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二章(1 / 2)

这时,从进屋就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卢向杰忽然开口道:“她说的没错!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义务。在子女成年前,父母必须支付子女衣食住行、就医和教育等所有费用。”

“这笔费用如果先期由他人支付,那么付钱的人有权向亲生父母索要。所以她要这笔钱完全是合法合理的!”

卢向杰这番话说的义正辞严,配上他那略显严肃的面容,效果可想而知。

林队长一看这阵势,哪里还不明白,这就是人小苏姑娘的底气啊!

林赖子家这回是既不占理儿,更不占势了!

看样子,人家肯定不能轻了!

倒不是他向着林赖子,实在是这些年这个不着调的就没干过一件正事,别说让他一次拿出四百来块钱,就是四十都费劲。

人家小苏姑娘可是带着公安来的,他可不想让林家大队在十里八村都出名。

再者,他想着小麦眼下还在人家家里落脚呢,他咋地也得为那孩子想想,不能让那孩子太为难。

不行的话,就他这边先给凑一点,也算有个能给小麦做主的。

于是,他咬了咬牙,对苏丽珍道:“小苏姑娘,不是俺好拦事,更不是俺向着林赖子,实在是他家的情况,俺最了解。一家子好吃懒做,恐怕没几个钱。”

“要指着地里出息还账,对别人家来说兴许能成,指着他们家可太费劲了。你们大老远来一趟,俺不能让你们白跑,咋说小麦也喊俺一声叔爷,干脆俺今天先给你们拿一点。还一点,是一点!”

旁边林队长老伴张了张嘴,到底没出声阻止。

苏丽珍听到这话,目光微暖,不过她还是果断拒绝道:“林队长,既然别人家能行,没道理他家就不行!而且一码归一码,谁欠的钱,就谁来还。小麦既是他的亲生女儿,这笔钱就必须他来出!”

说到这里,她语气微顿,看着林队长老两口意有所指道:“不想还钱,除非他们能不认这个女儿。如果林小麦不是他们家的人了,那以后,她的事自然与林家无关。”

当然,她说的是“以后”,发生在这之前的,他们家是一分也跑不了。

林队长和老伴两个都没听出这话里还挖了个“坑”,他们只是觉得苏丽珍这话不像随口说出来的。

老两口对视一眼,心里竟同时冒出了一个念头。

林队长试探着问苏丽珍道:“小苏姑娘,你刚刚那话是说笑的吧?”

不料却见对方摇了摇头,“这不是说笑,林队长,我是认真的!”

林队长面色微变,“难不成你是想让小麦跟老林家断亲!”

苏丽珍这回直接承认了,“是断亲。而且不光口头说说,我要林家出具断亲文书,他们还必须把小麦的户口迁出来。从各种意义上,断的干干净净!”

林队长和老伴到了此刻,才终于明白,原来苏丽珍绕了这么大个圈子,真正的目的竟然是这个!

老两口一时心里有些复杂,在他们乡下,时人信奉了千百年的老话,那就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血脉至亲间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

所以这些年,即便他们也看不惯林赖子家对小麦姐妹仨不好,却从没想过要劝她们断亲。

林队长一时心头百味杂陈,忍不住问了句:“这是小麦自己的意思吗?”

苏丽珍语气淡淡道:“小麦现在还在修养期间,她不知道我来这一趟。所以您可以把这事完全看作是我的意思。”

“林队长,我刚刚说的断亲并不取决于我的想法。最终还是要看林宝库这个做父亲的怎么想,不是吗?”

“如果他能悔过自新,有了为人父亲的自觉,勇于承担这笔医药费,那我的一切想法都是白搭,不是吗?”

林队长一时有些语塞,是啊,人家也没说非让林赖子一次把账还清。没人逼他,到时怎么选,还不是他自己说了算。

可他知道,依林赖子那一家的德性,肯定一分钱都不掏,直接就能把小麦撵出去。

这时,林队长老伴过来扯了扯他衣袖。

林队长明白,老伴这是劝他别管这事了。

他再次看了眼手里厚厚的一沓医药票子,心里明镜似的,小麦这是遇到贵人了!

人家这次就是来给她撑腰做主的。

罢了,想想早已去了的大麦、二麦,难得小麦有了这样的造化,他就帮一把吧。

林队长想明白之后,很快给苏丽珍表了态。

“俺明白小苏姑娘你的意思了。小麦这事,待会儿你咋说,俺就咋配合你……这也是俺这做叔爷的,最后能为她做的了。”

得到了林队长这样的承诺,苏丽珍今次目标的完成难度可以说直接减了一半。

按照她之前设想的,这一趟最重要的就是把小麦的户口从林家迁出来。

但是现在在乡下,未满十八岁不能单独立户。再加上户口农转非难度很大,为了后续能顺利把小麦的户口迁入他们家,他们中途还要办理收养手续,这也是有点小麻烦的事。

所以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把小麦的户口暂时落到村里一户可靠的人家里。

苏丽珍觉得林队长家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林队长也没拒绝,反正他都已经答应会配合苏丽珍了,自然不会再这些小事上纠结。

事情谈妥了,接下来就可以正式去会会林家那些正主了。

不过临出门之前,苏丽珍还是让卢家兄弟先在外面等一会儿,自己则从随身的书兜里拿出一个信封,交给了林队长老两口。

“林叔爷、叔奶,小麦常跟我们提起,说这些年在村子里,你们二老和一些乡亲们没少照顾她。所以这里面的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算是感谢你们对小麦的帮助。”

这信封里装着二十多张票据,主要都是些肥皂票、胶鞋票、布票之类农村人不容易弄到,却又很实用的票据种类。

尤其这打头第一张的缝纫机票。

作为时下“三转一响”中的一转,别说在乡下,就算是偌大的凤城市里,也是一票难求。

这张票是苏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