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道德修养
《道德经》虽不足五千言,却以天地为法则,涵盖了宇宙间万物变化的玄机,论述了道德伦理的微妙,指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它以“道”为主旨,阐述“道”与“德”的深刻含义,并详述了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出世入世、谋略兵法等方面的内容,被誉为“万经之王”。在《道德经》中,老子阐述了很多关于道德修养的内容,那么,如何做到有道德、有人格魅力呢?人格完善的途径与方法又是什么呢?
一、老子论道与德
老子把宇宙的本原称作“道”,认为它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是一种混然未分的初始态,恍恍惚惚,没有一定的形体和规定性,却包含着无限的可能性,世间万物皆由它而产生。同时,道又作为世界的本体而存在,是支配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普遍规律。而“德”是“道”在世间的一种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世间万物皆顺应客观规律自然发展而具有各自的本性和特性。老子的“德”指人的本质,即人本来所具有的纯真朴质、虚心恬淡、朴素自然的本性。
《道德经》的德篇是专门讲“德”的。开篇即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这里老子指出,上德之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下德之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在这里,老子阐述了道德仁义礼的关系,他并不是否定仁义礼这些道德规范,而是反对形式主义的仁义礼,反对脱离大道的仁义礼。他提倡的是纯真的道德,提倡大道自然,无为而治。认为统治者如果能依道行事,天下将会自然大治。在《道德经》三十九章中,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这里的“一”即是指“道”,道的规律运用于天,则天体得以清朗;运用于地,则大地得以宁静;运用于神灵,则神灵得以显灵;运用于河谷,则河谷得以充盈;运用于万物,则万物得以生长;运用于侯王,则侯王可以平定天下。推而言之,天不能保持清朗,恐怕就会崩裂;地不能保持宁静,恐怕就会塌陷;神灵不能保持灵验,恐怕就会消失;河谷不能保持充盈,恐怕就会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恐怕就会灭绝;侯王不能保持平定天下,恐怕就会倾覆。所以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榖”,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坚硬像山石。这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离开了对立面,事物就难以存在。正如侯王一样,高高在上,脱离了民众,必然导致失败。所以老子要求统治者不要只贪图个人的享受,而应遵循大道,顺应自然,清心寡欲,不与民争利,使百姓安居乐业,天下才会安定太平。
二、老子论修身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涵养德性,陶冶性情,其目的是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修身的最高境界是追求“道”的至高无上的理想人格。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在老子看来,道作为宇宙万物生成的根源,同时又是万物生存的依据,因此人应该顺应道的要求,使自身的活动符合客观规律,并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坚守质朴的本性,这样就能够长久地保持自身的优势和地位。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前;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由于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在这里,老子阐述了“无为”的深刻内涵,强调了无私、不争、谦退、贵柔等道德品格,认为这是保持长久的关键所在。
在修身的过程中,老子还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方法和要求。他首先要求人们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避免过度的欲望和情绪波动。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第十六章)意思是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老子认为,人的心灵原本像虚寂混沌的太初一样,本无杂念;但人却受到外界物欲的牵扰,而产生情欲和杂念,从而使人的心灵变得纷乱浮躁,失去其原有的宁静。所以老子要求人们要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