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第二种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如是则一切事情,全国中外各长官,都直接和皇帝产生联系,其他旁人全都不知道。全国政治变成了秘密政治。
明代比清代更独.裁。因为皇帝背后有全部满洲人撑腰。一个皇帝要独.裁,他背后定要有一部分人强力支持他。中国历史从秦以后,历代皇帝的背后就没有这样一个固定的力量。读书人是在拥护皇帝,可是读书人拥护皇帝比较是公的。因为读书人不是皇帝的私势力,而且读书人也不是一个固定的集团。
清代的六部尚书也沿袭明代,但清代六部的权小得多。六部尚书不能对下直接发命令,所以不能称其为行政首长,更不同的是六部尚书侍郎对皇帝皆得单独上奏。从前的六部,每部一尚书,一侍郎,分别为正副长官。清代则要满汉分开,所以有一个部两个尚书四个侍郎,六个长官都可以单独向皇帝讲话。如此六部不能做事,全国事情当然就更集中到皇帝。
中国传统政治,若说凭技术,也已有两千年的经验,但有它可宝贵的地方。最可宝贵处,就是在公开。一切事情都是公开的。因为有制度存在,一切凭制度处置,要不公开也不可能。
清制不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即没有出版自由、结社自由、言论自由。明代特别鼓励公开发言,其实历代都是,只有清代才不许人讲话。
在清代,布政使是最高地方首长,而清代在布政使上面又常设有总督与巡抚,他们变成正式的地方地政首长了。这种制度还是一种军事统制。可真到军事时期,总督巡抚仍不能做主,还要由中央另派人。总之,清代不许地方官员有真正的权柄。
满洲军队称八旗兵,为国家武力主干,全国各军事要地,都派八旗兵驻防。下面的绿营实际的将领还都是满洲人。兵权可以说完全归这个部族。
因为满洲人私心的法术,在中国境内无端划出许多处禁地,如关东三省,形成许多特殊区域。
如说考试制度是一种愚民政策,清代是当之无愧的。清代的部族政权,不想把政权开放,考试只是想让汉人尝到一点甜头,开放政权之一角落,作为一种妥协的条件。元清两代部族政权下的考试制度,绝不该与中国传统政治下的考试制度相提并论。
满洲人对蒙古和内蒙特别怀柔,尤其对蒙古人,更是刻意拉拢。他们的一切政策,是拿满洲部族来控制汉人,又再拉拢怀柔蒙藏来挟制汉人。
满洲人最高明的政策是存心压迫中国知识分子,而讨好下层民众,来分解中国社会的抵抗力。总之,他们一面在怀柔藩属,一面在笼络知识分子来减轻抵抗,又一面压迫知识分子而讨好下层民众。
清代只需要有服服帖帖的官,不许有正大的人。结果造成了政治上的奴性、平庸、敷衍、腐败、没精神。政治腐败了,纵使想讨好民众,民众也得不到实惠。
中国近代的太平天国,并不是推不翻满清,但他们同时还想推翻中国的全部历史,所以他们只会失败。若太平田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
若全部传统文化被推翻,一般人对其国家以往传统的一种共尊共信之心也没有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到底还脱离不了权。而政治权的稳固,一定要依赖于一种为社会大众所共同遵守、共同信仰的精神上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