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远比她搏命呼罕达时更加惨烈。
洗帕子的水几乎染的和血一样红,他几次拿起绷带时几乎捋不平上面的折痕,等到两人再入内室时,连翎早已泪流满面。
濒临死生之境其实谢簌黎不止一次遇到过,她几次三番死里逃生,但这次遭遇在她身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痕迹,这些旧伤无时无刻不提醒着她往日的遭遇。
当她这次孤独的行在地府时,却听见有人短短续续的呼喊她的名字,原本昏暗的路出现了一道光亮,她丝毫不见犹疑的向光而去。
她在第二日暖阳正好时缓缓睁开了眼睛,只觉酸涩又很快闭上,经脉没有传来意想不到的痛处,反而只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外伤还在叫嚣,在一查探她发觉自己的灵脉又开拓了不少,居然在不知不觉的中又突破的境界。
她才撑身坐起,靠在一旁的白谨歌当即从浅睡中醒来,连忙上前查看她的状况。
谢簌黎没再让白谨歌探脉,颔首谢道:“多谢兄长。”
“师姐何时与我这样生分了,”白谨歌并未坐在床边,“宸王殿下昨日守了你半宿,我让他去旁边睡了,才捡回一条命,铁打的身子也撑不住。”
两人一瞬陷入沉默,白谨歌穿着昨日的一身白衣道袍,不染半分尘埃,还是那个光风霁雨的不寒宫承雯殿长老。三年间两人聚少离多,随着年岁渐长已不再似儿时一般亲密无间,两人自小一同长大,从他的眼睛中谢簌黎能读出来他想问什么。
“值得,自师父离开后这是我做的最值得的一件事。”
她回答了白谨歌日前的发问,目光炯然又异常坚定,如今的谢簌黎早已不再是那个怀着一腔孤愤离开师门的姑娘,手中的应辞剑也不再是取人性命的兵刃。她清晰的知道自己所寻的道是什么,不会再受任何人的摆布和愚弄,师门中的尊长不行,白谨歌这个至亲的兄长也不行。
应辞剑寒,可白谨歌所认识的两代不寒宫宫主却都是至情至性之人,过往他喜欢一分分仔细观摩面前之人的眉眼,可现在他却不敢再与谢簌黎对视。
他低下头去,似是对谢簌黎阐述又像在喃喃自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是谢簌黎京城游学归来后所明的心志,原以为只是一句孩童间的戏言,却不想在那以后她一一践行了自己的许诺。无论是投身医圣门下,还是四方行医问诊,亦在天灾之年顶住师门尊长的压力倾尽全力救助苍生。
白谨歌从此时明白,谢簌黎所做的一切并不是意气用事,也不是在与微谷真人等人抗衡,多年远行少有还家只因此处再无懂她之人,而自己却仍坐井观天依旧沿袭旧制。不是谢簌黎将她推开,而是自己停滞不行,以至于再也无法跟上她的脚步。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我错了,”白谨歌摇了摇头,不再眉头紧锁,“是我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终日习文练武却已三年无所存进,不像师姐已然跻身一流高手前列。”
“谨哥对武道的体会不逊于我,只是门中庶务繁忙不免被牵住阵脚,他日若能江湖游离突破不过是一念之间。”
这些话并不是谢簌黎的安慰之言,于她自身的经验而言,破境大多都在心有领悟时转念之间便可自行突破。破境就好似读书人考取功名,日积月累到足够丰富,临考时下笔如有神不过一笔文章;若略欠火候些,临场闭关突破也是常有之事。可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少不了要破除迷障寻找答案,这也是江湖中人将境界提升称为破境的原因。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破境的层数并不是评价一个人武学境界高下的唯一标准,只是最为直观。就像大越朝中第一高手齐阆,他与吴振同为破境六层,但齐阆战力却更胜一筹。
如今谢簌黎肩比往昔的谢清,然全盛之下却不敢言自己与吴振一战能取胜,这不单是境界高下,更是经验与对阵时的临场变换。更何况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他们所见的不过是沧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