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几口,沈于归不禁赞叹道:“嗯,这莲花鸭签不错!阿黎,来,你们都来尝尝!”
于是厨房中每人皆来夹了几片,这一盘刚出锅的莲花鸭签便被吃得差不多了。
阿黎放下竹箸,提议道:“姊姊,这莲花鸭签虽是好吃,却未免有些干巴,若是配上一碗面条或是羹汤,那便再好不过了。”
此言一出,众人皆纷纷赞同点头。
阿竹道:“娘子,近日汴京城中甚是流行云英面,要不娘子就做云英面与方才的莲花鸭签搭配吧?”
沈于归想了想,点头道:“好,那就云英面吧。”
话说起来,这云英面确实是汴京城时下最为流行的面食之一。其做法出现于本朝,也不知怎么的,就大火了起来。
这云英面说不上精致,倒还有些像后世的大杂烩,不过当下的汴京食客却很吃这一套,故而城中大大小小的食肆、脚店里皆能见到这碗云英面的身影。
想要做这云英面,所需食材种类繁多。想要在初春时节一口气收集这么多食材,确实并非易事。但这里可是都城汴京,全国各地吃食玩物皆聚于此,故而其过程虽说有些麻烦,难度却没有那么大。
沈于归清点了一下脚店中尚有的菜蔬,对于做云英面所需却没有的食材,沈于归便派了闲汉去汴京城各处买去。这些闲汉跑腿又快,没过一会儿,所需的食材便全部备齐了。
所需的食材种类挺多,有藕、莲、菱、芋等等。橱役先将莲藕表层的污泥洗刷干净,去了外皮,露出白嫩的藕身,又将其切成藕片,放于一旁备用。
莲藕产于夏秋,如今却是初春,按照道理来说,此时的莲藕正是反季。不过城中多有菜农,将秋日里收获的莲藕泡于清水之中,冬日里的低温与频繁更换的清水便能保持莲藕新鲜不烂。
处理好了莲藕,接下来便是莲子。莲子的处理步骤则要简单得多,只需剥了外皮,剔除莲心,只取莲子即可。
之后便是菱角与芋头。菱角同莲藕是一样的,皆是在清水中泡过一个秋天。
橱役们将菱角在水中泡约一盏茶时间,方才取出,在菱角底部切上一刀,白嫩的菱角肉便露出来了。
再将切掉的刀口部分调转向下,在菱角两侧再各切一刀。此时力度与厚度亦要谨慎把握,既不能切得太多,浪费菱角肉,也不能切得太少,不然后续无法剥皮。
将菱角大致切开,接着便用手握住菱角两端的尖角,拇指放于菱角凹陷处,均匀用力,无需多大力气,只是轻轻一掰,菱角皮便断开了,露出完整的菱角肉。
捏住已经露出的菱角肉,轻轻松松便能将其取下来。而另一端的菱肉亦已经能轻松拿下了,如此,一个几乎完整的菱肉就剥出来了。
虽说整个过程还是有些麻烦,但若是熟练了,剥菱角的速度也能练得飞快。
最后剩下的便是芋头。剥芋头皮可是个不小的难题,为了防止芋头的黏液引起手部瘙痒,沈于归便想了个好方法。
沈于归取了一根竹箸,插进芋头,将其固定住,一只手持竹箸,一个手拿着菜刀,将芋头的皮削掉即可。如此一来,手便无需接触芋头的黏液,自然就不会过敏了。
此种方法甚好,脚店中人将所有的芋头皮皆削了个干净,什么意外情况也没发生。
将菱角与莲藕皆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状,又取了鸡头、荸荠、慈姑、百合等,该削皮的削皮,该冲洗的冲洗。
等到所有食材全部准备就绪,沈于归将这些食材全部混在一起,又取一块彘肉,将肥腻部分割去,纯取瘦肉,细细切了肉丝,与先前那些食材堆放一处。
这九样食材堆放一处,颜色、形状各异。粉嫩的瘦肉,配上白嫩的莲藕、莲子,芋头与荸荠颜色虽也是淡淡的,却总是不如莲藕与莲子的颜色清冷,洁白的百合花瓣亦在其中添加些颜色与芳香的点缀。
沈于归将装着所有食材的瓷碗装进扇屉,生了火,开始蒸制。
待蒸上一个时辰,时近正午。估摸着扇屉中的食材也蒸得软烂了,沈于归便灭了火,打开扇屉来看。
轻轻用竹箸戳一戳,芋头这种本就软烂的吃食自不必说,即便是莲藕、荸荠等亦是软趴趴的伏倒一片,如此便算是已经蒸熟了。
沈于归将这些食物皆拿出来,装于碗中,放在窗边。一排排瓷碗整齐排在窗沿上,如同一排站岗的哨兵。窗边空气流通最快,碗中的食物也能冷得快些。
待碗中食物从烫手变为温热,沈于归便将其皆倒入石臼之中,细细捣捶。将软烂如泥却还非泥的食物统统彻底捣碎成泥,各种食物的颜色亦混合在一处,呈现出极淡极淡的晚霞颜色。
眼见手中食物皆捣好了,沈于归朝着门外喊道:“阿黎?”
沈于归还未来得及喊出第二声,便见一个脑袋探进来。
“去脚店中看看,方才嘱咐阿竹出去买的砂糖与蜜,如今可买到了吗?”
阿黎应着,“噔噔噔”跑去脚店中查看情况,不一会儿便直接将阿竹带了来。
阿竹手上拎着个麻布袋子,看着似是还有些沉。沈于归帮忙接过,打开来瞧。
麻布袋子中占据主要重量的便是一个深色陶罐。罐子不小,罐口用布包着,又系一道麻绳。麻绳特意留出一截,这样买者便能直接拎起提走了,方便得很。
沈于归用手握住麻绳,只是向上一提,便将整个陶罐带出来。放于桌案上,打开来,只见罐中蜜颜色较深,偏黄褐色,却是晶莹剔透,几无杂质。
沈于归只是看上一眼,便知道着蜜没有买错,乃是产于蜀地。蜀地的蜜较其他地方所产的蜜,颜色上要更深些,故而一眼便能看出。
沈于归用匙取了三匙蜜,加入方才捣碎的食材中,又取出麻布袋子中剩下的一个油纸包,打开来。
里头便是砂糖,形状如同盐巴,却比盐巴的颗粒要更大些。沈于归亦加了些盐巴于食材中,方重复先前不断捣捶的动作,将新加入的蜜水与砂糖一同捶打混合均匀。
待捶到腰酸背痛时,石臼里的团状吃食亦做好了。沈于归将其装入碗中,只需再用手轻轻揉捏一会儿,使其表面光滑成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