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殷实。”
“世事多变。”
谢无危微微一笑,转了话题,加快脚步朝着一处巷子深处而去:“你与我来。我小时候这里住了个老伯,他的面,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面。”
巷子里并不荒僻,两边是普通的木头大门,不少人都是门户大开,倚在墙边、靠在树下闲话家常,几个穿着清凉的小儿则是在一起打打闹闹。看见谢无危,几个老人拿着蒲扇打招呼:“谢将军来啦?来吃面的?”
谢无危应了一声,停住脚步,弯腰笑问道:“是啊。许久不来薛伯这吃面了,从小吃到大,就好这一口。您老人家身体可好?”
“好,都好。”她满头白发,脸上布满了岁月一刀刀刻下来的痕迹,笑眯眯地拽着谢无危的手道,“我都好着呢,重孙子都抱上了,四世同堂哩!小谢你一转眼也是十几岁的大小伙子了,什么时候娶妻生子?我孙儿跟你一样大的时候,都给我生了曾孙了!”
谢无危轻轻推脱掉老人的手,笑道:“何奶奶,如今谈婚论嫁为时尚早了些。”
何奶奶却道:“什么早?我看着正合适呢!我没什么本事,就是认识的人多,知根知底的也不少。回头我给你打听打听,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贤惠体贴的还是活泼的?”
谢无危哭笑不得,连连摇头表示不用,何奶奶又说了好些话,才依依不舍地把谢无危放走了。
喻观澜不疾不徐地走在他身后,微微挑眉:“给你做媒?”
“嗯,”谢无危回身看向她,“你别误会,何奶奶算是看着我长大的,年纪大了就喜欢给人做媒。这一带不少人家都是她给做媒的,薛伯的儿子就是。不过她年纪大了,儿孙也不敢让老人家四处奔波地做媒了。”
喻观澜正要开口,就先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脚下步子一转,转过一个弯儿,面前正坐落着几家不同的小餐馆。
谢无危径直走到一家面馆前道:“薛伯!”
一位六十来岁的老人拄着拐杖颤悠悠走出来,眯着不大的眼睛把谢无危打量了好一番,才道:“哎呦,是小谢吧?快进来快进来。我这小地方,没想到谢都督竟会过来,也没做什么准备。”
“薛伯跟我见外,”谢无危露出个稍显伤心的表情来,“我可是会难过的。”
薛老伯哈哈大笑一番,忙让儿孙擦拭桌椅板凳。谢无危则是在喻观澜身边悄声道:“薛伯年轻的时候脾气躁,我小时候混账,没少被他骂。不过薛大娘常常偷偷给我买些糕点蜜糖吃。我以前跟薛伯的孙子很要好,小时候一起长大的,没少打架。不过他孙子战死沙场了,官府发了抚恤金。”
喻观澜听着耳畔谢无危的话语,看着眼前充满烟火气的小面馆,不免觉得新奇。道观也好,侯府也罢,都是没有市井里这些烟火气的。谢无危小时候所过的日子,喻观澜不曾体会过,但这并不妨碍她在脑海里勾勒出一个活泼又浑球的谢无危。
他会在这大街小巷里肆意奔跑,会到街上买玩具小食,会爬树淘气,会跟儿时的玩伴吵闹打架,会被训斥责骂。
“你想吃什么?”谢无危的声音把喻观澜的神思拉了回来,她扫了几眼字迹不甚工整的单子,随口道,“都成。你吃什么我吃什么,不过我不要姜蒜和芫荽。”
现在不是饭点,面馆里的人并不多,只过了不到一刻钟时间,两碗色香味俱全的牛肉面就端了上来。撒了葱花芫荽的那一碗是谢无危,没撒的是喻观澜的。
面上铺了满满的一层牛肉,和它一碗十几文钱的价格十分不符。面条筋道,牛肉入味,的确比她在京城吃的好上不少。喻观澜把一碗面吃了个干净,谢无危从荷包里掏出了一块小碎银子,趁着几人不注意放在柜台上,拉了喻观澜往外匆匆走去。
二人再次遇见了在树下唠嗑的何奶奶,遇见了大街上热情洋溢的人们。
夏风自远处徐徐吹来,轻而慢地拂过心头,激起一阵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