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这样悄然而逝,西家迎来了久盼的喜事,大房的闺女要出嫁了。
虽然西小妹心里不是滋味,但也不好在众人开心的时候唱反调。
堂姐西小娟十二岁的时候由大伯做主许给了邻村一个中了童生的读书人。那家姓刘,家里五个姐姐,只得了一个他一个男孩,所以金贵得很,取名刘旺祖。
据说他出生时,刘父高兴坏了,哪怕家里困难也要坚持大摆宴席,庆祝自己得了儿子。后来儿子长大,更是被家里人宠的没边,至今不识五谷,没干过活。五个姐姐也任劳任怨做工养活弟弟,供弟弟读书,哪怕嫁了人也不曾改变。
好在他人还算争气,读书多年,到底是有了收获,在他十七岁那年考中了童生。
本来这家人就因为儿子会读书眼光高,看不上农家女子做儿媳妇,现在儿子有了功名,就更不用说了。
大伯就是在那时候主动联系,跟刘家做了亲家。不说年龄合不合适,就单单看他有五个姐姐,西小妹就不看好这门婚事,但她说的又不算。
为了这门婚事,大伯做出的努力还真不少。考虑到自家闺女还小,没法立刻成亲,两家对此做出了协议:在闺女没法嫁过来之前,由西家出钱供男方读书,直到两人成亲。
对于这个事,西小妹不予评价,只是苦了堂姐竟只是大伯攀附权势的工具。
最主要的是,谁能打包票刘旺祖一定能一路高歌,考上举人做官呢,万一一辈子只是个童生怎么办,堂姐在那种重男轻女的家庭中该如何生存?
私底下,西小妹隐晦的跟自己爹娘提过,但看自己爹娘也是一脸向往,说她还小不懂事,万一刘家发达了,大伯作为亲家,这是多么荣幸的事,西小妹就不愿再多说什么了。
自己的堂姐八月底才满十六岁,可现在就要成亲了,搁现代还是个高中生呢。
西小妹有一种唇亡齿寒但又无力改变的挫败感。
唯一要好点的就是,自己爹娘没大伯那么功利。
虽说羡慕,但他们还是觉得能找个家里有恒产,踏实本分的汉子就挺好,虽说不好遇,但好在自己闺女还小,可以慢慢挑。
当然还不忘强调说堂姐成亲太早了,自家可是要留闺女过了十六再出嫁的。
西小妹听的心惊,十六岁还是很小啊,可父母却已经觉得自己给闺女的安排是少有人家能做到的了,西小妹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父母说的是事实。
装扮漂亮的堂姐在房间干坐着等着男方来接亲,西小妹趁大人不注意溜了进去,“姐姐,听说新娘子早上不能吃饭,我偷偷的给你带了果子。我挑的最红最大的。”
“姐姐,你喜欢姐夫吗?今天就要成亲了,我为啥感觉你不是很开心?你要是不愿意就跟大伯说啊,还有爷爷,他们一定会为你做主的”
西小娟听着堂妹关心的话,心里一热就差点眼泪流了出来。今天是她大喜的日子,但她却没有一丝丝的开心。
自从前几年订了婚,父亲就将她往官家夫人的方向培养,行为举止,待人接物,都要做到面面俱到,不失体面。
后来等母亲知道了刘家的情况后,就担忧自己嫁过去以后会很辛苦,恳求过父亲解除婚约,不曾想却惹恼了父亲。很长一段时间父母都不说话,父亲一直一个人住在书房,母亲每晚独自垂泪。
直到爷爷看不下去了,呵斥了父亲后,两人才和好如初,家里也重归平静,当然婚事是不可能取消的。爹爱面子,也对刘家儿郎以后能考中举人做官有着很大的期望,是坚决做不出反悔的事的。
她每天都生活在这种重压之下,母亲和弟弟虽然心疼但也拗不过父亲,无法给到她什么帮助。
所有人都觉得是自己高攀,自己得了这桩婚事是多幸运。之前的小姐妹自从知道她的未婚夫是读书人,还考中了童生,也都是一副羡慕捻酸的态度。
西家的面子,爷爷和父亲的期盼,时间长了自己也就认命接受了。
只是没想到堂妹一个小孩子却能注意到自己的情绪。
西小娟不愿在大喜的日子让家里人担心,只得开口解释“姐姐当然开心了,你姐夫那么好,人人都羡慕我能嫁给他呢。只是想到要离开家,离开亲人了,有些不舍而已”。
西小妹看着她自欺欺人,强颜欢笑,想说些什么,却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在吹吹打打的喜悦声中拜别了父母亲人。半天的喧闹随着奏乐声的远去也一下子安静下来。
西小妹看着大伯娘独自躲在厨房里流泪,爷爷跟大伯脸上也尽是失落,堂哥只是一个劲的劈材,低着头,看不到表情。
从此家里就少了一个人了,看来嫁女的感觉并不好,哪怕大伯之前一直期待着这天的到来。
日子重新归于平淡,每个人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只是堂哥看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开朗。
瑞安,瑞康两兄弟私下偷偷地跟小妹说,堂哥在怪自己为啥读书不好,要是自己考上童生,就不用将姐姐嫁给那样的人家了。还嘱咐他两一定要好好读书,一定要考取功名,才能给家人撑腰。
西小妹听了有些怔然,也不枉堂姐之前对这个弟弟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