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循环,姜婳则是收到了鬼三让人送来的两百斤黄豆,是从没有干旱的地区拉过来的。
她将柴房收拾了出来,准备在里面发黄豆芽。
自家老爹是会做一些简单木活的,这些天她把人从修建学堂的地方逮了回来,让他做木盘。
最后做不过来,她需要三百个,这生意挣的就是时效性,等到干旱过去,红利期就过去了。
姜大强当然是支持自家女儿的,跑去隔壁,把王大柱也拉了过来,两个人一起做。
效率上去了不少,花了五天,终于把三百个木盘做了出来。
姜家的院子里摆满了晾晒的木盘,第二天姜婳就投入了生产,把每个盘子都摆满了黄豆。
再蒙上那天带回来的纱布,姜家人全部帮忙把纱布剪裁成比木盘还大一些的尺寸。
然后学着她的模样,将木盘用纱布蒙了起来,然后再洒上水。
这样的种菜方法他们是真的没有见过,菜不种在土里,怎么种在水里?
不过自家女儿让他们别管,他们也只管干活,不去问七问八的。
种出来了,他们就能看到,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儿的。
其余时间,姜婳不是在锻炼,就是去给豆芽浇水。
天气热,只需要五天,豆芽就把纱布顶起来了。
豆芽发出来了,怎么运出去是难题?
最后想了很多种办法,姜婳都否决了,最后她决定去镇上套马车,反正马是现成的,套个马车用不了多长的时间。
说干就干。
当天她就跑到了镇上,花了一两银子,套了一个耐用的马车,她学着赶马车,除了一开始不熟悉,很快就学会了。
等到后面的时候,就自己赶着回家了。
等到第二日的时候,她将所有豆芽都抬上了马车,纱布没有取下来。
李氏看着神秘的豆芽,开口道:
“闺女,不如留几盘下来,反正家里现在吃饭多,不留也是要去买的,让大伙儿都尝尝鲜。”
她倒是不会吝啬几盘豆芽,一边说话,一边捡着豆芽出去。
“娘,还是你考虑得周到,我都差点忘了。”
一共捡了十盘出来,这一盘也不多,所以她多捡了一些。
这也算个新鲜菜,大家应该会喜欢吃。
驾着马车,行走在林间小道上,姜婳在半路上,远远就看见一辆慢悠悠的牛车,说是牛车,实际上只有一块板子,她一眼就认出来,那是荷花村老伯的牛车。
想着,她追了上去,主动打了招呼。
“老伯,好久没看见您了。”
荷花村的赶牛老伯一看,觉得面前的姑娘有些眼熟,竟一时间想不起来她的名字,只好微笑着回应。
“是啊,你这马车看起来真气派。”
姜婳知道他没有认出来自己,最近廋了一大圈,人也白了不少,不是熟悉的人,确实跟以前的她联系不起来。
“老伯,你不认识我了?我是恶人村的。”
竟然是认识他的,恶人村的姑娘他只认识一个,他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姜婳,总算是对上可了。
“小姑娘,原来是你,这是你家马车吗?”
姜婳点点头,随后两个人并行而走,一边聊天一边赶路。
“老伯,你们村要挖水渠吗?”
赶牛的老伯脸上的皱纹变深,眉毛全都拧在了一起。
“挖,不过村长不打算从你们村子里引水。”
这是啥意思?
她安静地听着老伯说话。
“他号召全村人都上山去挖,从我们村子挖过去,这边的大山没有你们村的山茂密,不过绕了一点圈子。”
这李义果真是小心眼,村长才要了两百斤莲藕,他们竟然舍不得。
不过,那是人家的事情,愿意绕远路就让他们绕。
道了逍遥城门口,她惊讶地看着老伯。
“老伯,今日你要进城?”
赶牛的老伯交了十文钱,长叹一口气。
“没办法,我这也是走投无路了,你也看见了,如今哪里还有人坐我的车,我也不能在家等死,我这把老骨头挖水渠也挖不动,只是进城去看看有没有零工做,要是有人要车拉货什么的,多少能挣点养家费。”
这位老伯她也不是第一次遇见,人品过关,她对老伯道:
“老伯,你在这里找活干,不如帮我拉货吧。”
老伯一脸茫然。
“小姑娘,你要拉什么货?”
“就是我跟这里的一个老板合作的,每四天你就去我家拉一次货,一次我给你三十文,如何?”
一次三十文!
村里的年轻人出去打工,半个月才有三十文,他四天就能挣这么多,那也太多了。
这让老伯觉得有些不真实,真的有这么挣钱的活给他干吗?
转念一想,他一个老骨头,要钱没钱,要人也没人。
不管这小姑娘要送什么,他都要挣这个钱,这样自家的生活也能好上不少。
“行,小姑娘,我认得你家,之前去过一次,这会儿老头子接来来,谢谢你,还愿意相信我这把老骨头。”
姜婳点头,跟老伯说好时间以后,就跟老伯分开了,她赶着马车来到了皮坊,周围的老板见到一辆马车进来,纷纷出来围观。
他们这里能驾着马车来的,要么就是大主顾,买皮子的,要得多,所以要马车来装。
另外一种就是走错道儿的。
闲来无事,他们就想看热闹。
有些人认出来了姜婳,立马来了精神。
谁都知道,鬼三皮坊现在是靠着一个有货的姑娘养着的,个个月都要送皮子来。
所以鬼三的生意比他们好得多,他们看着不是不眼红,只不过,认识鬼三的,都知道这个人是有本事有门路的,一般人惹不起。
每一次这姑娘都是背着皮子来,这一次竟然是用马车拉来,难道真的有一马车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