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走出卧房,就听见李元策怒气冲冲的声音随之响起:“朕才是皇帝,朕的话他们也敢质疑!”
李元策的声音极大,还砸了个不知是什么的瓷器:“谁把朕当皇帝?谁把朕放在眼里?朕才是正统,才是唯一的国君!他们不是扒着母后就是巴结皇叔,又有几个才把朕当做皇帝?哼,以死相逼,那就死吧,朕不缺这么个大臣!”
喻观澜听后与褚霁明对视一眼,她抬脚走出卧房,扬声道:“陛下,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寿无疆。”
李元策看见她,这才收敛了怒气:“小侯爷和褚公子来了?快坐。”
他端起茶杯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水,声音降回了正常音量,“他们一个个都在奉天门跪着呢。”
喻观澜对这等手段见怪不怪,她道:“这有何难?陛下是一国之君,您做事谁敢阻拦?杀鸡儆猴,廷杖几个,谁还敢闹?”
“皇兄又不是不知道。”李元策面露无奈,“老大人们年纪都大了,受不住廷杖。这廷杖一打,朕这个昏君可就是名副其实了。”
乾清宫外忽的吵嚷起来,喻观澜凝神细细听了片刻,是杂乱无章接连不断的“陛下”,以及朝臣们群情激奋地呼喊。
李元策搁下茶杯,抬脚走了出去,褚霁明被留下,喻观澜则是跟着李元策一起走出了大殿。
乾清门外,乌泱泱的大臣跪倒在地,一眼望去尽是赤色官服,间或混杂着极少的青绿。
辛惟孝跪得笔直,面红耳赤,唾沫都要喷出来了:“民间流言日渐甚嚣尘上,谢大将军于战场奋勇杀敌,朝廷却对民间流言坐视不理,任由无知百姓唾骂谢大将军,敢问陛下良心何在?刑部越是抓人,越是坐实此事。流言传得越久越广,迟早有一日传到西北去,彼时又该如何对谢都督解释?!只不过让谢小少爷露个面,就能打消全部疑言,陛下何故迟迟不决?莫非其中有甚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严御史早两年告老回乡了,因他没有子嗣,由吏部拨了钱财供养,而辛惟孝则是在李元策有意提拔下顶替了严玄,成了都察院的右都御史。
平日辛御史自然自然不会如此激进,还不都是陛下暗中授意。
徐阶使了一个眼色,徐长信便伏首在地大声道:“辛御史言之有理。此事不过只需让小少爷露个面,何须耽搁至此?让臣等进侧殿一睹小少爷尊容,便知真假。”
李元策一口否决:“谢小少爷是谢都督的胞弟,谢都督是我朝肱股之臣,他的胞弟怎能说看一眼就看一眼?”
李元策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闻言,朝臣愈发群情愤慨了。
喻观澜立在李元策身后几步的位置,朝臣里并没有李仪的影子,甚至于太后党的人都看不见,只能看见徐党。她心下一转,有了思量,开口道:“尔等都是大豫的股肱之臣,跪在乾清门外唾沫横飞,痛哭流涕,成何体统?”
群臣静了一瞬,旋即有几道目光钉在了为首之一的喻修齐身上。喻修齐脸色一白,厉声斥责道:“观澜!不得胡言!”
喻观澜的目光落在沈沆身上。
沈沆藏得极深,当下大半朝臣都跪在了乾清门外,谁不在就是临阵脱逃,被孤立在所难免。沈沆是“中立派”,当然会随大流跪在他们之前,只是默不作声罢了。
李元策马上会意,沉着脸道:“沈沆!你是禁军总督,维持宫中守卫,就这样放任几位大人们跪在乾清门?诸卿都是我朝重臣,跪在乾清门集体相逼——”
他话音顿了顿,阴森森道:“是要逼宫吗?”
群臣大惊。
沈沆不得已站起来,离开跪着的朝臣之间,俯身一拜:“臣不敢。”
“陛下明鉴,臣等绝无此心!”
李元策紧紧抓着沈沆的“过错”不放,他道:“不是逼宫?不是逼宫你们齐齐跪在这里作甚!难道朕这个皇帝的话你们都不相信?要不要你们来当这个皇帝?!”
小男孩的声音足以穿透云霄,清晰地落在每个人耳中:“禁军负责宫禁,掌宫中值守巡逻之事。你们一个个跪在这里相逼,禁军非但没有丝毫作为,沈沆身为禁军总督反而加入其中。”他冷声道,“传朕旨意,沈沆革去禁军总督一职,勒令回家思过!”
这话像是小孩生气时所说的玩笑话。
沈沆一时之间怔愣在原地,还是邓岐率先开口道:“陛下。臣等别无所求,只求见一眼谢小少爷。要是谢小少爷并不在乾清宫,而是如流言所说回了西北,那么谢无危罪同谋反!此事事关重大,还请陛下三思!”
“三思?”李元策冷笑一声,“好啊,你们去看看,侧殿谢容到底在不在里面!”
听了这话,朝臣窸窸窣窣都从地上站起来,却没有人第一个走出去。还是徐祉头一个跨出了步子,朝侧殿大步走去。侧殿门口守着的两个侍卫没有再拦,而是恭顺地让了出去。
徐祉把大门推开,迅速扫视了一遍并不算大的侧殿,轻声问道:“谢小少爷?”
几个心急的大臣挤挤挨挨,把徐祉挤进了门去,几个人很快就把侧殿给看了个全。后面的大臣们站在殿门,望着空空荡荡不见半个人影的侧殿哗然——
谢容根本不在侧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