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游戏竞技>随缘穿越> 第32章 转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章 转生(1 / 2)

刘禅,意外穿越至南宋,他不仅承载着赵构的记忆,还意外地融后世刘平的部分记忆。

夜色如墨,宫墙内的灯火在风中摇曳,密室中烛光闪烁,映照着一张张紧锁眉头的脸庞。

刘禅,这位穿越而来的君王,坐在密室中央,身旁围绕着几位朝廷重臣,其中包括权倾一时的秦桧,刚直不阿的张浚,以及机智多谋的韩世忠。

他们各自代表了南宋朝廷中不同的声音与立场,而今晚的会议,将决定南宋未来的命运。

刘禅目光深邃,打破了室内凝重的气氛:“诸位爱卿,今日夜深人静,我们在此相聚,是因为我心中有一份重大的决定,关乎国家的兴衰存亡。”

秦桧首先发言,声音中带着谨慎:“陛下,近来朝野内外对十二金牌召回岳将军之事议论纷纷,臣以为此时应稳中求进,不宜再有大的动作。”

张浚则显得有些激动,反驳道:“秦丞相所言,未免太过保守。岳将军北伐正盛,金人闻风丧胆,此时若不乘胜追击,恐失良机。”

韩世忠在一旁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陛下,臣以为,既要考虑北伐的时机,也要防备内部的稳定。秦丞相担忧并非全无道理,但张浚将军的战意同样值得尊重。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不引起内乱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支持岳将军。”

刘禅微微点头,他的眼神里既有对未来的筹谋,也有对当前局势的审慎:“诸位所言,皆有道理。我心中已有计较,十二金牌之事,是我之失策。但历史不能倒退,我欲公开悔悟,全力支持岳将军北伐,以实际行动弥补过错。”

秦桧面露难色:“陛下,此议风险甚大,一旦公开,恐引起金人警觉,加剧边境紧张。”

刘禅深知秦桧的顾虑,但他心中有更大的布局:“秦丞相,风险与机遇并存。我已考虑到这一点,北伐的同时,我将秘密加强与金国的外交周旋,利用心理战和外交手段,为岳将军争取时间与空间。”

张浚赞同道:“陛下英明,我愿为北伐调度粮草,确保前线无忧。”

韩世忠也表态:“臣愿负责情报工作,确保我们对金人动向了如指掌。”

这时,秦桧沉默半晌,最终叹了一口气,表示妥协:“既然陛下心意已决,臣唯有遵命,愿为国家安定尽一份力。”

刘禅满意地点点头。

岳飞回来后,刘禅秘密邀岳飞至御花园,二人漫步在幽静的小径上。

刘禅停下脚步,诚恳地说:“岳将军,昔日我有相父辅佐,方能保一方安宁。今日,我视你为我大宋的诸葛亮。十二金牌之事,是我之过,我愿公开向天下致歉,以示对将军的支持。”

岳飞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感动,随即单膝跪地:“微臣不敢当此厚誉,但求能为国效力,不负陛下信任。”

刘禅连忙扶起岳飞,语重心长:“岳将军快快请起,国之兴亡,匹夫有责,你我皆是为国为民。今后,你尽管放心前去,后方一切由我料理。”

数日后,在一次改革筹备会议中,密闭的书房内,烛光摇曳,刘禅与几位智囊团核心成员围坐在一张铺满图纸和书籍的圆桌旁。

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墨香与茶香,氛围紧张而又充满期待。刘禅手中的改革草案,是他精心准备的成果,涵盖了他对南宋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

刘禅放下草案,目光逐一扫过在座的每位智者,语气坚定而充满激情:“我等不仅要赢得战场上的胜利,更要赢得未来的竞争。农业、科技、法制,这三大支柱,将是国家强盛的根本。我们首先要从农业入手,借鉴后世的精耕细作技术和水利灌溉系统,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百姓温饱,稳固后方。”

说到这里,他轻轻翻动草案,指向其中一页:“科技方面,我们应当鼓励发明创造,尤其是火器与航海技术的革新。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工坊和学院,吸引有志之士研究制造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同时探索海外贸易,拓宽国家的财源。”

“至于法制,”刘禅的眼神变得更为严肃,“我们需要修订法律,使之更加公正公平。我们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司法体系,减少冤假错案,保护百姓的合法权益,让法律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坚固盾牌。”

刘禅的这些想法即将付诸实践时,却遭遇了来自传统儒生官员的抵制。

刘禅详细阐述了改革草案,他的话语鼓舞人心,但在座的儒生官员李纲却皱起了眉头,他缓缓起身,拱手施礼,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忧虑:“陛下,改革固然是强国之策,但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更改。农业乃立国之本,贸然引入外邦技术,恐有悖于农耕之道,动摇国之根本。”

面对李纲的质疑,刘禅并未立即反驳,而是耐心倾听,他知道,改革之路必然不会一帆风顺。他微笑着邀请李纲坐下,温和而坚定地回应:“李大人所言,我亦有所考量。但时移世易,我大宋若要强盛,就必须勇于创新。我们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既保留传统精髓,又引入新技术,两相结合,何尝不是一种中庸之道?”

一旁的朱熹见状,适时加入了讨论:“李大人,孔子有云,‘君子和而不同’。改革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而是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我们应当鼓励百家争鸣,让各种思想碰撞,从中寻找到最适合大宋的路。”

张浚也点头赞同:“李大人,军事上亦是如此。我们不能仅凭旧日的武艺,而不去追求更先进的军事技术。金人若能进步,我们为何不能?”

刘禅见众说纷纭,适时总结道:“诸位爱卿,改革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我们既要尊重传统,也要勇于创新。我会亲自监督,确保每项改革措施都能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同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至于儒生官员们的担忧,我会安排专门的辩论与讲习,让大家在交流中增进理解,达成共识。”

李纲听罢,虽仍有顾虑,但被刘禅的诚意与决心所打动,缓缓点头,表示愿意与其他官员一同探讨,寻找改革与传统之间的平衡点。

会议在紧张而又不失和谐的气氛中继续进行,刘禅的改革蓝图在讨论与辩论中逐渐细化和完善,虽然面临传统观念的挑战,但正是这样的碰撞,让改革方案更加周全,也预示着南宋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风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