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梅带着一群大小孩子,乌泱泱跑过村里新修的水泥路。他们手里都拿着一枝大树杈,枝头朝下在地上推着走。拱起的树枝被推进时,手握的地方会有震动感,就像在开手扶拖拉机一样。这群小孩子嘴里自动配音“突突突突”,欢快地开着各自的“拖拉机”比赛。
村道尽头,就是村里的田地了。十月份,苹果和石榴积聚了足够的糖分,开始散发出诱人的甜蜜香气。
村子里最大的果园是杨傻子家的。杨傻子不傻,只是因为小儿麻痹症,走路有些瘸。小孩子行动不利索,跟不上别的小孩,就容易被排挤,大家就给他取外号叫杨傻子。杨傻子大名叫杨健康,家里几代单传,父母年过三十才艰难怀上这一胎,所以格外爱护他。
当年村里分地时,杨健康太爷辈也还在,家里六个大人分到三亩地,可巧,抓阄正好抓到一整片。杨健康出生后不大健康,父母精心养大了他,又开始发愁他的未来,大前年筹钱买了果苗,把家里三亩地改成果园,打算前人栽树,后人卖果子,这样每年都能有个固定进项。也是费了一番心思!
果树前两年挂果不理想,一般第三年长大了,果子品质数量才会好。杨健康家的果园今年就是第三年,正要靠果子卖钱,所以很上心,他们在果园里盖了一间小屋子,里面盘了炕,吃住都在果园。
摘下来的果子就拿到街道,一天交两块钱摊位费,在街道边摆摊卖。杨健康的爷爷奶奶看园子,妈妈在街道摆摊,爸爸负责运输。因为街道那边几万人的厂区家属院,果子摆出去并不愁卖。品相完好的果子还可以存在地窖中,等冬天时卖得好价钱。
杨健康坐在小屋子前面的空地上吃苹果。空地上方搭了架子,爬满了丝瓜藤,夏日吃丝瓜,秋日留一些变老做丝瓜络,家里刷锅刷碗正好用。丝瓜络里的籽挑品相好的来年做种子。
“梅梅,给你吃苹果。”杨健康奶奶递给梅梅一个苹果。她正在整理自家摘下来的苹果,坏得不严重的苹果削掉坏的部分自家吃,坏得严重的就丢进自家醋缸里酿醋,大果子和小果子也要分开,按不同的价格卖。
杨梅梅接过这个长得有点丑丑的苹果,果子上面长了好大一片果锈。杨爸爸就卖水果,杨梅梅耳濡目染,很清楚长果锈的苹果甜,所以一点不嫌。她双手捧着苹果,弯腰放在双膝之间,一使劲就把苹果夹成两半,分给蒋文文一半。
“梅梅力气可真大!”杨健康奶奶吃惊地看着杨梅梅。
杨梅梅收到了夸奖提醒,就觉得很喜欢杨健康奶奶了,所以,等杨健康奶奶说:“梅梅,你带我们康康一起玩,好不好?”
杨梅梅就点点头,朝杨健康伸出手,叫他:“走吧,我带你去玩。”
杨健康走路一瘸一拐的,平时小孩子爱嘲笑他,他就不爱凑过去玩,不过哪有小孩子不爱玩的,杨梅梅一叫,奶奶又在旁边鼓励地看着他,杨健康就跟着去玩了。因为有杨梅梅这个孩子王带着,大家也吃人嘴短,其他小孩子这次都没有笑话排挤他。
杨健康走路不利索,开拖拉机的游戏玩不成了,杨梅梅就带着一群孩子去自家院子里玩老师学生的游戏。已经上学的小孩子可不爱放假还要当学生,纷纷去门口玩,只有还没上学的小孩子愿意跟着大孩子玩,老实地当起了学生。
杨梅梅拿出自己的小黑板,挂在墙上。早前家里做家具的时候,杨爷爷让木工给她钉了一个小黑板,用墨汁多刷几遍晾干,给她写字玩。
一群还不到学龄的小孩子一人一个小板凳,坐整齐坐在院子里,小杨老师就开始上课了。她还有一根和学校老师一样用扫帚棍做的教鞭。粉笔是没有的,杨爷爷给她找了一大块滑石粉,也一样可以写。
“我们今天先上数学课,学习数数……”小杨老师教课教得有模有样,举着教鞭教大家读数,小院里响起清脆稚嫩的读书声。
杨奶奶在院子里洗衣服,一边搓着衣服,一边微笑着看他们,想起了自己当年上扫盲班的时光。杨奶奶没机会上学,嫁人前上了几天扫盲班,只认得一些常用字,所以格外喜欢文化人。
杨奶奶看着这些孩子觉得欢喜,洗完了衣服就去厨房给他们做好吃的。杨奶奶娘家那边养蚕的人多,送来了半盆蚕蛹,说给家里人解馋增加营养。蚕蛹处理干净油炸,不多时,蛋白质油炸的香味就传到了前院。
杨奶奶端着一碗金黄的油炸蚕蛹,挨个儿给小孩子们拿。
*
落霜之后,树叶簌簌凋零,天黑得越来越早,吃晚饭时天已经擦黑了,小孩子不知冷不怕黑似的,吃完饭还会跑得没影儿。
杨梅梅被杨健康带去看他家果园的新租客,是一对外地夫妻,妻子大着肚子,两人就租了远离村子的果园里的屋子。
“我奶奶说他们在逃避计划生育。”杨健康口齿清晰,学话学得挺像样。
“我知道,妮妮妈妈怀宝宝的时候,把她送去亲戚家,对计生办说孩子送人了,后来她小弟弟出生,又把她接回来。我妈妈说反正已经生下来了,要交罚款就交咯,总不能把孩子再塞回去。”蒋文文整日在街道,听到的事情也不少。
几个小孩子聚在一起说着大人话,其实好多事情她们也不太懂,只是学话罢了。
这几年计划生育抓得严,即使是小镇也受到了影响。老一辈总还是喜欢男孩子,觉得家里要有个男娃娃将来顶门立户干农活,所以想方设法跟抓计划生育的工作人员打游击。把孕妇藏起来目标太大,所以本地的人如果已经生了两个女孩,再怀孕时就把老二寄养在亲戚家,等老三出生了,再去交罚款报户口。也有些人有工作,就把大孩子的户口直接报在兄弟姐妹家,也有真送养的。
杨健康家这两位租户应该是严重违反计划生育的情况,也许已经生了三个或更多,妻子要被抓去上环结扎,两人就跨省跑出来生,等孩子生下来再回老家。
“我知道,这就是超生游击队。”这是九零年的春晚小品,电视上经常重播,小朋友们也很熟悉。
空旷的田野上,只有冷风吹过,那间孤零零的屋子矗立在那里,窗户上有隐约的火光映出。
家长们又在村道里喊着自家孩子的名字,让他们回家了。小孩子们头顶星光,蹦蹦跳跳地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