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何种身份来问? 若是尚书台的侍中,那便是以天子臣属的身份发出质问。 问的是她乔琰手握先帝给出的托孤旨意,却为何要在此时行越权之举。 若是以洛阳令的身份发出质问,那问的就是乔琰此举是否要令洛阳民众成为她犯上作乱的棋子,从而为这些人争取到他们生存的权益。 若是以颍川荀氏子弟,那问的是乔琰推行昌言的举动,是否意味着她要开始堂而皇之地站在世家的对立面。 如果说,弘文馆的选拔和印刷术的出现,都让培养人才上极有本事的颍川荀氏只见到强者愈强的机遇,那么昌言的出现却让他们看到了乔琰出手打压世家的潜在征兆。 他不能不问上一问。 若是以大汉子民,他要问的便是这天下归汉统的认知为何好像要在乔琰这里做出打破之变! 荀彧不是个傻子,甚至是个在政治上有着格外敏锐认知的“王佐之才”。 当年他可以觉得,他一度对乔琰的忠心用心做出怀疑的,实在是一件大为不妥之事。 毕竟从当时乔琰的种种表现中,谁也说不出她半个错字。 可如今他也可以察觉,在这等对抗天象流言的冲突中,于暗潮汹涌间浮出水面的,并不是在被长安诸人逼迫到绝境之下不得不做出的反击,而是早有预谋的借机而上。 就算乔琰并没有将自己在长安朝堂上的待遇提拔到剑履上殿,也就算她并没有在原本的列侯爵位之上去争取什么封王的待遇,也并不能改变一个事实—— 她已不是当年荀彧初投长安之时的大司马了。 大汉衰微,乔氏日盛。 就此滋生的取而代之野心不难理解。 天下动乱,大司马治下独安。 有那一句“豪杰之当天命者,未始有天下之分也”横空出世,同样不难解释。 可理解是一回事,能接受是另外的一回事。 荀彧垂眸看着被乔琰推到他面前的茶汤。 茶水清冽,几乎不见茶叶渣滓。 世人皆知大司马喜好清茶、烈酒、奶茶,今日以茶会客,正是接待君子之道。 他开口问道:“若是以这天下民众之中的一员相问如何?” 乔琰回道:“今天下饿狼守庖厨,饥虎牧牢豚,于是有祸乱并起之事,白骨露野之景。去岁洛阳旱疫二灾中你已有所见闻,虽有我等尽心竭力,然上有贵胄门阀盘根错节,刘姓宗室划地为治,下有坞堡高墙荫蔽强弩,隐户私兵结队成群,以致饿狼饥虎实难杜绝。敢问文若,以何治之?” 这依然是抛出了一个问题来对他做出回应。 但这远比上一个问题难回答得多。 “饿狼守庖厨,饥虎牧牢豚”之言,对于方今的时局恰是最合适的比喻。 那些本已掌握了这社会之中绝大部分财富的存在,却还在以最为贪狡的胃口意图侵占更多的 土地, ⅓(格格♀党文学)_⅓, 留下的民众能品尝到的也不过是残羹冷炙和余下的骨头而已,甚至还要被逼迫着豢养牲畜,捕猎寻食,耕作得粮。 到了天灾大疫之年,他们又变成了那些饿狼充饥的食物,又或者是渡河之间的垫脚石。 以何治之? 像是陈群等人所框定的法令秩序固然对于五刑有了更为严格的划分,但若是无人先一步对着这样的存在做出状告,他们也显然还能保持着先前的安稳度日,根本不会站在被审判的位置上。 除非…… 没等荀彧做出一个答复,乔琰已先一步说了下去,“天象有变之前我曾经和你说过一句话,我说无论要冒着不知多少人的指摘和反对,也必须先将其打破,才会有破茧重生的机会,我也说,眼下的水面还不够平静,我在其中没有任性的资本,必须等到时局平定,才能有改换青天的机会。” “但这出赤气贯紫宫便能引发的波澜已让我明白,只要我还坐在这个位置上,代表着并不需要背靠家族的支持,便能成为天子之下的第一人,代表着下层的庶民黔首能执掌自己的命数,我便不可能安稳地将这余下四州的土地收入囊中!” “这世上怎么会有人在察觉危险临门的时候坐以待毙呢?” 乔琰抿了口面前的清茶,言谈依旧得体,但坐在她对面的荀彧,却实在不难从她的脸上看出一派对数月前给流言推波助澜之人的嘲讽,“颍川荀氏,一门八龙,陈氏三代,真人东行,但这世上的世家豪强并非人人都有荀氏和陈氏子弟的觉悟和乐享清贫。陛下恪守勤俭,刘玄德有民众请命,然这大汉宗室更迭间却也有荼毒庶民、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存在。” 她字字笃定地说道:“文若,我没有选择了。我不放心将被我一兵一卒夺回的疆土交到这些人的手中。” 在这“我不放心”的四字从乔琰口中说出来的那一刻,荀彧清楚地听到了她话中绝不容转圜的意味。 她何止是不放心将这些疆土交到那些饿狼饥虎的手中。 她是不放心那才从百年羌乱之中回过一口元气来的凉州重新回到四分五裂的状态,羌人部落的彼此倾轧和对大汉官员的誓不服从变成那片土地上的主流。 不放心才因长安朝廷建立而回到沃野千里、渭水泽被的关中回到数年前蝗灾侵袭,凉州兵卒进犯的状态。 不放心并州、幽州因地处边陲而为中央的世家贵胄所放弃,于是多年间常有关外胡虏进犯,频频面临生死险境。 不放心扬州、交州重归那等山越、南蛮内乱的局面。 也不放心每一个眼下活过了天灾之年的民众重新被褫夺土地,像是牛马一般为人所驱策,将她所教化引导的种种知识重新遗忘,成为每一场交战每一笔赋税中并不会被人记录在案的存在! 既不放心旁人来做这个天下至高权柄的位置,那就只能由她来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