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影帝霸主(穿越)> 第十九章 一甲探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一甲探花(1 / 2)

顾炀除了推行科举制度之外,也制定铨选官吏的制度。

官分九品,除了五品以上官员由陛下亲自任命之外,六品以下文官交由吏部,武官交由兵部按规定审核合格后授官。

凡经科举考试捐纳或原官起复等,均需赴吏部听候铨选。

所谓捐纳,就是捐资纳粟换取官职官衔,大楚国之前尤为盛行,朝廷把纳粟视为正项收入,明订价格,加剧了吏治的,成为一大弊政。

顾炀穿过来后,为了改变朝廷的风气,降旨停止,因为顾炀手段残暴,所以没人敢违逆他的旨意,私下里也不敢乱来。

捐纳被禁止了,老百姓想当官,就只能走科举一途。

大楚国的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所有关于科举的制度,都是顾炀照搬历史上的前例。

也幸好他以前演戏时,关于这方面的考据做得很认真,剧本也阅读得很仔细,所以对于科举制度,还算了解也还记得清。

只不过顾炀有些急躁了,他推行了许多新的改革和新政,尽管他的本意是对大楚国好,但是他却忘了,宫里还有一个跟他来自同一个地方的顾曦。

虽然顾炀一直把顾曦带在身边教导,但是直到一年前,他才开始让对方慢慢接触朝政和奏折,不过刚开始时,顾曦接触到的只是一些皮毛。

随着时间过去,顾曦才渐渐发现,提出新政和改革的人,想法非常前卫。

在顾曦看来,大楚国这几年的国力能够如此鼎盛,提出改革的人功不可没,再深入分析,就让他开始怀疑这个人的来历。

他还不晓得,这些改革和政见都是顾炀提出来的。

当初顾炀多长了一个心眼,那些新政都是借着其他官员的口说出来,他只是采纳并且实行,而那些被他选中的官员,若是忠心,便收为己用,若是存有二心,就找个由头打杀了。

只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纵使顾炀考虑的再周全,还是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其实这也是因为他已经大权在握,位置坐得稳妥了,所以有些放松警惕了。

早几年他还会利用官员将新政说出口,近来他已经渐渐的懒得掩饰,许多时候想到什么便是直接颁布一道圣旨,拟定了新规章和法令。

顾曦便是从这其中的一道圣旨,瞧出了蹊跷的地方。

早在科举或是其他一些耳熟的新政推行时,顾曦就开始怀疑,这个世界不只他一个现代人。经过长久的观察,他越发肯定,那个人也在王城里。

他起初以为,那个人可能是以谋士的身分,生活在王城里,毕竟以前提出那些新政的官员,在顾曦看来,都没有那个才能。

而且经过他的调查,有些提出新政的官员,都在不久之后就被父皇给砍了,那些官员死了之后,新政还是一个一个冒出来。

所以他才会认为,那些官员背后的人,才是真正提出新政的人。

他一直想找出这个人,毕竟对他来说,他乡遇故知,实在是太难得,也是值得庆祝的事。可是他花了不少功夫,总是找不出这个人的踪迹,连一丁点这个人的存在痕迹也找不到。

若不是朝廷推行的新政,他简直就要怀疑,这个人是他臆想出来的。

就在他有些灰心,想要放弃时,却在翻阅过去颁布过的圣旨纪录后,有了重大的发现。

近来几次的新政或法令,都是顾炀直接拟旨颁布,他不记得在奏折中见过,以往的重令,还会有官员上书,但是近来已经很少出现关于新政的奏折了。

他皱眉沉思,脑中突然闪过一个想法,假如他心中的想法是对的,那么之前的一切就都解释得清了,为何他怎么都找不到那一个所谓的“谋士”,还有为何官员会被杀身亡。

只是他还得想办法确定,他不可能贸贸然上前去问对方,若是对方真的和他来自同个世界也就算了;若是他猜错了,肯定会被当成神经错乱,严重一点,或许还会被当成妖魔鬼怪。

古代人的思想普遍比较迷信,要是他穿越的事被人发现了,绝对会被当成夺舍的恶鬼,到时候不只太子之位不保,怕是连命都会丢了。

因此他得小心谨慎,想个办法试探一下,只是一想到顾炀可能和他一样,来自另一个世界,就让他心里的感情,瞬间变得更澎湃。

他原本就对顾炀有了不可告人的心思,现在得知对方和他是“同乡”,那点隐晦的念想就变得更加明显,好像两个人有了一个共同的秘密一样。

虽然顾曦口头上说着还要确定,可其实他的心底,已经确定了顾炀的来历和自己一样,或者应该说,他心里深处就是如此希望着。……

顾炀自然不知道顾曦已经怀疑他了,只是他觉得最近对方有些古怪,常常偷偷盯着他看,而且有时候还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他忍了几天,再也受不了对方的态度,在这天早朝结束之后,将人给叫到书房来,准备问问对方,到底是哪根筋不对。

顾曦来到书房的时候,顾炀正准备开始批阅奏折,他头也不抬的叫了起,淡淡的说道:“坐吧。”顾曦磨磨蹭蹭的坐到一旁,沉默着等顾炀开口。

不过顾炀把顾曦叫来,却把对方晾在一旁,直到将桌案上的奏折都批阅完了,他才放下朱砂笔,候在一旁的小六立刻机灵的递上茶水。

“近日在书房都学了些什么?”顾炀抿了一口茶,这才抬眼望向顾曦。

“回父皇的话,学了治国之道。”顾曦恭敬答道。

“哦?治国之道若何?”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顾曦回答完之后,有些紧张,他紧紧盯着顾炀,想从对方的表情中找出蛛丝马迹,刚才他回答的是管仲的《管子·治国第四十八》中的句子。

这个世界没有孔孟儒学,也没有管仲荀子,对于治国之道的理解,也和原本的世界有所不同。他之所以选择这一段当作试探,其实是有原因的。

他虽然猜不出对方的身分,但是依照对方对历史的了解,以及在治国方面的才能,想必应该也是知道管仲的这篇短文。

他会知道这段话,还是因为上辈子出演过的历史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