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心里亮堂得很,收银子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多征点税不就行了。
说难吧,还真是难,朝廷不让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只能盯着士绅和商人们想办法,这可就难办了。
动了士绅们的利益,内阁那群人绑一块儿也不敢随便动手。
结果呢,只能眼巴巴瞧着魏忠贤在京杭大运河上胡作非为。
对,孙承宗眼里,魏忠贤那就是在胡来。
不过说回来,老魏干这事儿还挺有模有样的。
收多少、怎么收,心里清楚着呢,就是缺了内阁那帮人的支持。
老魏收银子也就算了,整饬兵部,控制京营的粮草供应,他们也就认了。
但现在连辽东驻军的粮饷都想克扣,孙承宗这下子可不答应了。
毕竟,他孙阁老虽说是以帝师的名声威震朝野。
但实实在在的成就,还是那句“辽人守辽土”的策略。
辽东防线能从衰败中振作起来,加强防御,孙承宗可是下了大功夫的。
如果辽东的粮饷断了,防线垮了,那不就等于间接否定了自己的主张吗?
要解决粮饷的问题,找户部那个吝啬鬼王尚书没戏,他恨不得户部的钱只进不出呢。
这件事,最后还得看自己学生朱由校能不能出面。
收到了辽东巡抚袁崇焕的紧急求助信后,孙承宗拽着王尚书去见了朱由校,希望他能解决辽东粮饷的燃眉之急。
行完礼后,孙承宗直接说:
“皇上,微臣今天来,是想请您动用内库,解一解辽东粮饷的燃眉之急。”
朱由校马上摇头:“辽东粮饷的事,应该找户部和兵部,朕的内库也不富裕。”
王尚书接话:“皇上,户部本就资金紧张,剩的那点银子还得支付官员工资、救济灾害,真的拿不出多余的粮饷了。”
孙承宗早有准备:“皇上,辽东正面抵挡建州的敌人,要是粮饷跟不上,恐怕会引起军队不安。”
朱由校笑了笑:“东江镇也是面对敌人,粮饷经常短缺,也没听说军队人心不稳,怎么辽东就成了大问题了?”
没等孙承宗回答,朱由校又说:“再说了,就算户部有钱,朕的内库还得保障京营的粮草,有钱拨下去,就能保证钱真的到士兵手里?”
“军队就不会有其他想法了?”
孙承宗一时语塞。
朱由校继续说:“辽东想要粮饷也行,只要同意京城派人去核查兵马,确保兵马充足,粮饷自然没问题。”
“不然,朕何必背上骂名,把这些银子白白送给那些贪心不足的人呢?”
孙承宗急了:“皇上,这样搞,辽东万一出乱子,该怎么办?”
朱由校轻松回答:“能乱到哪里去?”
“辽东的将领要是忠诚,自然会接受核查。”
“要是连忠诚都没有,难道还要用大明朝百姓的辛苦钱去养活他们,让他们反过来威胁朕吗?”
没等孙承宗张嘴,王尚书连忙说道:“陛下,您这样的态度是不是太硬了点?”
“如果辽镇真的倒向敌人那边,我们该怎么办呢?”
孙承宗在心里也暗暗同意这个观点。
朱由校冷哼了一声,“要是辽镇真的投靠了外敌,大明一年能省下好几百万两银子,拿这些银子去练兵,还怕辽镇和外敌吗?”
“再说了,就算给银子,谁能保证他们不会背弃大明呢?”
这话一说出来,帝师孙承宗和王尚书都吓了一跳。
不了解内情的人可能会以为这是气话。
但他们俩身份尊贵,头脑机敏,一听就明白这话背后的分量。
作为皇帝,朱由校怎么能随口说出这样的话?
一旦传出去,哪怕没风都能掀起大浪。
两人眼神一对,心下一沉,如果辽镇真有变故,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尤其是孙承宗,辽镇的壮大与他的支持有很大关系。
想到这里,孙承宗不由一阵头皮发麻,难道皇帝心中早有盘算?
连他这样在内阁中,并且对辽镇有一定影响力的官员都不知道?
王尚书心里也是七上八下:
“陛下,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误会?朕也希望如此。”
“但是国家大事不是儿戏,朕不能冒这个险。”
“现在御马监加上京营的兵力加起来不足十万,朕打算等新兵完成基本训练后再做打算。”
“到那时手握十几万精兵,就算是辽镇联合外敌,大明也有抵抗之力。”
“不过二位今天突然来访,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恐怕会引起他们的警惕。”
孙承宗和王尚书互相看看,觉得自己这时候来可能不是时候。
作为内阁重臣和掌管财政的户部尚书,连解决粮饷问题都有难度,更别提消除辽镇的猜疑了。
王尚书虽然管着户部,但从没在辽东待过,对辽镇的掌控仅限于粮饷供应,根本想不出别的办法。
孙承宗提出了一个想法:“或许辽镇内部有奸细和外敌勾结,但辽东巡抚袁崇焕是值得信赖的。”
“他最近还有信来,不如借回复的机会,我隐晦地表达陛下对辽镇战功有些不满,让他悄悄观察辽镇的反应如何?”
王尚书觉得这主意不错,但看到朱由校目光古怪地盯着孙承宗,就识趣地闭上了嘴,心里暗自琢磨是不是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孙承宗察觉到朱由校的表情,小心地问:“陛下,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朱由校反问道:“孙大人,你凭什么肯定袁崇焕忠诚可靠?”
这句话让两位大臣又是一愣,难道连辽东巡抚都和外敌有瓜葛?
孙承宗坚决不相信:“陛下,辽东巡抚的职位至关重要,这事非同小可,不能轻率地下结论,或许其中有什么误会。”
“建州那帮人善于使计,说不定是用了离间计。”
朱由校凝视着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