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大帅威武!” 一时间,天下不知少人之喝彩。 军帐中的岳飞却是怔怔出神,神惆怅。 其子岳云十分不解:“爹爹何事烦?今日之,天下人当知爹爹神威!” 谁知岳飞却摇头叹了口气:“使宗留守未死,王善之流或不至于复而盗,我等早已戮力北伐。我宁愿不这威名,只望天下义士同协力,共复大宋山河!” 正如仙人言,那本该是他的战友啊! 倘若可以,他更希望将屠刀对准金人。 相比之下,剿灭盗匪的战绩何足夸耀? 黯然一瞬,又想起如今万事俱备的北伐计划,岳飞的顿时急转直上。 不再轻的他难得如轻人一般气风发,他起身眺望北方,满腔豪壮志。 “……宗留守的遗愿,就实了。” “……迎回二圣,收复河山,就在今日!” · 【此,被击溃的王善等人转战地,却屡次败于岳飞之手,化作他上升的功勋。岳飞却并未因不断上升的官阶而欣喜。】 【他投身军伍,从始至终只北伐抗金。奈何身在杜充麾下并没有这样的机会。】 【建炎三,历经扬州逃难和苗刘之变,天子赵构去皇帝尊号,以康王的名义完颜张翰上书,请求金人的宽恕,言辞之卑微,足以令世人之侧目。他毫无廉耻的屈膝却只换来金人愈加猛烈的打击。】 【东京开封再一次直面金军的兵锋。但这一回,却没有宗泽站出来予以反击了。】 【——杜充毫不犹豫地决定南逃。】 【了甩锅,他自己率主力南下,令副留守郭仲荀留守开封;郭仲荀如炮制,自己跑路,将烂摊子丢给了判官程昌宇;程昌宇有样学样,将留守的责任丢给了上官悟;幸而上官悟没有继续甩锅,他留了下来,一直坚守到汴京陷落的最一刻。】 【——那一刻,我想岳飞必然是羡慕上官悟的。令杜充等人畏之如虎的留守之责,在岳飞这样的人眼中,却是求而不得!】 【当他得知自己必须跟随杜充一路南下,将北方之地拱手让给金人,不禁义愤填膺:“中原之地尺寸不可弃!”】 【可岳飞的苦劝动摇不了杜充逃跑的决,也改变不了他背井离乡的命运。瑟瑟秋风中,他满腹愁肠,渡江抵达健康。】 【出在他眼的,是一派歌舞升平。宋廷上下醉生梦死,哪还记得北方百姓?】 【就连一路逃跑的杜充获得朝廷表彰,称其“徇国忘家,得烈丈夫之勇;临机料敌,有古名将之风”,被任命右相!】 这一刻,杜充大名响彻平行时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齐齐打出问号:“???” 汉武帝刘彻甚至夸张地掏了掏耳朵。 “——朕没有听错吧?” “这姓杜的难不成是赵构他亲爹?” “……不诛他九族也就罢了,竟然拔擢相,这岂不是令天下人以杜充楷模?从此逃跑蔚然成风,还有谁拼死抵抗?” “丢了开封一路逃跑还能官拜右相?” 与此同时,无数奸臣不禁羡慕嫉妒恨。 “只恨我等不曾生在有宋一朝啊!” ——连这种货色能混成右相,凭他们的“华”,当上宰相岂不是轻而易举?! ——宋朝是他们奸臣最大的舞台啊! 【宋高宗赵构给予了杜充空的信任,令人怀疑他是不是将之当成了诸葛孔明。不仅擢其相,还令杜充兼任江、淮宣抚使,将沿江一带的军事防务尽托其手。】 【世著名的南宋“中兴四将”,除了张俊被赵构留在自己身边做护卫,刘光世、韩世忠,和岳飞三人,受杜充统属!】 【而杜充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当金军扣江而来,他竟然闭门不出。直到得知金军改道,由马家渡过江来攻健康,留守的杜充这慌了。他连忙派遣统制陈淬率岳飞、戚方等十七将统兵二万出战,又命王燮率一万三千人策应。】 水镜之中,喊杀之声震天。宽阔的大江之上,数不清的船只互相碰撞,箭矢如雨。一道又一道人影煮饺子一般落下水去。 【就在双方激斗正酣时,本该策应的王燮却临阵脱逃,宋军顿时再也撑不住,尽皆溃败!陈淬战死当场,诸军大逃散,就连粮草和军械被带走,只剩岳飞一人力战不退,不知不觉已近傍晚,始终等不到援军的岳飞独木难支,只能趁夜整军退屯钟山。】 【而本该作主骨的杜充,居然搬空了金陵府库带着一家老小过江,投降了金国!】 【更可笑的是,大宋天子赵构跑得比杜充还快,了躲避金人追杀不惜逃亡海上,将万里江山与万万百姓弃之不顾!】 【又叫出生入死的将士何以堪?】 【马家渡之战过,灰冷的诸将分道扬镳,戚方直接逃走当了盗匪,许士卒追随而去,其他人也纷纷生动摇。】 【唯有岳飞依旧不改初衷,关键时刻他站了出来,不惜洒血激励众人——】 “我辈深受国恩,当以忠义报国,建立功名,书于竹帛,死且不朽!” 水镜高悬,岳飞的身影如此高大,他明亮的双目中透出坚定不移的光。 “……倘若投降敌人成俘虏,或者溃散沦盗匪,从此苟且偷生,身死名灭,岂是大家愿?建康,江左形胜之地,倘使胡虏据,国家何以立足!今日之事,有死无二,辄出此门者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