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的。只是她虽不气宝姐姐了,可有一句俗语:覆水难收,发生过的事 情,终究不会了无痕迹。”
宝钗一时难忍,落下泪来,忙别过脸,擦了去。
“曾经我很羡慕宝姐姐,无论什么时候,都冷静清醒。”这一番话,其实是戴语无意之间吐槽的时候说过,戴语的原话是‘宝钗此人,看起来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可是这样子做人,有什么意思?她又不是那种真的一心只图富贵的人,可以为了名利完全不管不顾,到头来,心里还不是煎熬自己’。
黛玉换了一种说法,“宝姐姐的人生,实在是太过清醒了些。太清醒了,难免就让人觉得无情了些。比方云妹妹和我,年少时候不知道拌嘴多少次,当时虽恼了对方,可过后就明白,自己也有不对,再见面时,便会想着要和对方和好。”
黛玉在这里停了片刻,有些话她还是无法说的太直接,但还是想要说出来,于是就说:“往事不可追,既然过去了的事,便不必再想。至于人也好,事也好,凡不过求仁得仁,既是自己所求,不论开花与否,结果几何,又何怨?”
这一句话,却是结结实实的说到宝钗的心坎上了。
宝钗几乎落下泪类:“到底是妹妹,说的如此透彻。其实你羡慕我,你不知道,我曾经有多羡慕你。”
黛玉见状,知宝钗只怕有许多话要说,只点头做倾听状。
宝钗:“士农工商,我们家虽然往常听着好听,皇商,可父亲去世,家业已经不如从前,哥哥却浑不知事,你是知道的。他在金陵打死了人,不得已才上京,说着送我来待选,可他出了那样事故,如何还能选的上呢?母亲却一直溺爱,所以有时候我都想,我还不如一个人无牵无挂来的自在。这么些年,我处处小心谨慎,但无论我怎么做,老太太不喜欢我,宝玉就更是厌恶我。我虽嫁过来了,到头来,却是一片荒唐。如今因为管家,你瞧瞧得罪了多少人,就是琏二嫂子,对我也是记恨的。”
“自打我嫁过来,我就很害怕面对姐妹们,尤其是林妹妹你。”宝钗只觉得许多话,无处可说,无人可说,“昔日三妹妹有一句话,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可这一句话,哪里只是三妹妹这样想呢。我要是个男人,我们薛家家业,何以衰败至此?我若是男儿,早约束了哥哥,哪里会让他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黛玉不免也为这一句话动容,她想到了父亲去世时候的情形:那时候,自己也想过,要是自己是个男子,就好了。顶立门户,读书立业,苦读数载,未必不能高中,振兴林家门楣。
“不怕妹妹你笑话,我们家的铺子到如今,已经所剩不多了。百万家资,这些年也耗费了大半。”宝钗长叹,“我今儿临时家去,便是蝌弟说,想带着母亲回金陵去。京里头的铺子,这些年亏空许多,内务府与户部的生意早就没有了。母亲在京里,不时想起哥哥来,又伤心一场。金陵的铺子虽说不如以往,可到底经营多年,还有街坊邻居,也能互相照应。”
“能回故里,何尝不是一条路呢,说不定能柳暗花明。”黛玉反倒是觉得,京城这地方,官场复杂,人情淡薄,回老家去,也许会好一些。至少,薛家在金陵,做生意,有几十年的门路,总比京里好。金陵的人家知道薛家的大姑娘嫁了荣国府的公子,这公子还有个胞姐在宫里做娘娘,总得给三分薄面。
宝钗反倒是一怔,忽然间却笑了:“人人都说我豁达,可细细一想,妹妹才足够豁达。妹妹眼底心底,是非曲直清清楚楚。我呢,想抓住的东西太多,到头来发现不过白忙一场。”
宝钗还要说话,就听得莺儿在外提醒:“好姑娘,如今也好早晚了,该歇息的时候了。”
宝钗才发现竟已经到了深夜,不免就起身:“妹妹也歇着吧,今晚一席话,我已经是豁然开朗了。”
黛玉点了点头,一面起身送宝钗。
“妹妹不必送了,也就几步路,莺儿提着灯,放心的。”宝钗到了门口,劝黛玉留步。
“嫂子慢走。”黛玉这一次,将称呼换了,宝钗却是明白黛玉的意思的。
反倒是莺儿心中很是疑惑,回到她们院子还忍不住问宝钗:“姑娘今晚和林姑娘谈什么?好像很高兴的样子。”
“只是一些陈年旧事,不过倒是解开了心结。”宝钗不欲多说,方才林妹妹说‘求仁得仁’,其实无论是自己,还是三妹妹,又或者是林妹妹,甚至是太太老太太,全都是如此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