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修好(2 / 4)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觉得我可以开始动手尝试了。”

实验室里另外一个老师脸上的不赞同都快溢出来了,虽然说刚才刘成福是讲得很详细,但那是对大学生而言的详细。

你一个小孩子,就这么听了一遍,又没有拿什么东西去记录,真以为自己能每个步骤都做下来不出问题吗?

而且就算是这么详细,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其中不乏理论知识学得很好的学生,这就是他们这些老师排除万难都要建这个实验室的意义。

不过,这老师也没上升到对沈春雨有什么意见的高度上,他只是单纯的对可能出现的浪费宝贵的实验资源而不满而已,他太知道所有的实验资源来得有多不容易了。

沈春雨一个看起来只有六七岁的小孩子,估计也没到懂这些东西代表什么的年纪,小孩子喜欢逞能都是公认的了。

比如说学校里知名的案例就是小赵老师家里的那孩子,好奇收音机里面有什么,就趁爸妈不在家的功夫偷偷摸摸把东西拆了,拆完就算了还装不回去,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装不回去,是零件都找不全的那种。

听说那孩子一开始还想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少了零件他也不知道,把零件胡乱往里面一塞,外壳恢复成原样以后又放了回去。

直到他爸想听收音机的时候发现不出声了,拆开来一看瞬间就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那收音机里面的惨相学校里的老师也是看过的,只能说打孩子有时候确实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

所以这个老师心里也有点暗暗期待沈春雨到底能操作出来个什么产品的,也希望沈春雨在失败之后能迅速承认到错误,那他会觉得虽然浪费了宝贵的材料,但是让一个孩子知道了脚踏实地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也是值得的。

当然,这并不影响他心疼即将被浪费的材料。

这老师心里的小本本已经翻开了,他想好了,看刘成福老师的样子,估计这小孩他挺爱护的,到时候不一定舍得说重话。

他就不一样了,他觉得自己得把对方没一个错误的地方都记住,然后对照刘成福老师刚才讲的所有操作注意事项,给这个孩子好好的上一课,告诉告诉她什么叫虚心学习。

在刘成福的紧张与他的隐隐期待中,沈春雨稳稳当当地开始了操作。

准备施焊的过程,这位老师就在心里狠狠地给沈春雨打了个×,太粗糙了,认位置一点都不仔细,看上去就是两边大致扫了一眼,看起来也没有检查烙铁头是不是干净。

哦,也对,这小孩都不一定知道干净的烙铁头长什么样,她就算检查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

接下来就是对焊件进行加热了,这一步刘成福捏了一把汗,既怕沈春雨找不到位置,又怕她操作的时间过长或过短,无法完成对焊件的正确加热。

但是,沈春雨对时间的把控好像看上去没什么问题,选的位置是很好的位置,加热的效果看上去也正正好的样子。

巧合,绝对的巧合,像学校里的学生进行操作的时候,很多都容易在这一步的时候出问题,一般一次成功的学生并不很多。

接下来就是焊锡丝的融化这一步了,这一步最大的难点就是选取适量焊锡在工件上进行融化,不管是“适量”还是“充分熔化”,都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学生们选取的焊锡有时候多有时候少,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老师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一般会根据当天的实验内容对这个“适量”进行更具象化的表达,比如说你应该选一段差不多0.2厘米的焊锡进行融化,这都有学生弄得不对。

而“充分熔化”就更困难了,怎么错的都有,属于是你站在部分学生旁边提醒他可以了可以了他都有概率给你做歪来的程度。

刚才刘成福虽然讲得详细,但是选取多少焊锡好像并没有跟沈春雨说,不知道是忘了还是怎么样。

但是沈春雨这一步做下来好像也没出什么问题,焊锡的选取就是刚刚好的样子,熔化得也挺合适的,熔完以后沈春雨动作非常迅速地进行了下一个步骤,一点时间都没有耽误。

最后这个元件成功地被焊接在了电路板上,刘成福迫不及待地检查了一下焊接的结果。

只能说,如果这是他的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他愿意给到学生95以上的高分。

实验室里的另一个老师在刘成福检查以后也接过去翻来覆去的检查了一下,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他在之前并不看好沈春雨能够完成这次焊接,但是她最后所完成的成果是很不错的。

好家伙,刘老师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师,看人的眼光还真准,居然真的让他发现了一个好苗子,这操作看起来真的比学校里的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操作的时候熟练很多。

要不是她的年龄摆在这里,你说她之前经过了多次操作的实践也挺有说服力的。

刘成福又把电路板拿了回去仔细的检查了一下,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准备让沈春雨用全新的电路板进行一次操作,不过这次焊接的难度会更大一些,是自己目前要进行的实验中所需要完成的焊接。

沈春雨不知道刘成福接下来布置给她的这个任务有什么意义,反正对她来说都没什么难度,但是在场的另一位老师对此心知肚明。

他有心劝刘成福再谨慎一点,但是想到刚才沈春雨操作中的表现,又觉得好像也不是完全不能进行尝试。

这次实验的结果和刚才的过程比起来没什么太大的差距,对沈春雨而言就是多了几个需要焊接的元件而已。

但带给刘成福和另外这位老师的震惊却远甚刚才,因为这次他们是真的确定了,沈春雨对于焊接点的选择极其快速又极其准确,往往是他们还没确定的时候沈春雨就已经拿了焊锡开始操作了。

能做到这种,要么是多次操作后所养成的判断能力,要么是一种天生的直觉。

前一种怎么看怎么不现实,至少这位老师确定自己做不到这么快地判断,所以只能是后一种了。

真是可怕的天赋啊,他不由在心里感叹了一下,虽然他早就已经知道这世界上有天赋的人在兑现天赋的时候是多么另普通人绝望的一件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