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姜没去过照相馆拍照,但她想了一下,既然要拍照,肯定要穿得比平常更漂亮些,她把衣柜打开,挑了半天,最后选了一件鹅黄色的裙子。
姜姜有很多衣服,都是她妈妈给她买的,她妈妈对自己不太上心,但是非常热衷于打扮闺女,姜姜身上穿的衣服,永远是时下最流行的款式,衣柜里装不下了,有些衣服只能挪进大箱子里,这条鹅黄色的裙子是何桂娟上次去省城学习的时候给她买的,姜姜还没有穿过呢。
姜姜将裙子换上,又给自己编了个简单的马尾辫,照了镜子,确定没问题,才背着布包出门了。
今天不上课,她到照相馆的时候人不多,等了一小会就拍上了。
姜姜在旁边的沙发坐着等照片洗出来。
等了一会,一头爆炸卷发的摄影师过来,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问她,“小姑娘长得真漂亮,你这个照片我们能不能多洗一版贴在门口当广告?你这次拍照我们就不收你钱了,算是付给你的酬劳。”
姜姜考虑了一下,拍一张照片要一块五,既然可以免费她何乐不为,要贴在门口就随便他贴好了,反正她又没有什么损失。
她点点头,“可以。”
摄影师脸上露出笑容来,他激动地和姜姜握了手,“太好了,谢谢你小姑娘,真是太感谢你了。”
姜姜连忙起身同他握了手,“您太客气了。”
他把洗出来的照片交给姜姜,为了表示感谢,他还送给了姜姜一个木质的相框,除此之外还多洗了几张照片送给她。
姜姜从里边挑了一张照片装到信封里,贴上邮票,确认了好几遍寄件人地址,才将信寄出去了。
寄完信后,姜姜去了杨师傅的裁缝铺。
允许私人经营后,杨师傅在女儿女婿,以及姜姜父母的帮助下开了这个裁缝铺,店面不大,位置也不太好,而且现在也开始流行成衣了,但杨师傅店里生意还是十分兴隆,有不少年轻的姑娘都喜欢在杨师傅这里定做结婚的衣裳。
除了姜姜外,杨师傅还另外招了两个做工的学徒,姜姜到店里时,其中的一个学徒阿源正拿着鸡毛掸子打扫灰尘,看到姜姜过来,便停下了打扫卫生的动作。
“小师姐,杨师傅闺女和女婿过来了,正搁那屋里说话呢。”
两个学徒比姜姜跟着杨师傅的时间迟,虽然他俩比姜姜大好几岁,但一直开玩笑地管姜姜叫小师姐,姜姜刚开始还不习惯,但时间长了也就免疫了。
姜姜点点头,“那我就先不打扰他们了,我再看去一下那个客人的衣服。”
“行,在桌上放着呢。”
姜姜到了里间,她将布包解下来放到一旁的桌子上,垫着透明玻璃桌上的摆放着一件红色的新娘礼服,这是姜姜第一件给新娘子做衣服,上衣是一字襟的样式,袖子是有些微微镂空的设计。
新娘的身材纤细笔直,姜姜便将礼服做成了改良旗袍的样式,开叉大概开在膝盖以上一点的位置,既保留了旗袍的韵味,又显得端庄大方,其实时下结婚都流行穿粉红色的结婚礼服,有不少年轻姑娘都觉得红色老气,但姜姜和客人商量了一下还是决定做红色的礼服,其实红色的礼服也能做得很时髦漂亮。
姜姜轻抚着礼服,用熨斗将衣服熨烫平整了,才收到盒子里面,除此之外,姜姜还给做了一个红色的珍珠头纱,以及一个精致的绢花手环,这是姜姜自己单独掏钱买材料做的,就当是她送给她这第一位客人的新婚贺礼了。
过了一会,杨师傅走了进来,他看了眼姜姜做好的礼服,赞许地点点头,“完成得很不错。”
得到杨师傅的夸许,姜姜脸上露出笑容,“谢谢师傅。”
虽说一直以来,都是杨师傅传授姜姜裁缝的手艺,但另一个程度上,杨师傅感觉姜姜更像是他的老师。
不同于他的规矩,图案和款式都是固定的,姜姜对于做衣服方面总是有很多独特新奇的想法,行针步线间总是充满灵气,也给了杨师傅很多的启发。
很多时候他们交流,不像师徒,倒像是朋友。
其实最近这段时间,杨师傅心里也有一种想法。
他感觉自己应该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再教给姜姜的了。
两人正聊着天,门口传来杨师傅女儿的声音,“爸,姜姜,出来吃饭了。”
姜姜忙出去帮着摆好碗筷,杨师傅的女儿玉英原先在棉纺厂工作,但允许私人经营后,厂子是越来越不行了,正好丈夫办了个小食品厂,玉英就提交了买断工龄的申请,到丈夫的小食品厂当会计去了。
菜都是他们买过来的,有清蒸鱼、凉拌猪耳朵、红烧鸡块、凉拌茼蒿和腊肉炒竹笋,十分丰盛,杨师傅女婿还给杨师傅带了酒,他们两口子忙着厂子的事,已经很久没有和杨师傅一起吃过饭了。
“姜姜,上初中还习惯吗?”玉英给姜姜夹了一块挑净鱼刺的鱼肉,她比姜姜大十几岁,一直都拿她当小妹看的。
“习惯着呢,而且上了初中也不用自己带饭了,只要交了钱就可以在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这样一来,她妈妈也不用花时间给她准备午饭带去学校了,不过何桂娟夫妻俩心疼女儿,还总塞零花钱让她去外面小饭馆改善伙食。
玉英看了一眼杨师傅,笑着对姜姜道,“对了,我刚才看了你做的衣服,好漂亮,能不能也帮阿姐做一套新衣服?你姐夫下个月有个生意要去省城谈,我到时候陪他一起去。”
姜姜急忙放下筷子,“当然可以了,只是我经验不够,也不知道到时候做出来效果怎么样…”
“没事的,阿姐相信你。”
姜姜点点头,“那好。”
“行嘞,就这么说定了。”
玉英又给姜姜夹了些鸡块和竹笋,“多吃一点……”
姜姜在裁缝店待了一整天,一直到下午五点左右她才离开了裁缝店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