靥如花。
“谢谢江郎中,我很喜欢。”
“比不上你那能生火的桃木笄。”
孟渡想起最初在凤仙坊地道入口,江一木也夸赞过她那支能生出绛紫色火焰的桃木笄。这么久了还惦记着,看来是真的喜欢了。
孟渡从发上取下桃木笄,递给江一木:“喏,送你吧。”
江一木赶忙推辞:“不用不用,大男人带根发笄在身上成何体统。”
“可以藏在袖中,必要时生火用——真的不要?”
“不要。”
“那好吧。”孟渡又将桃木笄插回发上。“不要白不要,这是我亲手做的,才舍不得送人呢。”
“你……”江一木望向她,竟被呛住了,已而一挥袖,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小小声道,“罢了。”
庙会逛到了尽头,一行人折回月牙湖边。湖上星散着各式水灯,好似天上的瑶宫仙境。
大家拿出早已备好的水灯,湖边专门设有笔墨,一排书童在一旁研磨。
孟渡见江一木拾起一支毛笔,望着水灯出神,迟迟不下笔,问道:“江郎中想许什么愿望?”
孟渡为江一木挑的水灯是一颗长生果,虽有几分憨态,但胜在讨喜。
熠熠烛火映在他的脸上,为清隽的面容朦上一层温柔的暖光。
江一木看向她,问道:“孟娘子可知长生果的寓意。”
孟渡回道:“卖灯的人和我说,长生果预示着吉祥如意,福寿安康。”
江一木笑笑:“孟娘子或许不知,长生果还有多子多福的意思。”
孟渡:“啊……”
江一木将手中的毛笔递给孟渡。
孟渡问:“江郎中不写下自己的心愿吗?”
江一木望向月牙湖,嘴角的弧度微微上扬:“河神看见这么多的水灯,这么多的愿望,总要一个一个帮大家还愿。我好像没有什么迫切的愿望,就不占着这个队伍了。”他说着看向孟渡,眸中满含笑意,“况且孟娘子的长生果不是已经寄来最好的祝福了吗?”
“这不一样。”孟渡摇摇头,想了想,说道,“这样,你将心愿一起写在我的灯上,我们二人合用一个灯,就不耽误其他人许愿了。”
江一木笑了:“这也是个法子。”
江一木仔细的想了会儿,说:“就写四个字吧,天下安平。”
孟渡先是一愣,随即了然一笑,提笔写下这四个字,又在天下安平的下面,提上一句“众生普渡”。
其余的人也都写好了,一齐将水灯放入湖中。
水灯缓缓漂向湖心,形成一道愿望的星河,仿佛在那遥不可及的水的尽头,一切愿望终将实现。
天下安平,众生普渡。
孟渡默念着,一抬头,忽觉千千万万的水灯扑朔迷离,光耀刺目的光点时而汇聚,时而飘散。
她心底咯噔一下。
完了。
竟忘了这件大事。
孟渡按住额角,好不容易才止住这突如其来的晕眩。心说,不能再等了。
……
离开庙会,回到府中,孟渡将青昼叫到屋中。
青昼从未见孟渡如此严肃,有些紧张的问:“女公子,没事吧?”
孟渡说:“我们明日出发去一趟郢州。”
当即就收拾好了行囊,因为去一趟就回,不在郢州做停留,所以也没多少东西要带。
翌日天没亮,主仆二人就出发了。
出发前,孟渡去了一趟主楼,她告诉江一木自己有急事需要离开藍州,来回大约五日。又将重明鸟交代给了川柏。
江一木听后,没有问她去哪,也没有问她做什么,只是叮嘱她注意安全。又让杜仲牵来两匹良驹。
杜仲牵了两匹健壮的马候在门口,道:“这两匹都是上好的军马,孟娘子请放心用。”
孟渡让杜仲转达谢意,一刻不敢耽搁,和青昼驾马离去。
孟渡先去了云溪山舍,让掌柜传一封急信给钟离松隐。她亲自起笔,让钟离松隐将「魂简」备好,放在郢州的陈氏米庄,她两日后去取。
安排好后,孟渡骑上马准备出发,然而刚在马背上坐稳,晕眩再次袭来。
这次更加严重,也更加疼痛。
孟渡咬紧牙关控制住了马匹,几乎是低吼着说道:“青昼,扶我下马。”
青昼听见孟渡声音沙哑隐忍,飞身下马,一把接住摇摇欲坠的孟渡。
孟渡落入青昼怀中,再也强撑不住,晕了过去,不省人事。
此时此刻,临江轩中,江一木在屋中徘徊。
刚巧,何老头捧着一竹匾的豆子经过,江一木上前抓了一把散在地上。
豆子散开。
是逢凶化吉的卦象。
有风吹来,豆子在地上滚了滚。
那逢凶化吉之人,竟指向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