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传记,上头有个女将军的故事,怎么看怎么眼熟。传记本身除了纸张略显陈旧外,没有任何问题,倒确实可以收下。
料想到姚贞看到这本传记应该会很开心,苍艾接受了这份好意,并诚挚地道了谢。
目送着那位小公子离开后,苍艾回到厢房中,将传记交到姚贞手中,简略地说明了事情经过。
姚贞果然对此感到了兴奋,立刻将书翻开,寻到了记忆中的那个故事。
但看完结局的她很快就将书册放至一旁,面上满是失望。
“怎么了,结局不好吗?”
面对苍艾的询问,姚贞小幅度摇摇头。她凑到前者耳边,将声音压到最低后解释道:“所谓‘最为荣耀的封赏’,是封妃。那位女将军被当时的皇帝接进宫中,得封贵妃,荣宠一生。可我觉得,于她而言,那并非荣耀,而是囚笼。”
苍艾对此表示赞同。
“既然如此,就把我们刚才听到的那一段,当成是最终的结局吧。”
说书已经听完,姚贞在吃饱喝足后感到了心满意足,心思又回到了家中那件还未能做完的冬衣上头。
苍艾猜到她心中所想,当即抢先一步开口道:“干娘,既然我们都出来了,您不想去看看阿珽吗?”
苍艾清楚,作为母亲的她,总会对孩子抱有永不消失的期待。从她之前的叙述中,苍艾做出一个初步的判断。
在她的三个孩子里头,年纪尚幼的杨珽还有被掰回来的可能性。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值得一试。
姚贞愣了一下:“这……可以吗?”
她很少出门,丈夫也从不允许她插手任何同教育孩子有关的事,她之前跟着女儿出门反而遭遇了一些不快。所以这一刻,她感到了迟疑。
“管他的,做了再说吧。”
一刻钟过后,她们坐着的马车停在了学堂门口。
苍艾简单观察过一阵,接着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干娘,我看这书院似乎有守卫的队伍,我们要是这么大摇大摆地进去,估计会被拦下来。不如这样,我先翻墙进去看看情况,要是有合适的路径,再把您给带进去?”
姚贞没有拒绝这个建议,于是她立刻行动起来。
学堂虽然有守卫队伍,但那大概是为了防止学生逃学而设立,专业程度并不高,所以苍艾的潜入极为顺利。
唯一的问题是——
她没有找到杨珽。
就像当初她为了找到三个孩子而看遍王府的每个屋子一般,她再次将学堂的每间课室都看了过去,里头孩子不少,却不见杨珽的影踪。
苍艾隐约猜到些什么。
显然,这个原本就不太安分的孩子逃学了。
但如果这种事经常性发生、或者闹出了很大动静的话,杨承望不可能毫无反应。如此想来,杨珽的逃学大概局限在了较小且可控的范围之中。
苍艾再次翻墙回到姚贞身边,将大致情况与推测同她说过一遍,随后便领着她下了马车,在附近的街巷中找起了人。
姚贞凭着对儿子的了解,一路顺着热闹处寻去。就这么找了一会儿时间,她在一处生意极好的店铺前停下了脚步,对苍艾道:“就在这儿了,我听见了他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