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太热太晒,没有什么比冰镇西瓜更适合解暑消夏。
许惩切下最后一块,忽然刀锋一转,挑出了整块西瓜最中心的那一块。
嫩粉色的整齐西瓜瓤,没有一颗籽,还飘着氤氲的凉气。
乔方语听见旁边的人夸张地咽起了口水。
许惩却忽然偏过目光,眼里笑意荡漾。
他用碟子给她递过最中心的那块西瓜,又从旁侧切下另一部分,递给吴姗。
“没意见吧?”他语气也懒洋洋的,看起来像是毫不费力,刀刃在手上一转而收,被他丢回口袋里。
“没没没!”
“功臣们一块儿吃吧!”
“真的好甜!我活了!”
“那可不是,我爷爷挑大粪种的哟。”
……
过往历历在目,像是被封进了宝丽来相纸,色彩都鲜明。
乔方语坐在操场,望着台上的历史剧演出。
对白寂静片刻,而后灯光骤亮。
吴姗身批红色霓裳,自人群后方跃出,收腰后仰,彩练凌空飞舞,惊艳全场。
燕式紫金冠,身如飞燕,彩练翩翩。
台下骤然爆发出尖叫声,评委和观众席都沸腾了。
这一幕也被相机定格。在高二七班取得校运会团体表演冠军的第二天,《南城晚报》还策划了专栏采访,记录前身为艺术中学的南城三中,是如何在新时代弘扬经典的。
陈主任喜滋滋地出了镜,郭政也顶了个开明才俊的人设,收获了一堆溢美之词。
作为主创和舞蹈演员,张树柯和吴姗则各自得到了一场专访。
记者问及二人将来的打算,张树柯说,她很喜欢将一个故事呈现出来的舞台艺术,大学想报传媒,将来做一名幕后。
“你长相也很出众,不考虑登台演出吗?”记者问。
这话并非恭维。乔方语也是不久前才知道,张树柯的父亲是一位摄影师,她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出镜,已经有好几年的平面模特经验了。
但张树柯很洒脱:“有这份资本就一定要利用吗?”
“年轻才是最大的资本吧。”她笑着说,“把最旺盛的精力投入最热爱的事业,才是不辜负。”
吴姗那边也一样。
记者问吴姗是否愿意成为专业的舞蹈演员。
她那完美的一跳,在网络上也引起了一些关注,甚至有古典舞专业的老师抛出橄榄枝,表示愿意亲自教导她。
但吴姗和妈妈都婉拒了。
“我是易胖体质,练舞很辛苦,小时候就经常哭,基本功也不扎实。”她腼腆地对着镜头笑,“能够和朋友们一起表演,对我来说就是最开心的事了。”
吴姗妈妈则表示支持女儿,她从小就热爱古文字,将来想从事研究工作。
记者采访的地点,就在七班的板报墙边。
三中老师和来自南城教委的领导分坐两侧,中间是被采访的剧组学生,和宋思学等几名班级策划。
树影婆娑,运动会赛场上枪声响起,硝烟未散。
黑板报上画着沿着漫长坡道笑着前行的学生们,晃动的樟叶一时让人分不清画面与现实的交界。
镜头中,十六七岁的笑声和汗水在蝉鸣声里无限拉长,天光明朗。
采访结束后惯例合影。
吴姗忽然看见了一旁看台上的乔方语,跳起来呼唤她的名字。
“乔乔——来合影!”
她有些怔住。
她并不是历史剧的演员,也不该是被采访的对象。
但张树柯指着身后的黑板报,骄傲地同记者介绍:“这是我们班乔方语同学设计的黑板报,也拿了三中第一名的唷!”
记者应声调整镜头,将整幅画由远及近,每一个细节都特写录下。宋思学在一旁解释着乔方语画面中的巧思,一众教委领导听得津津有味,连声夸赞。
“要是将来能做独立电影人,我砸血本也想把她挖过来做设计!”张树柯笑着,朝乔方语挥手,指着自己旁边的位置,“快来,站这里!”
乔方语有些慌张地眨了下眼,起身放下手中的东西,目光本能地想去找许惩的位置。
……她从没有和老师同学们拍过合照。
何况,这并不是她的场合,硬凑上去,像是哗众取宠一样。
而许惩自低几级的阶梯而上,抬手,轻轻摘下了她发梢上落着的一枚细小樟蕊。
他的指腹轻轻擦过她微皱的眉心。
“去吧,乔乔。”他笑容温柔,黑沉的眼底像是摇晃着雪落后融的明光。
“你值得。”
因为你足够努力、足够优秀。
所以你配得上这世间一切机遇、一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