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铁血使命之黑白> 良辰虚设,何与人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良辰虚设,何与人说(1 / 3)

寒冷让她清醒,她在想,想一些人。想欧阳兰,想念和她拆弹的日子,想念柳如烟,那个唤她姐大,和欧阳兰拌嘴的样子,想念童玲玲,乖巧可爱,想念冷月,沉稳冷静,偶尔有些调皮。

冷月,薛敏想着她的笑容,自从冷月以□□卧底身份去执行秘密任务算起,至今差不多一年时间,这期间冷月再未有过一丝一毫的信息,她对她生死不知,下落不明。如果冷月活着,会不会更加怪她、怨她、恨她,因为自己未能保住自己的队员,自己生死相依的姐妹。薛敏仰头望了望天,生怕自己的眼泪再次掉下来。

她强迫自己想些开心的,比如女子小队第一次见面的时候。

女子小队的组建托黄处长的福。她记得那日她被叫到处长办公室的内容。

黄处长交给了她四人资料,问她如何。

她回答,四人身份背景差距太大,看起来不好相处。

黄处长却一脸温和的对她说,所有才让你当这个队长啊。对于当时还不算特别自信的她,给予极大肯定。

事实证明,她说得没错,几人确实不好相处,初次相见,彼此间互相嫌弃。欧阳兰是黄处长一手带大的,心高气傲,将其他人视做平庸之辈,眼高于顶。柳如烟快言快语,心思活络,最见不得心气高的人。童玲玲年纪尚小,聪明乖巧,但又胆小怕事。冷月,沉稳冷静,少言寡语,甚少插手别人的闲事。四个人,人人个性鲜明。她这个队长毫无威信可言。找她们之间的平衡点比天平难的多。

不过,事实证明,黄处长没有看错人。无论怎样,她确实把女子小队带出来,成为一支尖锐部队,精英小组。让鬼子对她们心有余悸。

她慢慢走着同前面过路人撞个满怀。直接撞断了薛敏的回忆,那人说抱歉急冲冲离开。

薛敏拾起了被撞掉地上的手稿,矗立街头。

江海城的热闹一如往前。

出摊的商贩,吆喝的摊主,走街串巷的报童,来来往往的行路人,光脚的黄包车师傅,拼命鸣笛的四轮车。醉卧街头的流浪汉,浓妆艳抹的烟花女,耀武扬威的小警察,嚣张跋扈的军装男。嬉戏打闹的孩童,结伴而行的学生。

熙熙攘攘的人群裹挟着生活的热朝。薛敏试图混迹于中。

离她前面十几步远,是中华日报社。曾经刘成掩饰身份的招牌。如今她也要借着这层身份为自己打掩护。

她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快步走进了中华日报社。

报社内比之前清冷了不少。当初这间报社,刘成一人支撑了半壁江山,后来刘成辞去记者职务,中华日报社日渐颓势。现在,连撰稿的人都走了大半,留下几个人也吸引不了读者,让报社的曹老板整日愁眉苦脸。

薛敏敲了敲报社前台的桌面,让这个昏昏欲睡的人清醒清醒。

“我找你们的曹社长。”

前台被打扰了明显不耐烦,顺手指了指楼上,打着哈欠,和周公交谈。

薛敏刚上楼就听见曹益在办公室唉声叹息,念叨着自己要破产,多年心血就要这么没了。

听到叹息声,薛敏就已经知道自己的文章他必然接纳。

连续敲了几次门,曹益终于不耐烦的让她进来。

曹益见到薛敏时,十分惊讶。

薛敏,他当然认得,他的得力干将刘成的女友,刘成那小子自从交了这个女友,有一半的文章都在写女子小队,都在写薛敏。当时全报社都在传他们的绯闻。刘成也完全莫许这种流言。

曹益想了想,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见薛敏是什么时候,还是那年重庆关于陈作辅的发布会。那次的发布会让日华日报站稳脚跟,也让女子小队声名鹊起,而队长薛敏,新闻发布会的发言人更是博得了大多数好评。

在江海女子小队的每次事情都能引起四方讨论,比如凉亭爆炸案,又比如劫国民政府的囚车,还比如保护水厂。后来女子小队外调,江海城也没再次出过如此高调的特种小队了。

在曹益的眼里,薛敏几乎成了新闻的代词。虽然不知道薛敏的目的,但他感觉自己的报纸有救了。

“薛队长,许久未见,可好啊?”曹益立刻喜笑颜开,请薛敏上坐。

女子小队自民国三十年外调自南洲军统站,已经有两年的时候未回到江海城。薛敏自认为从未和曹益有过接触,他还能记得她,她知道这都和刘成有关。刘成当记者时,她们几个就是活素材,是报纸上的常客。

薛敏也不打算客套,开门见山道:“曹社长,我是来投稿的,您看看是否可用?”

一沓厚厚的书稿递到曹益面前,曹益的惊讶不比薛敏刚刚进门的时候小。

他接过书稿立刻翻阅起来,他太知道一个好的作品对于报纸的重要,更何况小说的题材读者的粘合度很高。他此前试图开设小说连载板块,可投稿来的作品要么断更,要么不够出彩,总之不尽理想。

薛敏所写小说《往事不堪》,取材于南唐后主李煜,这位千古词帝的跌宕一生。

曹益翻看的很认真,薛敏倒有种莫名其妙的紧张感,对于文字的自信,她比较刘成可差得太多。写小说,是她少年时的喜好,青春的少女总是对写作有着莫名的向往。写出的文字往往灵气逼人。那时的她无所顾忌,写的东西也天马行空,有着不堪世事的纯真。到现在,时过境迁,她已经不知道自己曾经的天赋还余下多少。

不过,她匿名给林学生看过,林学生兴奋几天,每天叨叨结局怎么还不出。

她表面波澜不惊,喝着茶水,等待着审查结果,万一结果不好,岂不丢人。她也是要面子的。

曹益专心致志的翻书,哪里注意到薛敏的心理活动。读到精彩之处,或喜或悲。等他翻看差不多,准备歇歇时,已经两个小时过去。

曹益大呼,报社有救了。激动的握着薛敏的手,道:“薛队长,真是及时雨啊。还其他作品吗?中华日报社欢迎啊。稿费您放心,一定给你最高。”

薛敏之前紧张的心算是彻底放平了,甚至有点窃喜,假如刘成在,她一定向他炫耀,拍拍他的胸脯,说一句刘大才子,也不过如此。

稿费她倒是不在乎,主要目的是能登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