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里一到下雨天,茫茫四野的林间到处浓雾缭绕,人行走的道路都是泥泞,坑坑洼洼的。
白书宁为了尽快到村西,沿着田埂抄近路,奈何野草丛生,结果没出家门几步,白书宁身下衣摆已经又脏又湿。
白书宁虽急着赶路,但一眼就注意到村口远处的河面比往日高涨不少,已经彻底漫过人行走的石桥,裹着泥沙的河水浑浊不清,更是湍急滚滚,人若稍有不慎掉入,绝无生还的可能。
这实在太凶险了。
她面色越来越凝重,抬头看了一下天气,随后见梅姐跟上来,立马了解情况。
“瞧着这天,这雨怕是要连续下几日,村外那条河水开始上涨,村子里可有其他地方受灾?学堂那边如何?对了,村西究竟伤亡多少?”
追上来的梅姐本来一脸担心,正欲继续劝,一见到白姑娘如此严肃,接二连三的询问,梅姐其实心里也堵得慌,村西是何惨状她最清楚,村民被树木乱石划伤又泡过水,当下最需要大夫,刚刚来找金大夫给受灾的村民治伤,就是因为县衙派人来救灾需要些时间。
梅姐未答言,白书宁停下脚步,梅姐自然也跟着停下来。
白书宁转身望着她,冷声道:“梅姐,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也知道你在顾忌什么,可既然你叫我一声白姑娘,那么……那件心照不宣的秘事,是不是该彻底抛却掉?再说梅姐应该知道,我祖辈向来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沸水敢蹚,烈火敢踏,而我尚有一己之力,又岂会有己无人?”
说完,她继续跑着赶路。
从古至今,天灾难防,不可避免,定会伤亡无数。
眼下事态紧急,白书宁只是做自己认为正确且力所能及的事而已。
留在原地的梅姐眉头一跳,急忙又追上去道:“白姑娘!这事是我轻虑了,不过白姑娘放心,这河水虽然上涨,但是危及不到村子,学堂那边已经一早停课,孩子们都在家里。目前只有村西受灾,不过村西这个地方,背靠山且地势低,住着人户也少,就十几户人家,幸好有人提前发现滑坡的迹象,大多数村民及时撤退没有性命之忧。”
“但是……”梅姐顿了顿,面露哀容,“有三户人家未及时撤离,全部被埋,无一人生还,其中三户包括刘根英一人,谢晴一家四口,还有李婆婆祖孙二人。”
“什么!李婆婆死了!”
白书宁惊讶出声,蓦地又停住脚步,冰冷的飘雨落在她的脸上,仿佛心跟着凉透。
刘根英是死有余辜,可其他人不该如此,尤其是李婆婆,昨晚明明还与她见过面,好好的一个人,突然就没了。
梅姐见她垂首不言,神色哀恸,跟着也停下来,轻声安慰道:“桃花村这一次突发天灾,简直让人防不胜防,不过生死由命,白姑娘切莫太难过,他们的身后事村里会好好料理的。”
“衍衍,他在我那。”白书宁道。
梅姐先是一愣,待反应过来后,脸上露出激动不已的神情。
“这!这!这太好了!”
“梅姐,我们边走边说。”
白书宁想了想,眼下情况紧急不再停留,一边快速前行一边将昨晚一切同她说,梅姐默默地倒吸一口凉气,“幸好衍衍那孩子没事,不然又是一条人命。”
可既然孩子安然无恙,日后该何去何从?
桃花村毕竟是个小村落,邻里间是什么情况彼此都清楚,每家每户土地固定,平日里都是省吃俭用,要是多添一张嘴,孩子小到还好,吃不了多少,可一旦到长大了,这加起来得花不少粮食。
李婆婆年纪大了,先丧妻后丧女儿与女婿,接连二三的打击对她来说都是灭顶之灾,如今咬着牙坚持着,就是顾忌年幼的孙儿。
在世时就考虑到往后的事,曾给衍衍提前寻找愿意收养的人家,李婆婆都不咋满意,如今她老人家不在了,按理说村里的老辈不会坐视不管,定会给衍衍找个去处,可不管怎样,亲疏有别,不是亲生的必然会有差别对待。
前不久李婆婆就找她询问过,曾将衍衍有意托付给白姑娘,她自然能理解也支持她这么做,白姑娘品貌俱佳,仁心仁义,那是李婆婆目前最好的选择。
不过从白姑娘刚刚的话里,明显就已经拒绝了此事,可如今李婆婆发生意外,那衍衍这孩子就彻底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往后的日子怕是更难了。
而此事最好的结果,必定是李婆婆生前未如愿的期盼,可她并不想因为突发此事束缚了白姑娘。
梅姐望向身旁人的白皙侧脸,想要从她沉着的脸上看透她此时所想,白书宁察觉到对方的视线,明白衍衍这事确实需要一个处理结果。
因体质问题,不得不养病,因此意外与桃花村结缘。
这里村民为人热情,平日里亦是对她多加照拂,送各种自己做的吃食,一年时间不长不短,却让她对这个村子有种说不上的乡土之情,仿佛回到乡下爷爷奶奶的家。
一世邻居情,身处异世,也犹感倍亲。
白书宁想了想,道:“我知道梅姐想问什么,李婆婆不在人世,可毕竟还是有远亲,当然衍衍若是愿意跟着我,我定会好好善待他。可衍衍虽然年纪还小,却已经开始识人知事,这事还是依他所愿。不过李婆婆女儿与女婿生前辛苦挣得些家业,就怕这些远亲抚养衍衍用心不良,所以还望梅姐多多费点心思。”
她毕竟是村外人,有些事不方便掺和。
对于这个回答,梅姐心里涌上一丝欣喜,知道此事留有余地,“白姑娘,提醒得是,我会的。”
李婆婆家里的情况,她最清楚,当初李婆婆的女儿与女婿罹难,那些所谓的远亲丑陋的嘴脸显露过,李婆婆自己也是心知肚明,不然也不会另给衍衍寻人家。
白书宁一行人很快就到避难地,村西受灾后,村民全部转移到靠近村西以前搭建的旧学堂避难。
不过来时看见远处村西一片狼藉不堪,有的房屋岌岌可危,有的被泥沙冲毁,好在村民已经到了安全的地方。
旧学堂虽是简陋些,但好在提供了短暂栖身之地,村子邻里和睦,其他村头没有受灾的村民都纷纷冒雨过来帮忙搭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