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萧瑀每次商议朝政的时候,总喜欢发表看法,而且说的话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让人无法反驳。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在萧瑀的面前就像是小学生一样,他们虽然认可萧瑀的话,可就是不服气,拒不执行!
不仅如此,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虽然是名臣,可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缺点,甚至还有些违法的行为。不过,这也是官场的潜规则,大家的屁股都不太干净,所以互相遮掩,都怕别人捅破这层窗户纸。
遗憾的是,萧瑀偏偏想做朝堂的搅屎棍,把大家的老底全都揭了出来。在李世民的眼里,朝臣们但凡有一技之长,他都愿意去用他们,至于缺点或者罪过啥的,能免则免,你好我好大家好呀!李世民既然不想处置别人,那就只好冷落萧瑀,这也是萧瑀屡次罢相的原因。
罢相归罢相,讨厌归讨厌,贞观一朝,李世民对萧瑀的品德还是挺认可的。李世民写过一首诗,专门赞扬了萧瑀耿直忠正的性格。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这也算是贞观君臣的一段佳话吧。
魏征的前世今生
对李世民来说,武德旧臣治国理政的水平确实很一般,他是有伟
大理想的皇帝,也想干出一番事业,自己牛不算真的牛,他需要一批能臣干将,能够在关键时刻为他出谋划策。因此,贞观一朝的权力还需要继续洗牌。
627年8月19日,侍中高士廉被人举报隐瞒信息,李世民将他罢免。9月12日,中书令宇文士及被降职为殿中监,御史大夫杜淹参预朝政。
628年1月,某位大臣给李世民递了个秘密奏折,状告长孙无忌权力太大,又是皇帝的亲戚,很容易形成外戚专政的局面。
客观地说,朝臣们也不是故意挑事儿。唐朝立国之初,制度还不完善,朝廷大事由皇帝和几个开国功臣说了算。就拿中央政府的编制来说,尚书省除了左右尚书仆射、六部尚书之外,下面全是跑腿的小弟。至于六部侍郎、侍中,截至目前,朝廷并没有设置这样的岗位,因此宰相集权的现象非常严重!
不过,李世民非常豁达,他将告状的奏折拿给长孙无忌,安慰道:“小舅子啊,朕对你没有丝毫的怀疑,朕担心和你之间产生隔阂,这才把奏折给你看!”
不仅如此,李世民以为朝臣在搞政治斗争,因此在开朝会的时候公开表态:“朕最信任长孙无忌了,你
们这些朝臣就不要瞎吵吵了!”
长孙无忌是个聪明人,李世民越是这样,他越觉得不安。事后,长孙无忌递交了辞职书,还让长孙皇后劝说李世民,这才从尚书右仆射的位置退了下来。
629年2月,也就是李渊交出太极宫的控制权,裴寂被李世民打压之后,秦王府的势力开始走向了前台。李世民下诏:任命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为尚书右仆射,尚书右丞魏征为秘书监,参预朝政。
房玄龄和杜如晦就不用多说了,魏征的戏份必须给足了。
魏征(580—643),钜鹿人(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魏征的老爹做过小官,可后来家道中落,清贫得一塌糊涂。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魏征别无选择,只能种地,或者干点儿小买卖糊口。有趣的是,魏征虽然是个穷二代,可是对耕田种地毫无兴趣,他始终觉得,自己应该有一颗大志,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飞黄腾达,光宗耀祖。
梦想可以有,可日子还是得过下去,现实还是得面对啊!壮志未酬之前,魏征只能在家里混吃混喝,做个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啃老族,到后来觉得不太好意思,于是找了个道观,出家为道士,一
来读书方便,二来吃公家的粮食。
起初,魏征和大部分普通青年一样,空有一番雄心壮志,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可就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魏征在找不到人生方向的情况下,不得不博览群书,慢慢充实自己,后来发现天下开始大乱,于是学习苏秦和张仪,把纵横之学搞得炉火纯青,在当地算是小有名气。
有能力很重要,可是想要发达,也得有人生机遇啊。
隋末天下大乱,武阳郡丞元宝藏也起兵造反了,他听说魏征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因此给他发了offer,希望他担任典书记一职。说白了,就是元宝藏军中的专职秘书,专门负责起草军中的文书,收发机密文件。
元宝藏虽然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可对魏征来说,典书记却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每次老板交给他任务,魏征都会拿出十二分的态度去完成。
没过多久,一个改变魏征命运的机会悄然降临了。
当时,瓦岗军的李密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中原地区的头号人物,元宝藏于是让魏征写信,表示要做李密的小弟。据史料记载,当时不少起义军都给李密写了信,可唯独元宝藏的信件让他印象深刻,文
辞华丽不说,马屁拍的恰到好处。
有一天,李密和元宝藏闲聊,无意间谈到了这封信,李密先是高度赞扬了这封信的水准,随后问道:“元老弟,这封信是不是你的手笔?”
得到大老板的夸张,元宝藏自然很得意,可他并没有厚着脸皮说假话,他在关键时刻顶了魏征一次:“这是我军中的魏征所写!”
有时候,领导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你的命运。
李密很欣赏魏征的才华,因此强行将魏征挖了过去。当时,瓦岗军是最豪华的造反集团,对有理想、有抱负的魏征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就业机会,在奔前程的路上,应该马不停蹄啊!据史料记载,魏征刚入职没多久,就针对当时群雄逐鹿的局势,给李密上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十策”,可谓是道道见血啊。
遗憾的是,李密是个志大才疏的人,他总以为自己是最牛的,至于魏征的建议,呵呵!更何况,李密招揽魏征并不是因为他的谋略出众,而是他的文采非比寻常,在李密的眼里,魏征只是个秘书,秘书就得干秘书的活儿。至于战略,那是李密和军中的高级谋士应该操心的事儿。
魏征吃力不讨好,反倒让李密对他喧宾夺主的行为心生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