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到了县城工坊后,就让村民自主去采买自己所需物品。
一百多的代表出来购物,场面简直如蝗虫过境。
各家商铺几乎可以说被一扫而空。
特别是布匹店和鞋店,连一块碎布都没给掌柜的留下。
成衣?没把掌柜和小二身上的都给扒下来就算好了。
这些掌柜们何时经历过这种惨况,全都在恨自己怎么不多囤点货。
这泼天的富贵都怼脸上开大了,自己掏空库存竟然还差距甚大。
就连平时积压多年的仓底货都一件不留,把这些掌柜们感动的是稀里哗啦的。
路边摊小吃的?
买!
卖孩童玩具的?
买!
卖金银首饰的?
买!
全城除了卖家具、锅碗瓢盆和铁制工具的没人光顾外,其余的店铺,村民们几乎被光顾了个遍。
当然除了青楼和酒楼,青楼是真的去不起,再说这么多左邻右里看着呢。
酒楼那就更不用去了,平时他们吃的工作餐都比这些酒楼的饭菜香。
而天下第一楼,到了工坊的时候,他们就被告知,哪里贼贵,你们花光身上的钱都不一定够吃一顿饭。
至于少村长陈毅就是老板之一,工坊根本就没告诉他们。
这是防止他们一不小心说漏嘴,虽说在村里他们就被告知,不能透露村子里的任何一件事情给外界,但总会有万一的。
不让他们知情就是最好的保密手段了。
村民的疯狂采购,让很多店铺发了一波横财。
那些没被光顾的店铺,羡慕到双眼发红。
咋这泼天的富贵就没砸自己头上呢。
一通扫荡之后,成功让县城的gdp上了好几个点。
县城里突然来了一批疯狂采购的百姓,肯定会惊动作为县令的陆喜鹳。
只是一打听,原来都是之前批给陈毅的那些难民,那就没事了,衙役们该干嘛干嘛去,别妨碍人家买东西。
难民摇身一变,成了县城商铺的大主顾一事,很快就传的沸沸扬扬。
很多人得知后肠子都悔青了,怎么也想不到只是短短几个月,那些他们都看不起的难民,突然就变得这么富有。
于是很多人就打定主意,开始去县衙申请转移户籍。
有些村子更是在商量,要不要整村都迁过去。
不过这些都是年后的事了。
村民们的采购持续了一个下午,这才陆陆续续回到工坊。
因为已经快要入夜,老齐他们决定,明天年三十早上再出发回村。
有这决定的底气,当然是最新升级的货车了。
要是上一代的货车,就得连夜出发回村,否则还真怕赶不上回去过年。
工坊突然多了几百人住,但问题不大,都是吃过苦,睡过大街的人。
没地方睡就睡工坊里面就行。
至于说会不会冷,那更不可能,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加上有火炉火桶取暖,不被热醒就算好了。
就是td呼噜声太响,都成音乐演奏会了。
以前睡大街虽然也是挤在一起,可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连个取暖的火堆都不多,就算能睡着也不敢真的睡着,不然就真的永远睡着了。
可今时不同往日,爷今天阔绰了,不但吃得好穿得暖,有瓦遮头,还有这么多火堆取暖,这还不放心大胆的睡啊。
年三十清晨,大家都开始起来收拾个人卫生,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就是用盐水漱口,手指沾木炭刷牙。
简单收拾后,就是聊天打屁等待吃早餐后出发回村。
工坊供应多出来的两三百人早餐还是轻而易举的。
也就是多一份早餐的事,县城工坊平时都是有几百人在这里,要不是调了一部份人回村里,人更多。
人多的早餐多好弄,熬粥就完事了。
至于说嘴吃叼了,嫌白粥不好吃,味道太寡淡,那更简单,给你撒把盐完事。
什么?还是不好吃?那你别吃了。
很多人连碗白粥都吃不到呢,你还在这挑三拣四的。
吃完早餐之后就开始出发回村。
而老齐和老刀他们没有跟着回去过年。
他们要留在县城工坊里看着,而且他们的家人早就搬来了工坊这里住,也不是非要回村过年。
不过失落感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的,这是他们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不在村里过年。
自从县城工坊的重担交到他们手上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机会回过村里。
陈毅和成伯不是不想把他们调回村,主要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顶替他们。
时间一长,干脆就让他们的家人也搬来县城,免得他们一直心里挂念。
不过好在每隔几天,村里的运输车队就会来一趟县城,通过车队的嘴,对村里的情况了解还算清楚,就是不能常和村里的老友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