爷,基于刘健这位正儿八经的帝师倾心教导培养,弘治皇帝也成为了类似于洪熙皇帝的完美君主。
“实在是精彩!”
大明皇帝不喜欢儒学,这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
毕竟皇帝要是不喜欢儒家经学,那对入臣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太宗文皇帝(朱棣)也是个传奇,小时候接受了正规的宫廷教育,那也是天天挨板子的人,后来出镇北平横扫大漠,做了皇帝之后更是六飞五渡,打得北虏抱头鼠窜,可惜是个战争狂人。
刘健:“???”
所以杨廷和的前程,其实早就限定死了。
这种情况,杨廷和要是突然入阁,天下官员肯定不会服的。
“陛下,此书不但可以作为陛下参加经筵日讲的教材,更是作为日后皇室子孙的启蒙教材!”
确实没有,就在翰林院和詹事府打转,比之地方知府还不如。
但是问题在于,这不合适。
这期间朱厚照和杨廷和也没有打扰他,而是耐心地等待着。
听到这话,朱厚照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小皇帝斟酌了一下措辞,淡淡开口道。
而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这本《帝鉴图说》,就是不折不扣的帝王教材,甚至可以作为大明历代帝王子孙的启蒙教材!
刘健认认真真地耐心看下去,从第一页翻到了最后一页。
结果一进门,却看见杨廷和正老神在在地坐在里面,而小皇帝手里面抱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然后,正统加天顺皇帝(朱祁镇),不予评价,怕诛九族。
唯一喜好文治的建文皇帝(朱允炆),正儿八经的儒家门徒,自幼喜好儒学,可惜太过相信文臣缙绅的话,以致于最后被篡夺了江山,连生死都不清楚。
此话一出,陈宽硬着头皮提醒道:“陛下,休沐未曾结束……”
天顺之后,就是成化皇帝(朱见深)了,他就是第一个旗帜鲜明打压文臣缙绅的大明皇帝,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那都不能算是打压,因为本就是武盛文衰,只能叫顺手收拾,而自正统之后文臣缙绅逐渐把持朝政,成化皇帝就开始了打压文臣缙绅之路。
为什么不合适?
因为杨廷和没有什么政绩资历可以说的。
毕竟小皇帝不爱学习,参加经筵日讲的时候,要么就是装装样子,要么就是直接睡大觉,他们这些儒臣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小皇帝也明白,这事情跟两位帝师没有关系。
“但杨师资历政绩不足,朕即便有心,恐落人口实,所以杨师入阁一事……”
小皇帝对张永吩咐了一声,然后又低头兴致勃勃地看起了书。
“朕让伱立刻去召集廷臣!来不了的,就别来了,朕废了他们!”
杨廷和现在的官职,是正四品的詹事府少詹事,并且因为詹事府的职权特殊,所以在朝堂之上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