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额头上的虚汗顺着白花的脸颊往下坠,慢慢透进衣衫内,他咽了咽唾沫,左右思忖着昨日是否有什么得罪了顾青玉的地方,应当是没有的。
刘尚试探性问道:“宋大人今日怎么穿起了官服?”
顾青玉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那双桃花眼上挑,看得刘尚心里直发怵,他答:“自是为了刘县令。”
他腆着脸开口:“宋大人与李大人公务如此繁忙却还要为下官忧心,下官心里着实不好意思,不如宋大人还是尽早启程,莫要耽误了公事啊!”
“怎会?”顾青玉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似亲密,“本官既当了全城百姓的面说了会为你做主,那本官必然不会食言,将此事查得水落石出,你且放宽了心!”
“可是”
刘尚尚未说下接下来的推拒之词,顾青玉又故作疑问:“莫不是昨日本官与李大人酒水喝的多了些,惹得刘大人不快?所以才让我们快些走,真是”
刘尚打断顾青玉的猜测,摆手连忙否认,“不,下官绝无此意!宋大人同李大人赏光莅临我府,下官开心还来不及!”他努力牵起嘴角赔笑。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顾青玉松了一口气,支起手伸向刘府大门,问道:“那,刘大人先请?”
刘尚没有拒绝的余地,哪敢自己先请,忙道:“您先请,先请!”
他没忘夫人交代的事,但是现下被顾青玉一拦截,也无可奈何。只得低声吩咐身边的随从,“你们去告诉夫人我被喊去县衙了,哦对了,在去将那些亲属捆了,务必要快!”
顾青玉回头见刘尚还在低头私语,存心喊了句:“刘大人?”
刘尚猛地一惊,连声应是,脚下却如同灌了铅子一般,走的每一步都觉得艰难无比。
顾青玉与刘尚分乘马车,琳琅远远缀在后面跟随。
刘府的马车一动,街上的百姓就像接到了什么讯号一般,大批大批的人跟随上去,脸上洋溢着的不仅有笑容也有忐忑。
何曾见着衡银县有如此大阵仗,毕竟这民告官上达去的事情在这可是闻所未闻。
刘府选了个好地方,每每刘县令去衙门时都要经过这大片的银杏树道,这条路也叫做银杏路。
春日里的银杏叶不似秋日里那般发黄,枝芽上长出了一片片嫩绿如扇子般的叶子,昭示着春天的到来。
琳琅和顾青玉相距些远,却都不约而同的好心情地欣赏着道旁的银杏树,有一棵银杏树开的葳蕤,琳琅都多看了好几眼,可刘尚却没这份好心情,这条路对他来说分外的短。
行至衙门,百姓将此围的水泄不漏,看到刘府的马车立马让出了一条宽敞的路通行。
这才发现那民妇早早就到了衙门口,身边还有两个龙虎军守卫着她。
她今日不同昨日那般衣裳破烂,蓬头垢面。收拾一番后换上了干净的蓝白色布衣,局促却安静地站在那,也是个恬静的美人,让人难以联想到是昨日那个不要命似的泼辣妇人。
民妇看向刘尚,刘尚哆嗦着脚下了马车,她的眼神如同昨日一般,恨意滔天。
刘尚看向高大威严的县衙。
县衙的最前方有一木雕,位于正中的图案为一只形似麒麟的怪兽——“贪”,它是神话传说中的贪婪之兽,传说中能吞吃金银财宝,因贪得无厌,最后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
过了仪门在大堂的抱柱上,有一幅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大堂中央的设施叫“暖阁”,是专为知县审案设的公堂。
惊堂木一拍,在木棍戳向地板和“威武”声中升堂!
双方走上堂内,主位上坐着的主审是聂浩然,旁审自然是顾青玉。
随着“威武”声停止,“噗通”一声,那民妇跪了下去磕头,大喊道:“民女郑杨氏郑葭状告衡银县县令刘尚杀害我夫城西杨氏杨光明!”
刘县令也不甘示弱,亦大喊道:“本官也要状告此女当街行凶,谋害朝廷命官!”
聂浩然拍下惊堂木,毫不留情面地开口:“公堂之上不得自称本官,郑氏写了诉状状告尔,但尔未曾递上诉状,”旋即,问向郑氏:“你可知,民告官是为大不敬,需笞三十方可立案,你可还愿意?”
郑葭猛磕三个响头,决绝道:“民妇愿意!”
刘尚恨恨想,这个聂浩然,屡次拉拢宴请他,不卖面子就算了,竟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驳了他的脸面,日后他还如何在衡银立威,也在心中暗暗发誓,日后要将他拉下高堂。
此堂审公开,外面的围栏围满了百姓,老幼皆有,拿着瓜果菜篮,面上具是愤意。
两名衙役搬上长木凳,又一名拿着大木板的矮瘦衙役上来。
这笞刑是门技术活,有的虽然打得皮破血流,而骨肉不伤;亦有些下死的打,但见皮肤红肿,而内里却受伤甚重。
此衙役虽矮瘦,但他这打板子的手艺却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刘尚自是知晓其中的道理,质问道:“万一这衙役受了她的诱惑,手下留情如何是好?”
聂浩然皱眉,顾青玉却说话了,反问道:“刘大人此言差矣,这民告官的笞刑本就是为了验证是否心诚,好让百姓知晓不得随意辱了官员的名声,若是打死了人岂不是违背了初心?”
矢口不答是否留情。
刘尚心中哪还能不明白这就是冲着他来的,这宋钦差先前一直伪装成一副替他打抱不平的模样,其实就等着他上钩吧。
但他却不得不低下头,应道:“宋大人说的是。”
衙役举起大木板,重重落在郑氏身上。
郑氏先前咬着唇忍住不吭声,可哪能忍得住呢,蓝白色的布衣染上了嫣红的血渍,嘴角的血顺着下巴滴落在地下,可她只是放声痛哭喊叫,却从来没有想过叫停、放弃。
大人捂住孩子的眼睛不给看,亦有大人不忍心再看,也有感性的妇人同她一起哭泣。
三十大板下去,郑氏额上大汗,泪与血交织,她翻下长木凳,跪在公堂上坚强着意志,努力不让自己倒下,因为她知道这是唯一的机会了。
她字字血泣:“民妇郑氏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