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吩咐手下去办。”
“阿颜,无凭无据岂非强行往人头上扣罪名?不知情的还以为你与谨嵘太子有何过节呢。”
叶颜主修犯罪心理学,有此推理自不可能毫无依据。
人类是高等生物,拥有超乎其它生物的多元化复杂情感,根据不同的生长环境、人生经历生成不同的主观认知、心理活动,从而分化成不同的性格。
其实每个人都有隐藏的性格缺陷,当受到某种或某些因素的影响,隐藏的性格缺陷可能被激发出来。
所幸绝大多数人通常有自我约束的能力,比如有某种独特癖好,但他明白不能被常人接受因而忍住不去满足自己的癖好;比如非常喜欢一样东西,他明白必须通过合规途径去获取;比如非常喜欢一个人,当对方不喜欢他,他懂得爱情勉强不来,不会有过激行为。
正常人哪怕再喜欢、再不喜欢、再觉得不公平……也不会因心里的负面情绪去犯罪,而是选择默默忍受通过各种途径自我消化,实在不行大醉一场、痛骂得罪自己的人、做个运动发泄一下。
可有一部分人的性格缺陷达到了难以自控的地步,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障碍性人格(不包括那些因一时冲动而做出过激行为的人)。
叶颜根据梦里的切身经历推测:谨嵘属于典型的“偏执型人格”,敏感多疑,不信任他人,对太子之位异常执着,一再陷害手足兄弟;而当谨嵘的执念里再加上个若兰,极可能做出丧心病狂的事来!
这一推理当然是有依据:皇后、谨琪、谨炀这三人皆是谨嵘获得储君之位最大的阻碍,此乃其一;整个皇宫里知晓若兰的人不多,除谨嵘外,几大关键人物死的死疯的疯,太过巧合,此乃其二。
照月行刺之举简直在像为谨嵘扫清所有障碍!
然而这依据是她自梦中得来的,如此离谱的事说出来谁信啊!
正因为这些事太离谱,叶颜才迟迟不敢告诉孟瑾年,也迟迟下不了决心留在孟瑾年身边。
毕竟她“前科累累”,“嫌疑”十分重大:一个姑娘家莫名其妙出现在深山里,先是对孟瑾年谎称失忆,后又自称来自另一个世界,如今收到若华即将来齐云的消息,她眼见就要东窗事发,这才突然“回忆”起从前的事,种种迹象表明她一直在撒谎,撒谎说明她很可能别有居心,别有居心说明她可能从一开始就是出于某种目的刻意接近孟瑾年……
此时孟瑾年还会相信她的话吗?
可就算孟瑾年信任她,万一此事暴露了,朝中那些与信远侯府不合的官员岂会放过这等良机,必定借此抹黑侯府,叶府也跟着遭殃。
如此重大隐患若不解决掉,让她如何安心留在孟瑾年身边?
可眼下她离开齐云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万一哪个见过她的人看到兹兰太子侧妃,结果更加不堪设想!
既然避无可避,那只好迎难而上,去查明真相,解决隐患。
此等大事,她一个无权无势的女子如何解决?必然要借天眼阁的势力,可频繁找顾长卿的话,孟瑾年又该胡思乱想了,倒不如将此事告诉孟瑾年,也好多一个帮手。
说是要说的,可她还没想好如何对孟瑾年开口,是直接说实话,还是将梦中所见所闻尽数归结为天眼阁获得的情报?
其实叶颜分得清利弊,第二种选择更佳,可她不想对孟瑾年撒谎。