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世师,甘肃武威人,武林高手,打过吐谷浑和党项,参与过高句丽战争,做过剿匪将军,还担任过地方一把手,靠军功和政绩一步步升迁,深得隋炀帝的赏识。面对李渊的诱降,阴世师的态度很坚决:老子是隋朝的臣子!
很好,我李渊也是隋朝的臣子!你们倒是开门啊!
呵呵,不开不开,就是不开!
李渊厚着脸皮,在长安城下晃悠了很长一段时间,始终无所寸进。
想想看,这帮人不吃软的,那就只能来点儿硬的!
李渊:大郎,你去围住长安城的东面和南面,二郎,西面和北面就交给你了!
老爸,那你干啥啊!
老子,老子继续做他们的工作!
于是,李渊又派人在城墙下做了十多天的说服工作,结局还是一样,人家既不投降,也不抵抗,专心等待东都和隋炀帝派来的援兵。遗憾的是,这根本就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啊,隋炀帝在江都玩的不亦乐乎,洛阳城陷入李密的包围之中,他们自身难保,怎么可能去发兵援助长安。
终于有一天,李建成和李世民看不下去了,他们叫上了所有谋臣,当面向李渊提出了质疑:老爸,咱们的部队从太原
而来,就是为了能干大事业,这一路南下,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无人可以阻挡,如今却在长安城外逗留了20天,军心开始不稳了啊!您又不是不知道,咱们收编了很多起义军,大家明面上跟着我们混,其实还是很轻视我们的,拿不下长安城,这团队不好带啊!
说的有道理!
二十天时间,该演的戏,该做的标准动作都差不多了,也该进攻了。
李渊:开始攻城吧,不过要严令军纪,约束将士,进城之后不许乱杀人,不许抢劫财物,不许损毁房屋,不许破坏官府文书,一切依照汉高祖刘邦进咸阳城时的规矩,出了问题定斩不饶!
听闻李渊的军令,唐军士气大振。
夺取长安城,还有任何悬念吗?
长安城,我来了
617年10月27日,李渊下令攻城。
617年11月9日,大头兵雷永吉成为第一个站上城墙的人,就在这一天,李渊使用暴力,强行轰开了长安城的城门。
长安城,依旧持续着它的繁华与气度,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主人,准备再一次绽放帝都的辉煌。
长安易主,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想要学董卓,夜宿龙床吗?不
要!
想要抢夺府库金银吗?不要!
想要……吗?对不起,都不要!
渊哥发话了,我是大隋的臣子,这段时间要禁欲,一切从简。
面对皇权的诱惑,李渊保留着最后的理智。
李渊没有忘记,此次到长安,是来扶持代王杨侑的。当时,杨侑只是一枚亲王,暂住在东宫,为了后续的工作顺利推进,李渊派人将他迎到了大兴殿。
小朋友,你先住着,叔叔回长乐宫了,以后再来接手你们杨家的产业!
李渊对代王客气,并不代表对群臣客气。
尤其是阴世师和骨仪两位重量级大臣,面对李渊二十万大军,居然选择螳臂当车,也太不识时务了,渊哥的面子几乎是掉了一地啊!
李渊:大郎,据说朱雀大街很热闹,就把他们拉到那儿砍头,以儆效尤吧!
至于其他官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值得一提的是,大名鼎鼎的李靖在此时登场了。
李靖,又名李药师,雍州三原人(今陕西咸阳市三原县),祖父李崇义是国公爷,父亲李诠是隋朝的赵郡太守,舅舅的名字很响亮,大隋名将韩擒虎
李靖从小就学韬略,舅舅韩擒虎也经常点拨
他,李靖少年之时,就已经在长安城的圈子里小有名气。吏部尚书牛弘、首席宰相杨素都曾经说过,李靖前途不可限量,即便是做到宰相的位置也不足为奇。
605年,李靖升任马邑郡丞,算得上主政一方了,要说工作嘛,李靖算得上兢兢业业,可问题是,李靖适合搞军事工作,对官场似乎一窍不通,因此在马邑郡居然呆了12年之久!617年,李渊主政河东,李靖还是个马邑郡丞。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李靖的政治生涯很失败。
不过,李靖的态度还是很端正的,领导不给自己升职加薪,得从自身找原因,绝不能耍脾气,更不能心生背叛之意。
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李靖的第一反应就是:叛臣,人人得而诛之!
怎么办,以马邑郡的兵力对抗李渊?
很遗憾,马邑郡的老大是刘武周,自己没资格调兵遣将,李靖无奈之下,只好乔装打扮成越狱的囚徒,打算前往江都给隋炀帝报信,可走到长安城后,李靖才发现关中已经大乱,尤其是李渊同学,一路南下,势如破竹,还没等他离开,李渊就把长安城给围了起来。
人生最悲剧的事儿,
莫过于落到敌人之手。
李渊放出话来,隋朝的任何官员我都可以放过,唯独李靖非杀不可。
原因很简单,李渊曾经向李靖抛出了橄榄枝,可李靖却以背叛来报答,这可是很丢份儿的事儿。
当时,李靖已经奔赴刑场,打算引颈就戮,英勇就义了,可在临行之前,李靖突然灵光一现,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老子满腹经纶,文韬武略,就这样挂掉岂不是太可惜了,什么大隋王朝,自个玩儿去吧!
老子还等着做宰相呢!
李靖咆哮着:李渊,你举起义旗不是为了天下苍生吗,如今天下未定,你却因为私人恩怨诛杀壮士,有你这么办事儿的吗?
李渊呵呵一笑,他很佩服李靖的才气,可还是想杀他。
事实上,李靖虽然小有名气,可算不上顶尖的人才,杀与不杀,无关紧要。
然而,李靖的咆哮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自称人才的,要么是脸皮很厚,要么是有真才实干,这两样,李世民都很稀缺。于是,李世民站了出来,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外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