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了卤煮,余夕本想带着张千叶去龙科大转一圈,但被张千叶以有事为由婉拒了。
见张千叶还有事,余夕也不好多说,帮张千叶他们结了账后就离开了。
余夕说她住在龙科大,确实没错。
但她住的是龙科大的教师宿舍,独栋单人。
说她是张千叶的学姐,也确实没错!
但大了张千叶足足七届。
吃过了卤煮后,余夕没有回龙科大的宿舍,而是来到坐车来到龙科院。
龙科院离龙科大并不远,开车也就二十分钟的路程。
到了龙科院,余夕直接到了新型材料研究所。
在这里,她看到了自己的导师杨和平院士。
“老师,项目经费批下来没有?”
面对余夕的询问,杨和平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也算是批了吧,上级给我们研究所批了五十亿的研究经费。”
听到只批了五十亿,余夕直接傻眼了。
“可是老师,您之前不是预估过,纳米飞刃项目没有五百亿很难有巨大突破吗?”
对此,杨和平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本来项目的经费是可以申请下来的,但中途却被那个可恶的肖老头给截胡了,这五十亿,还是我豁出这张老脸才要下来的。”
余夕一听,当即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老师,他们的可控核聚变项目已经这么多年了,而且都已经进入稳定期了,为什么上面还要给他们继续拨款?这没有道理啊。”
“他们不是靠着可控核聚变项目获得的拨款。”
说起这事,杨和平就不想再提,这事让他感觉非常憋屈和恼火。
明明十拿九稳的项目,谁知道对方竟然搞出了这手。
想到这,杨和平又想起了那个操作台上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
那一瞬间,杨和平突然明白了什么。
“什么?不是靠着可控核聚变项目,难道他们还有别的项目能比过我们的纳米飞刃?”
“可控核聚变小型化!”杨和平淡淡的说道。
虽然只有几个字,但这几个字一出口,直接把余夕给震住。
她张开的嘴久久不能合上。
作为博士研究生,虽然是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生,但她依旧明白这几个字代表的意义。
余夕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不可能!可控核聚变才刚刚突破,连基本的反应堆实验都只能维持几十分钟,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跳到了小型化阶段?”
不怪她这么吃惊。
可控核聚变和可控核聚变小型化可不是一个概念。
这里面要付出的努力远比研究可控核聚变本身要难得多。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肖振华团队说他们研究出了可控核聚变小型化,这是不符合科学常理的事情。
对此,杨和平无奈地笑笑。
要说谁最不相信,那肯定是他。
但没办法,若非亲眼所见,他也不敢相信。
可事实就是如此,他亲眼看到了实验过程,也亲眼看到了实验数据。
这些东西在他们这些专业人士面前,是没办法造假的。
不过余夕刚才那番话确实有道理。
肖振华团队研究可控核聚变这么多年,也才在最近突破了核心技术。
他们压根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研究可控核聚变的小型化。
杨和平在心中暗暗算了算时间。
从接触可控核聚变小型化消息开始,正好是肖振华带着张千叶从江州抵达帝都那段时间。
也就是说,可控核聚变小型化项目的突破,和这个叫张千叶的年轻人绝对脱不了干系。
虽然杨和平觉得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
但事实摆在眼前,当所有的选项都被排除后,那个理论上的不可能,就是唯一的可能。
想到这,杨和平把心中的答案给余夕说了出来。
“依我来看,这次肖老头的可控核聚变项目的突破,或许和一个年轻人有关。”
听到自己导师说出这话,余夕顿时好奇起来。
一个年轻人能促成可控核聚变小型化的突破?那这个年轻人得有多妖孽?
要知道余夕自己也是天之骄子,她今年才二十五岁,在人家大学毕业的阶段,她却拿到了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而且还是生物化学双博士学位。
并且一毕业就被龙科院生物科学研究所和新型材料研究所两大科研机构争抢。
龙科大甚至给她单独配了一栋二层小楼作为宿舍。
正可谓是风头一时无两。
余夕基本上是顶着天才少女的头衔一路走过来的。
从小到大,能和她一较高下的同龄人压根没有。
现在竟然从自己导师口中听到这话,顿时激起了余夕的战意。
“是哪个大学毕业的人?国内的大学我从没有见过有这么一号人,难不成是从国外大学回来的?”
余夕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这些年她参加各种国内国外各种竞赛,国内各大高校的天才人物她基本上都见过。
要说那些人能研究出可控核聚变小型化,她是不信的。
所以她猜测可能是从国外哪个顶尖大学回国的。
对此,杨和平摇了摇头。
“不是从国外回来的,他和你是同一所大学的,不过你已经毕业,而他刚刚被录取。”
杨和平也在龙科大挂职教授,不过他一年只带几个人,余夕就是他的学生之一。
所以他在知道张千叶的身份后,第一时间就调查了龙科大在江州的录取情况,正好看到了张千叶的名字。
“什么?”
杨和平这话让余夕有些难以置信,一个刚刚被龙科大录取的新生,竟然帮助肖振华研究出可控核聚变小型化?
这……
“他……他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